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描写海棠 ?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江山携手 2017-05-14

  【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春天,细雨,植物花卉,海棠

 

【名句】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出处】

宋·陈与义《春寒》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译注】

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中开放着。

 

【说明】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赏析】   

  这首绝句题为春寒,实际咏的是海棠,也是作者的自我写照。一般诗词中的海棠都是娇弱无力的,像是弱柳扶风的美人,而此诗中的海棠却是美丽而坚强的。二月的时候,春寒正料峭,园子里的许多花草都耐不住严寒,以至于“谈‘寒’色变”,而海棠却不以为意,它依旧在寒风冷雨中绽放。“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濛濛的细雨会打湿花瓣,久而久之就冲淡了花的绚丽之色,而海棠却“不惜”,是说海棠傲视风雨,挺立于严寒中,以自己的美丽妆点人间春色,哪怕减损了自己的美丽,也在所不惜。

  作者笔下的海棠雅致孤高,是他流亡时自身的写照。因此,诗中的“风”“寒”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寒,更是社会的战乱与侵扰。国家“山河破碎风飘絮”,承受的正是来自入侵者的凄风苦雨。而作者正如风雨严寒中的海棠一样,他不屈不挠,傲视风雨打击。诗人将自己的风骨、品格、雅致融入对海棠的描写中,使这首诗成为咏物上乘之作。

 

  (责任编辑:夏素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