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回顾:诊断课程包括两个:舌象和脉诊。由于这两种诊断方式的特殊性,所以我们的讲授是以舌象为主的,而脉象的介绍则比较理论性。舌象的实战性很强,上完舌诊课之后再看舌象,舌头带给我的信息那么的丰富。舌头的大小、胖瘦,舌苔的变化,舌头的裂纹,舌头的润燥等等都可以成为诊断标准,而且状态好的时候还可以一下抓住主要症状。不过李老师强调舌象需要“照见”,就是要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一个舌头的状态,而且说,这是个最低标准。我们会继续努力。至于脉诊,李老师的说法是,脉诊需要的不是练手,而是练心,不同的境界,感受的就是不一样的脉象,得到不一样的信息。这个在最近有了比较深的体会。推荐最近一期的《最强大脑》,辨水的王昱珩,虽然还无法确定他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固然他的眼睛确实有不同于常人的一面,不过从他的语言中说将一杯水想象成一幅画,“我不是最强大脑,只是比其他人更愿意安静的看些东西”。也许这也是辨气的一种方式吧,起码说明辨气这种事情不是完全不可思议的。察象辨气,就是看我们的敏感程度了。所以诊断修的是医生,医生越通透,诊断的效果真切,治疗的疗效越接近真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