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节 | 音乐是爱最好的表达

 张問骅 2018-05-13

Angel and mother, 1854, by Louis Janmot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慈母的手臂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在这个世界上,任何爱,都会被岁月漂白,只有母爱,永远不会褪色。


古典音乐怎么用-母亲节特辑 来自音乐之友 01:10

(试听本期《古典音乐怎么用-母亲节特别节目》)


▼扫描下图二维码,收听「完整版」



▲ Mother Arthur Lewin-Funke (German, Niedersedlitz, near Dresden 1866–1937 Berlin)



来源丨环球音乐古典及爵士

           (ID: universalclassics)


在广阔的歌剧世界里,母亲的角色很多,不过相对父亲的角色显得不尽突出。在为数不多的母亲演唱的咏叹调中,表现母爱的更加罕见,作曲家就是这么喜欢把母亲塑造得情绪化戏剧化。


意大利作曲弗朗切斯科·奇莱亚的歌剧《阿莱城姑娘》(L 'Arlesiana)中的咏叹调“Esser madre è un inferno”,歌词大意是妈妈担心两个儿子的幸福,总想让他们走上光明大道,但操心操得如同在地狱一般。

▼ 



在莫扎特歌剧《魔笛》第一幕中,夜后有一首极有名的咏叹调“年轻人别害怕”(O zitt're nicht, mein lieber Sohn!),表现了夜后对光明的敌视,同时也流露出对儿女的疼爱。这首咏叹调后半段的华彩乐段和停留在高音区的乐句,使之成为最难演唱的咏叹调之一。

▼ 



歌剧《诺尔玛》第二幕开始的咏叹调“他们正在熟睡”(Dormono entrambi!)刻画了对爱情感到绝望的诺尔玛手持短剑站在孩子的床边,她想杀死两个儿子然后自杀,但当她注视他们的时候,孩子睡得很熟,天真可爱,完全无法下手。整个第二幕的演唱几乎没有停顿,能够胜任诺尔玛这个角色的女高音都堪称伟大。



歌剧《费加罗婚礼》第四幕,费加罗的妈妈听说儿子对未来儿媳妇苏珊娜十分不满,唱了一段有趣的咏叹调“公羊与母羊”(Il capro e la capretta)以示不同意见:“公羊与母羊总很要好,小公羊与小母羊也不会争吵。再怎么凶猛的野兽,在森林或原野中,对自己的同伴都给平安与自由。只有我们可怜的女性,虽然对男人那么温柔,还是残酷地被背叛!”



歌剧《安德烈·谢尼埃》第三幕的咏叹调“我的母亲被杀了”因为出现在电影《费城故事》,又是卡拉斯演唱,可以说广为流传。但另一首咏叹调,一个叫马德隆的老妇人演唱的“我是老马德隆”(Son la vecchia Madelon)也具有魅力:“我的儿子以及长孙均在革命中丧生,家中只剩尚未成年的小孙子。我又老又瞎,行将就木,尽管如此,还是无保留地把他交给了国家。”



在歌剧之外,最明显体现母亲伟大形象的音乐非《摇篮曲》(Wiegenlied)莫属。舒伯特、勃拉姆斯和理查·施特劳斯都留下了杰作。


舒伯特的《摇篮曲》“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双手轻轻摇着你……”可以说朗朗上口,很早就进入了音乐教材。



勃拉姆斯曾经写过两首《摇篮曲》,一首是作品49号第四首,另一首是作品91号第二首。但是,前一首比后一首流传要广得多。人们通常提到勃拉姆斯的《摇篮曲》,都是指作品49号这一首。



理查·施特劳斯的《摇篮曲》最具有浪漫气息,管弦乐队的伴奏也特别予人包容的母爱感,受到许多人喜爱。


友友祝各位读者的母亲

以及身为母亲的读者节日快乐!


文末彩蛋


《古典音乐怎么用》母亲节特别节目

扫描下图二维码,为妈妈送上音乐祝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