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聆听症状

 闲品落花 2017-05-14
      很多学习中医的人,其实最怕的就是这一类问题:我现在头疼(牙疼、身体不舒服)该怎么办,怎样能快速治好?
      其实,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于疾病的治疗来说,最重要的是了解症状(就是你的头疼、牙疼)产生的原因,就是诊断,而非具体症状的消除,只是由于具体理论基础的差别,``````甚至会掩盖真正的病因,而耽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我们今天就来聊聊症状。
      我们往往害怕生病,讨厌所有的不舒服和疼痛的症状,认为这些症状都是我们的敌人。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其实我们眼中的这些“敌人”才是真正帮了我们的大忙。比如发烧,正常的感冒发烧是因为外界的细菌或病毒进入了人体,人体提高了自己的体温调定点(就是一般人体体温设置37度,而发烧的时候机体会把体温设置在38.5或更高,这是在大脑的下丘脑完成的),导致了体温升高。一般状况下,这个升高的温度一般不仅可以降低细菌病毒活性,提高免疫细胞活性,而又在人体又可以承受的范围,简单说就是人体发烧是为了让整个机体进入紧急战备,抗击外来侵略者。如果一种细菌或病毒不会引起人或动物发烧,就是比较麻烦的毒种了,需要高度重视。所以发烧的时候如果冒然用退烧药解决症状就是在侵略发生的时候关掉警报,然后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继续消耗,某种程度上只会打乱人体正常免疫系统。《我们为什么生病》书中就引用了这样一个研究,说是在发烧时候用解热镇痛类(如阿司匹林)的退烧药只会暂时缓解症状,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而且会延长病程(疾病持续的时间)。所以,其实一般的症状的作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机体在跟不良的生存环境在做斗争,希望能够最大程度提高生存力,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类症状包括发烧啊,咳嗽啊,腹泻啊,流涕啊(腹泻等是在排毒)什么的;而另外一类就是机体在给你这个主人拉响了警报,告诉你不能在不把它当回事儿的使唤,需要关注,需要休息,就是变相的告诉你“臣妾做不到啊”,不能在这样生活下去了,这其实也是自我保护完成生存的一种方式。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症状都是不好的。之前在看《气的乐章》时候,才了解,酸麻胀痛等其实是有等级的。如果你从麻到痛到木,那就是病进,病情加重;而如果是相反,从感觉不到到疼痛了,这时候反而是病退,就是病情减轻了。当时看书并没有当一回事儿,可是最近两年却让我对这个“症状等级”体会颇深。因为开始学习中医,有了不盲目压制症状的大“方针”,所以我能够在自己的身上体会了病退的一步步过程。开始慢慢重新体会发烧,痒到极致,甚至是腹泻的感觉,并试着享受这样的感觉。两年的时间,我感觉自己把两年前那些没有关注过的症状又得了一遍,只不过这次的顺序是倒着来的,并一点点体会着身体每一次发生比较大的症状后随后机体所发生质的改变。所以现在有的时候看到电视剧等宣传中,剧中人物一有任何症状就不由分说,先吃解决症状的药,而且不分大陆、港台、韩剧、美剧都是这样,心中总会轻轻叹一口气,我们往往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吧。
在这样一个咨询发达,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我们每天都在倾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关心着别人的生活,关心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可是我们往往意识不到,我们的机体也需要我们去倾听它们的声音,了解它们的需求,而这些信息就蕴藏在不同的症状中。我们有多少人以为只要吃好喝好就是在关心自己,对自己好,只要听到身体发出一点不同的声音,就粗鲁地压制住,然后期望它乖乖听话,就这样慢慢地失去了爱自己的能力和资格。所以,在我们有了不舒服的症状的时候,要珍惜这样的机会,因为身体在与你交流对话,要仔细聆听,反思自己,明确它的阶段和目标,满足它的要求,而不能专制。如果哪天你每天zuo身体却没有任何反应的时候,就要注意了,机体已经对你失望了,开始消极怠工,不想交流也不想对话,这时候也是疾病比较难治的时候了。
      爱自己,从仔细聆听症状,与机体交流开始。我们都渴望平等交流,不喜欢专制,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其中也包括我们自己的身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