分享

妈妈的歌 | 你是我的小天空,我是你的小星星

 alayavijnana 2017-05-14


小天空

而你一边摆晃着,一边唱歇

歌词不过是一些俏皮话

一种为了表示你溺爱的语言

——米斯特拉尔《柔情》

加布里尔·福莱 | 摇篮曲

有一天,陪妈妈在公园散步,突然问起:小时候你抱着我唱的那首儿歌《虫虫飞》,到底是怎么唱的?妈妈笑了,说:5岁时,你推着弟弟的摇篮唱的就是虫虫飞啊,你怎么自己都忘了?

虫虫飞,虫虫飞

飞到南山吃露水

露水吃不到,回来吃青草

我还真的忘了,因为要写一篇关于童谣的文章,网上查了查,发现这首儿歌至少有5个版本,有首还是姚贝娜生前唱的,但是音乐一响起,就知道完全不是。一首首听完,我最后才发现一个少儿合唱团的版本才是属于我的虫虫飞。它,幼稚得让人发笑,简单得让人流泪。甚至谈不上什么优美的旋律,然而,却瞬间把我的记忆带回到了遥远的童年。


齐白石的花鸟鱼虫

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些停落在午后池堂里的蜻蜓、找到了藏在夏日浓阴里的知了,小溪里的蝌蚪摇摆着黑色的小尾巴,沿着清澈的溪水一路欢唱,晚风里隐约还有妈妈喊我回家吃饭的声音,然而小小的我,还扑腾着透明的翅膀,在铺着绿草、燃烧着晚霞的小天空里飞翔——这是妈妈用儿歌与童话、拥抱与亲吻,为我们编织的小小天空,小小的孩子们,不知道它有多大,总是使劲地飞呀飞,飞累了又落在妈妈的怀抱里,睡着了。

01

小天空

演唱: Yuichi Ohata

武满彻歌曲集


小天空

来自三十三又三分之一

00:00 04:08

当我们从童年中醒来,妈妈已经老了。

然而,在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里,逮着机会,她就会絮絮叨叨地回忆起我小时候的调皮往事:讲讲我掉第一颗牙时她怎么伤心,或者我怎么偷吃苹果的劣迹,就仿佛:我还留在她的小天空里没有长大。有时候,她甚至会对我家兔兔说这些事,搞得我满脸通红。


但她不会再为我们唱摇篮曲!

那些春天停落在电线上的小鸟,那些在高树上临风咏叹的知了,那些天才的蟋蟀在秋风的弦上演出的奏鸣曲,那些星星落下的眼泪,都睡着了。

回首童年情景,日本现代最杰出的音乐家武满彻,大约也和我一样纯真而质朴,他那一贯的极度尖利、诲涩的音乐风格,在这时也化作了一腔柔情似水。这首《小天空》是大师为爱人、为女儿、为死于战争 中的父亲,为战后不得不艰苦赚钱养育他们的母亲,为流逝无声的时光而作。当辛劳一生的母亲也已经离开,在她空出的记忆中,仰望天空,你又会看到什么呢?

岁月的琴弦上满是灰尘,然而,当你轻轻一拨,那温柔跳动的音符,就宛如一只悠远的蝴蝶停落在你的掌心。大师在歌词中写道:

仰望蓝天,白云宛如棉花

我的悲伤,随风而逝

……

远眺夜空,那渺小的星星

如泪珠般,闪耀光芒

02

柴可夫斯基摇篮曲

演唱: 娜塔里娅·佩特里斯卡娅

选自《浪漫曲六首之一,OP.16》


图:克里姆特《母与子》

睡吧我的小宝宝

甜蜜的梦正拥抱着你

我想找来清风、太阳和飞鹰看护你

但飞鹰溜回了家

太阳躲在水底下

只有风儿守护了你三天三夜

风儿回家时,它的妈妈问它:你到哪儿去了

是跟星星打架,还是和海水玩耍?

风儿说:没和海水玩耍,也没和星星打架

我守护着小宝宝,整天只把摇啊摇

——尼古拉耶维奇·梅柯夫《摇篮曲》

说来奇特,长大后,我对女人的第一个好奇就是:为何柔弱的女生拎个包都要喊手酸,抱着十多斤的孩子,摇啊摇,那么长时间,也不觉得累?兔兔不屑地告诉我:你们长大了喜欢柔弱一点的女生,但小时候肯定不喜欢柔弱的妈妈,因为你们一直喜欢她抱着你,对吧!

不仅要抱着你睡觉,还要给你唱摇篮曲,对吧!

可是俄国音乐家柴可夫斯基14岁时就失去了妈妈。爸爸因此一蹶不振。家道中落百事衰,幸好他身材娇小的妹妹——亚里珊德娜,在母亲死后,承担了一家的所有家务,她象小妈妈一样细心地照顾着大大小小的柴可夫斯基,于是,哥哥弟弟们都叫她“小太阳”。据说生性特别敏感的柴可夫斯基,与这位妹妹特别亲近。在妹妹嫁到基辅的卡明卡庄园之后,柴可夫斯基干脆把妹妹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在卡明卡的庄园里,有两间专属于柴可夫斯基的房间,紧贴着妹妹的卧室。为了哥哥的创作,房间里还配有钢琴。

在妹妹家,柴可夫斯基终于可以放下人世间的所有烦恼与纷争,安静地在乡间散步。听听农夫的歌唱,和泥瓦匠与仆人聊天,或者与妹夫家一位叫薇拉的可爱女孩讨论音乐与文学,他甚至长期与卡明卡庄园的胖厨娘通信,在信里纯朴又八卦的厨娘,会把妹妹家中所有的大小八卦向柴可夫斯基汇报。在卡明卡,柴可夫斯基度过了无数平静的时光,也创作出了无数最杰出的音乐。比如这首平静优美的摇篮曲,就作于1871年妹妹亚里珊德娜的第二个孩子鲍勃诞生的时候。当时,柴可夫斯基第一时间专程从圣彼得堡赶来,看着妹妹怀里的小鲍勃,竟热泪盈眶。他在给远方弟弟的信中写道:

妹妹的孩子,鲍勃,他是如此迷人、完美,无可比拟

这首《摇篮曲》的歌词出自俄国诗人梅柯夫之手,据说它本是诗人提献给柴可夫斯基乐坛的老对手里姆斯基·萨柯夫那位倔强美丽的妻子的。不过,在老柴的笔下,这首诗作方才闪闪发光。在钢琴轻柔的摇摆中,抒情的女声用低徊缠绵的爱意,将初生的孩子拥入甜美的梦乡。风儿轻摇,小鸟低唱,星星在母亲泪水的折射下,闪着朦胧的光。

弗拉基米尔·大卫多夫,柴可夫斯基的外甥,老柴书信中昵称的“鲍勃”,一生都活在舅舅的爱中。他和大音乐家舅舅一起生活、一起旅行。为了他的出生,老柴不仅写了《摇篮曲》,还为他创作了最初版本的《天鹅湖》组曲。而当老柴决定结束自己漫长而痛苦的一生时,他还将自己最后呕心沥血的绝世之音——第六交响曲《悲怆》提献给了他。在他的小太阳过世之后,鲍勃,就是妹妹投射在老柴人生中最温柔的一道阳光。

有时,你会发现,质朴的母爱是天地间一种很奇特的存在,它总是在男孩天真的心灵里播下优美的种子。却在女孩的心事里,传递着爱的奇迹。其实,无论老柴性取向如何,你都能从他的生命里、音乐里感受到,这母爱的奇迹,是它让你的人生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是它把希望播种在荒芜的大地之上。

03

勃拉姆斯摇篮曲

演唱: 海莉·薇思特拉

选自《五首歌之四,OP.49》


1858年,大音乐家勃拉姆斯刚刚人到中年,然而,他始终没有成家,有人问他为什么,他总是说:艺术家收入低,养不活老婆。其实,当时他已经渐渐有了点名气和财力。几年来他在德国汉堡的一个著名女子合唱团担任指挥。在他的影响下,这个女子合唱团,从最初的20几人壮大到40人。很多汉堡的女生都慕名而来,要在他的合唱团里唱歌。其中就有一位叫阿加西的姑娘,和单身汉勃拉姆斯,情投意合。他们经常在一起研究艺术歌曲的创作,一个弹琴,一个唱歌,直到深夜。阿加西很喜欢维也纳的圆舞曲,她曾经对勃拉姆斯说,音乐之都维也纳才是适合他发展的广阔天空。没多久,两人的关系就发展到交换戒指准备结婚的阶段。然而,这段美丽的感情,却最终没能结果。阿加西另嫁他人,成了贝尔塔夫人。


十年后,终于在维也纳功成名就的勃拉姆斯,依然无法忘怀这段情感。他曾写信给早年提携过他的小提琴家阿约希姆,说:

维也纳毕竟是音乐家的圣城......通过贝尔塔夫人,我感到这个音乐之城对我有着双重的吸引力

那年,阿加西生下了她的第二个孩子,他特地从一本名叫《儿童的奇异号角》的诗集里选出了一首童谣,按照阿加西最喜欢的维也纳圆舞曲情调,写成了这首三拍子的《摇篮曲》寄给往日的情人,在这首伟大的摇篮曲中唱道:

睡吧小宝贝,甜蜜地睡吧

睡在那绣着玫瑰花的被里

睡吧小宝贝,甜蜜地睡吧

在梦中出现美丽的圣诞树

爱尔兰女歌手克萝尔.阿科纽演唱的MV

摇篮曲的歌词,大多都简单易懂,却浸透着母亲无尽的温柔。奇特的是,最优美的摇篮曲往往都是孩子们创作的,它们仿佛是至深之爱在孩子心灵中留下的——永生难忘的回响。

和柴可夫斯基一样,勃拉姆斯也终生未娶。他从小在贫穷脏乱的汉堡红灯区附近长大,正是因为母亲的坚持和倾其所有,他才能从一个曾在妓院和父亲一起演出的穷孩子,最终跻身艺术的最高殿堂。在成名后,对那些灰暗的日子,勃拉姆斯一直诲莫如深。然而,在母亲面前,他总是充满了依恋。情已逝,爱仍在,弥漫在这优美的而单纯的旋律里的,其实早已不是男女之间的情爱。

情爱总是牵扯了太多的怨恨与欲望,即使与勃拉姆斯苦恋一生的舒曼妻子——大才女克拉拉也不能免俗,最后,正如勃拉姆斯母亲预言的,这个女人竟成了儿子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到头来,人世间唯有母爱始终至真至诚,即使是残酷的时光,也无法消磨一丝它的光辉。汹涌的生活中,你可能一时淡忘了这份爱,然而,你永远不会失去它。它就象是封存在时光中的一朵永恒的玫瑰。


在创作这首摇篮曲的3年前,1865年2月2日,身在维也纳的勃拉姆斯,突然收到他哥哥弗利兹的急电,要他马上赶回汉堡,因为母亲病危,勃拉姆斯出发得太迟,母亲在痛苦中等待着儿子的到来,却没能见到这个最心痛的儿子一面。面对母亲冰冷的身体,勃拉姆斯长久地沉默了,在母亲离开后的十年里,他很少与朋友们会面,埋头于创作他一生最伟大的杰作——《德意志安魂曲》,他要把它献给妈妈,也献上儿子的所有歉意和祈祷。

04

舒伯特摇篮曲

演唱: 雅诺维兹

《两首歌之二, D.498》


相比勃拉姆斯这首温柔到极致的《摇篮曲》,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的《摇篮曲》就多少有一点辛酸。舒伯特18岁时,穷到连饭也吃不上,他饿着肚子在街上徘徊,希望能碰见一个熟人,借钱充饥。倒霉的是,一路都没碰到熟人。走投无路之下,他壮起胆走进了一家豪华酒店,在一张桌子前坐下,他忽然发现饭桌上有一张旧报纸,舒伯特就拿起翻看,见上面有一首克劳迪乌斯写的小诗: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

妈妈双手轻轻摇着你

……

贫困交加,也许饥饿也让他想起了自己那位刚刚过世不久的厨娘妈妈。于是一首朴素动人的歌谣,就从年青的音乐家心中流淌而出。他马上从口袋里掏出纸笔,一面哼唱着,一面急速地谱写着。写好后,他把歌曲交给了饭店的老板,老板虽然不是什么行家,但随口哼哼,也能感觉这首曲子的美好,他马上命人为舒伯特端上一盘土豆烧牛肉。

舒伯特的轶事总是真假难辨,这一则也是一样。这位贫困一生的伟大音乐家,有着随遇而安的性格和质朴情感。他的音乐总仿佛是直接从他质朴的心灵中取出来的玫瑰。

1815年时的舒伯特,母亲刚刚过世三年,他一家兄弟姐妹众多,家境贫寒。当时他还是一位热爱音乐的小学文学老师,他想娶邻居的女孩为妻,却被市镇府以太穷否决了结婚申请。他的父亲为了照顾一家大大小小的十几个舒伯特,在舒伯特母亲过世第二年就续弦再娶。父亲满心希望儿子早点继承他的教师职业,赚钱补贴家用。然而,儿子却早已把心许给了音乐。

站在生活与事业的十字路口,舒伯特不知何去何从。那年,他创作了146首优美的艺术歌曲,整个心灵都挤满了最炽热、最优美的音乐与诗,它们象是决堤的大海,漫过了他年青的忧伤,在冰冷的人间凝结成霜。相比坚硬的现实,音乐与诗,虽然不如土豆烧牛肉那样管饱,却让他可以自由地在属于他的精神世界里,拥抱着那绝望的爱。

都说母爱是灵魂的港湾,这首简洁而深情的摇篮曲,至少让你在人间冰与火的熬炼之中,重新找到了宁静与温柔。有些东西吃饱了还会饿,有些钱赚到了还不够,有些情谈完了就没了下文,然而,母爱却从来不会增减,即使母亲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她的爱仍在你心中。

05

娜娜

演唱: 特丽莎.柏冈兹

法雅《七首西班牙民歌之五》


叶佩斯吉它伴奏

很久以前,我就很喜欢法雅改编创作的西班牙民歌《娜娜》,我一直以为娜娜是一位美丽的姑娘。直到有一天一位懂西班牙语的朋友告诉我,这个词在西语中就是摇篮曲的意思。一位西牙的学者曾经考证过这首古老摇篮曲的原始出处,它来自西班牙东南方的穆尔西亚。

·法雅,是继阿尔贝尼兹之后,西班牙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巨匠。在法雅年轻的时候,他曾师从过西班牙的老音乐家佩德雷尔,在他手下收集家乡安达卢西亚的民间音乐。直到有一天佩德雷尔离开马德里后,·法雅渐渐对这种简单的收集工作失去了兴趣。小时候,他喜欢跟着妈妈弹钢琴、还喜欢跟着女仆唱西班牙的古老民谣。在法雅成名之后,他儿时的女仆曾回忆说,法雅三岁时,听到她唱歌,就能马上跟着唱。然而,音乐并不是简单地记录和学唱几支民谣。在他内心,渴望着飞到更遥远广阔的世界里,去寻找那属于他心灵的旋律。

1907年,年青的法雅在人生与音乐之间,迷失了方向。他恋爱了,爱上了一个他不敢求爱、或者无法得到的姑娘。内向的他,甚至对家人、朋友都没有提这位女孩的名字,就一个人谜一样地离家出走了。他跟随一个流浪歌舞团,一直流浪到法国巴黎,然后,突然决定留在这个异国的繁华城市,学习现代音乐。


巴黎求学时的法雅


那些年,他就象一块海绵吸水一样,在巴黎这个艺术之都使劲地吸收着艺术的营养。当时浪迹在巴黎的年青艺术家,生活大都放浪不羁,然而,法雅却沉静的象是一位路过繁华大都市的苦行僧。一位在法国与他同住过的朋友回忆道:

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僧人,永远是一身破旧而笔挺的西装,领带永远扎得整整齐齐。他很少说话,但始终保持微笑。每天,他都会一个人散步到公园,用面包屑喂鸽子,下雪时也去,只有在这种时候,他的脸上会绽放出一种不一样的难以言表的笑容。

法国之行,对于这位年青人的音乐事业,至关重要。当1914年,法雅,因为一战不得不从法国返回西班牙时,已经是欧洲乐坛著名的作曲家了。也就在这年,38岁的他写出了他一生最好听的民歌杰作《七首西班牙民歌》。那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老旋律,在新颖的现代和声的雕琢下,就象打磨后的玉石,璀璨动人。这首摇篮曲《娜娜》就是七首民歌改编曲的第五首。它的歌词和天底下所有优美摇篮曲一样,极其简单:

轻轻地睡吧,我的小宝贝

你是美丽夜空中的启明星

摇一摇摇篮,唱一支温柔的摇篮曲

其实幼小的孩子,哪里听得懂复杂的歌词。孩子只是在妈妈的舒缓而略带摇摆的歌声中安然入梦。原曲本是钢琴与人声的组合,晶莹剔透的钢琴,仿佛是缀满星星的夜空,而温柔的人声,催人入眠。

除了标准的人声演唱版,这支美丽的曲子还有很多器乐改编版,最迷人的当属西班牙伟大的大提琴之神——卡萨尔斯的版本。大提琴低徊而温暖的音色,在妈妈的摇篮曲中,平添了一丝淡淡而迷人的忧伤。当孩子在曲中入眠,又有多少心事和辛苦,是孩子无法理解与体会的呢?

每一个母亲都为自己的宝贝织着梦一般美丽的小天空,然而,母亲们终究明白:孩子总会长大,母爱的最终意义,是离别!就在法雅从法国学成归来时,他那被思念与担心煎熬的母亲已经苍老得认不出来,她的双眼几乎失明。就在儿子归来的五年之后,母亲生命也随着儿子那谜一般美丽的旋律,升到了宁静的夜空中。

06

妈妈教我的歌

演唱: 玛格达莱娜·科泽娜

德沃夏克《吉普赛之歌第四首》


俄国诗人叶赛宁曾在《花朵》一诗中写道:

或许你会想起我,就像想起一朵永不再开的花

青春与爱,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妈妈年青时的模样?就象是一朵永不再开的花。

当孩子大了,又有了自己的生活、爱人与孩子,妈妈也不会再为你歌唱。妈妈老了,病了,有时变得固执无法理喻。而我们却在忙碌的生活中,变得麻木,变得没有了耐心。小时候,我们对着妈妈发嗲,永远嫌宠爱不够;年青时,我们对妈妈嚷嚷,不要把我们当成孩子唠唠叨叨;中年了,我们对妈妈抱怨,你怎么变得象个孩子!

现实永远不象那些古老的摇篮曲一样,简单而优美,它总是拖着长长的阴影,遮住了那一片妈妈留给我们的小小天空。


1880年,捷克伟大的音乐家德沃夏克已经39岁。在勃拉姆斯的提携下,终于在人到中年时,有了一点小名气。全家从破烂的贫民窟小房子,搬进了一套宽敞的有小花园的公寓。在经过了两次孩子的夭折之后,他的第三个女儿终于健康地出生。几年来,德沃夏克不停地创作,生活与事业终于有了转机。空闲时,他经常和好友、捷克另一位大器晚成的音乐家——雅纳切克一起去捷克的乡村采风,创作出一大批让欧洲听众耳目一新的波希米亚民歌风格的音乐杰作。

然而,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德沃夏克挚爱的母亲,身体每况愈下,已经无法下地走路。他父亲的旅馆生意,也日渐冷落,最后不得已:拖着一把老骨头,在外面拉齐特尔琴卖艺赚钱。儿子德沃夏克不得不经常从布拉格赶回家乡,看望和接济越来越衰老的父母。

外表严肃甚至有点冷酷的德沃夏克,从来不是一个擅于言词表达情感的诗人,就象他朋友 所说,他只会用音乐来思考、来渲泻。这首《妈妈教给我的歌》就创作于这个忙碌而沉重的时期。它选自《吉普赛之歌》的第四首,歌词出自捷克诗人阿多尔弗.海杜克的同名诗集。海杜克在诗中写道:

当我幼年的时候

母亲教我唱这首歌

在她慈爱的眼里

音乐闪成泪花

如今我教我的孩子们

唱这首动人的歌曲

我那辛酸的眼泪

滴滴落在我这憔悴的脸上


克雷斯勒改编的小提琴版

人生无法重来,青春一去不返,孩子转眼成了大人,然而,只要这些优美的旋律还在,它总能串起我们爱的回忆。这首德沃夏克艺术歌曲的杰作,从一串串略带踌躇的钢琴音符开始,炽热的深情,仿佛是从冰冷的岩石淌出的泪水,渐渐汇合成一条爱的涓涓溪流。

有时,我们还会在那些古老的摇篮曲里,回想起童年的情景。有时,我们会在自己孩子的嬉闹中,想起小时候的情景。那些童年时的小虫子们,是否还在时光中飞舞,寻找属于它们的青草与露水?

让我们用克雷斯勒的小提琴改编版,重听这首献给妈妈的名曲。韩国诗人高银曾在一首小诗中写道:


世上有眼泪

有女人的眼泪

方才值得活一场

此刻,妈妈,只剩下一首无词的歌,一首闪烁着女人最美泪光的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