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诸侯王墓惊天发现成国宝,十年后依然像工地被人忘

 乙图yiphotos 2021-03-04

2007年初,当安徽六安双墩汉墓第一代“六安王”刘庆的主棺被成功吊起时,原本不起眼的小村落引起国内外文化界、考古界的关注。当年,这座古墓曾被列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合肥至武汉高铁项目也为了保护古墓多花4000万“让道”。但时隔十年后,曾经寄托各界厚望的这座六安王汉墓却依然像一个大工地,被很多人忘记。

据悉,在2006年合肥至武汉高速铁路建设中,安徽省考古队在六安市双墩村发现并列两座西汉大墓。图为2007年1月古墓发掘时壮观的场面。

随后考古人员对双墩一号汉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漆木器、铜器、玉器、金箔、银箔、兵器、车马器等文物数百件,其保存完整的“黄肠题凑”墓葬结构为安徽首次发现。图为当年发掘时,墓坑里的青铜器。

经考证,墓主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诸侯王刘庆,墓地15平方公里范围内为西汉六安国王陵区。随后,六安王汉墓被评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并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经多方磋商,六安王汉墓实行原址保护,高速铁路工程为此向南改道107米。图为当年古墓发现的金银箔片。

到今年,双墩六安王汉墓的发掘已经过去整十年,2013年,国务院将王陵区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14年,国家文物局也发文批准同意六安汉代王陵墓地保护规划编制立项。目前其保护状况怎么样?几天前,记者前往六安城郊的双墩村进行探访。图为古墓保护地址简陋的围墙。

进入双墩村,没多远便能看到王陵的文保石碑。据当地村民介绍,整个墓葬群的保护范围很大,很多地也被征用,但至今开发、保护、博物馆还没见到。“做做停停,今年年初开始,在边上搭建另外一个钢构大棚,据说是要将一些文物搞过来存放,不知道可是真的。”图为文保石碑。

空中鸟瞰,两个大棚耸立在高速铁路旁,其中一个大棚还在建设,铁路上,高铁列车来来往往。

走到王陵现场,围墙将钢构大棚保护起来。围墙上尽管挂着六安“汉代王陵墓地管理所”的牌子,但围墙的结构与工地围墙并无差别。“钢构大棚里就是当年发现的古墓,24小时有人看守,偶尔还有人参观,不过除了一个大坑,啥都没有。”村民说。图为空中可以看到,高铁在这里拐了一个弯。

进入钢构大棚内,一个硕大的墓坑呈现在眼前。数米深的墓坑、棺椁布局依然是当年的样子,气势十分壮观。看着硕大的墓坑,10年前发掘时的场景,仿佛又呈现在眼前。图为现在的墓坑。

墓坑四周用混凝土加固,中间的土堆是主棺所在处,上面还留着类似水池的白色“台基”。白色的其实就是包裹物,保护着里面“黄肠题凑”结构的棺木,外椁遗留的木头在周边的泥土里还清晰可见。

图为钢构大棚里地面还是沙土,上面堆着很多排水管。

墓坑另一头的土方和基石,有开裂和坍塌的痕迹,让人替古墓安全担心。如果不是多了一个钢构保护大棚,与当年发掘结束时的状况,并没有多少改变。

在古墓保护大棚的西侧,有一处钢构大棚正在施工,一群工人正在忙活。据了解,现在施工的钢构大棚一头是办公场所,另一头则是文物处理场所。不过,这也只是一个临时的过渡性建筑,用来堆放处理古墓发现的文物。

10年前,经过考古发掘,一号墓出土有“六安飤丞”的封泥和铸有“共府”铭文的铜壶,与六安国有关历史记载相吻合,最终被专家锁定为第一代六安王刘庆,二号墓为王后墓。后经精确勘察,这是一片西汉六安王家族的王陵墓葬区,面积15平方公里内有大小墓葬近50座,仅“王”一级的墓葬就有4座。图为2007年年初,古墓发掘时的情形。

伴随着古墓发掘结束,这座王陵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直到7年前,当地媒体报道这座古墓在发掘三年后,汉墓及王陵区的原址保护工程陷入停滞状态,不仅没有想象中各种场馆的影子,一号坑还像个“工地”,“黄肠题凑”,除了包裹了一层保护层,但依然浸泡在坑底的淤泥中。根据当时文保人员的分析,原址保护工程之所以陷入困境,主要是欠缺规划、资金不足以及体制不顺的问题。图为工人在建另一个钢构大棚。

几天前记者探访发现,虽然又过了7年,但古墓保护依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观。记者从当地有关部门获悉,这座古墓保护现状,与保护规格的升级有关。

据悉,原本保护规划已经做好,后来规模扩大,保护规格升级,所有都要推倒重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相关工程进度。未来当地计划要打造一座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新编制的规划已经报到国家文物局层面。而下一步,当地还要制定六安汉代王陵本体保护规划,也需要国家文物局批准。图为钢构大棚施工工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