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访山西古村镇(69):西中黄村——砖砌城墙筑就邬堡,高抬社火声名远扬

 山汉藏书阁 2017-05-14

姑射山下、汾河西岸有个古村落——西中黄,现属襄汾县汾城镇。距汾城镇8公里。西中黄曾用过“黄墩”、“西黄墩”、“西黄村”、“西黄庄”和西中黄五个名称,西中黄建村时间可推到四千年前的夏朝之初;西中黄建村早于南北中黄,故有“古中黄”之称。西中黄村至明代已发展成熟。全村现有3000余人,是由张、王、李、郭、刘、司、梁、赵、贾、徐等诸多家族组成的杂姓村,其中张姓人口最多。

村子南北长5华里,东西宽2.5华里,地势走向为西北高、东南低,民众从风水学角度解释西门之北为凤头,南门之东为凤尾,故又有“凤城”之称。环村建造有青砖包砌的城墙,城周1980米,上宽3米,下宽7米,该城墙建于明崇祯年间,竣工于清雍正年间,历时百年之久。工期分两段,先筑土堡,后砌砖墙。城开四门,西称“建威门”,北为“武安门”,东曰“来青门”,南叫“永熙门”,门洞深达4丈5尺,上建城门楼,红柱碧瓦,甚是壮观。城端有800个垛台,望射兼用。城脚较宽,花鼓打场,可供数百人围观。该城墙建造至今已有380年,历经战乱摧毁与风雨侵蚀,城楼已毁,城墙仅有北城墙及东城墙的一部分保存下来。著名建筑学家郑孝燮1990年考察该村后说:“邬堡是建筑学上一种艺术语言和形制,西中黄是我国极少的建筑典型,可称‘华夏第一堡’。”此话不无夸张,然而作为中国乡村古老的城堡,它对明代建筑、村落变迁的研究确实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西中黄村被列入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名录。(名词解释:坞堡,又称坞壁,是一种民间防卫性建筑,古时社会动荡不安。富豪之家为求自保,纷纷构筑坞堡营壁。此类建筑之外观颇似城堡。四周常环以深沟高墙,内部房屋毗联,四隅与中央另建塔台高楼。大型的坞堡相当村落,较小的一如宅院。)

村内布局有一定的规划。院子成排,排中留巷,巷外设有街道。老井是建村的实证,村子北门内保存有一座井房,墙壁上镶嵌有一块石碑,题名为《穿井记》,规格宽40厘米,高77厘米,落款为嘉靖二十四年(1545),碑文记载了打挖这口新井的过程,由此可以断定老井的时间更为久远。

村里明清建筑成群,代表性的是城里院、七椽院、旗杆院,其中城里院最有代表性,这是一座由张氏家族建造的西中黄的“城中城”,始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创建者是张氏族人张魟化,时任关西副使。城高9米,宽1.4米,周长192米,城上有垛口、射口、石墩等,在大院的角落还建有防盗、防寇的敌楼,这一城中城在西中黄村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张氏家族建造的“城中城”之所以出名,还在于它与李自成有关联。明末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发兵北上,途径太平县西中黄村。村中张氏族人张邝华曾在李自成的老家陕西米脂县当过知县,李自成起义后他便逃回老家西中黄。为了保命,张邝华调用家丁加筑城墙,同时向城中百姓散布谣言,说起义军是“贼兵”,百姓听信谣言死命守城。此时正值收麦季节,李自成遂传令手下士兵全部出动,帮助村民收割麦子,并将麦子垛于城下,随后命全军后撤10公里。起义军走后,百姓纷纷爬上城头观望,终于忍不住出城取回麦子,方知李自成队伍关心民众,民心渐渐倒向了起义军。这时李自成让将士们将告示射进城里,上面写着:“不动西中黄的半钱油,只要张邝华的一颗头!”村中一位勇敢的青年挥起铁锨劈下了张邝华的头抛出城外,李自成把这颗头拴在马鞍上就走了。至今村民们讲起这一传说仍眉飞色舞,生动传神。

城里院现在是村“两委”的办公地点。

村北制高点上建有20余米高、可鸟瞰全村的春秋楼,楼顶脊有龙头,下垂风铃。该楼是供奉武圣关云长之处,筑有神台、神楼,分别塑关公坐像和卧像。神台门框木板上刻有“威震华夏”四个大字,门外左右墙壁嵌石上有篆字对联:“精忠殉贯日,大义直参天”。登上高楼,遥望汾水如银带,周边乡村田畴尽收眼底。

村里众多的明清建筑遗存

旗杆院

与众多明清建筑并存的是丰富的文化遗存,展现出西中黄悠久的农耕和民俗文化的深厚根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高抬社火。 西中黄的高抬,又名抬阁,在晋南颇有名气,具有“一高二展三新四艳五精”的特点。“一高”是指高抬不低于4米,以便远近观众都能看到;“二展”即演员服饰落落大方,一招一式活动灵敏;“三新”是指年年有进展,岁岁出花样;“四艳”是指服装美观鲜艳;“五精”即抬阁设计巧妙,虚实相映。抬阁表演惊险奇特,熔服装、道具、器乐于一炉,集武术、杂技、舞蹈、戏剧于一体,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技艺之精,令人叹为观止。据传西中黄高抬发端于明朝嘉靖年间的一种祭神活动,由于游街的扮神者混于人群中,外围的群众不易分辨,于是便有人想出请神上抬的办法,观者不动演者动。至明末,高抬达到全盛,由单人拐发展为双人拐、三人拐;到清末,西中黄高抬逐渐演变为一种娱乐活动并延续至今。西中黄高抬演出内容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武术杂技等,最奇妙的是以十二属相为内容的戏剧表演,将白蛇传、苏武牧羊、猪八戒背媳妇等故事与十二属相结合起来,想象丰富,制作精巧,新奇美观。每逢高抬活动之日,锣鼓震天,礼炮轰鸣,高抬游动,彩绸飘舞,场面之盛,吸引了方圆几十里的乡村民众前来观赏。

(高抬社火表演照片转载自网络,向东影像。)

西中黄社火从清代延续至今,最初同样起源于迎神祭祖,后逐渐成为一种娱乐活动,每年春节至元宵期间为活跃时期。西中黄社火活动丰富多样,一般以绕村巷表演为主,礼炮鸣响,金瓜、钺斧、朝天镫等在前,锣鼓、旗伞、高跷相随,后接花鼓、杠抬、秧歌、腰鼓、旱船等,最后由一丑角手摇拨浪鼓进行滑稽表演断后,风格独特,人群簇拥,深夜不散,堪称乡村民众的狂欢节。

作为西中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村中的口头文学很发达,除了丰富的传说故事,还有笑话、民间谚语、歇后语、歌谣和童话等。源自民间生活的“呆呆系列笑话”在博得人们茶余饭后一笑的同时也显示出人民的智慧。西中黄的民间剪纸工艺源远流长,因其成本低廉、喜庆美观,深受村人喜爱。该村的面塑也远近闻名,所塑花草虫鱼、五谷瓜果、人物鸟兽,应有尽有,年节、庆寿等用的糕垛、枣卷、石榴、寿桃、圆馍等更是每户人家的生活必需品。千百年来,西中黄的村民们不仅开拓出丰硕的物质文化,而且创造了绚烂的精神文化。

文字编写参考相关资料,照片摄影除注明转载外均为山汉原创。

谢谢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