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正始玄学

 Winfred吴 2017-05-14

(一)正始玄学的形成

1。玄学的定义及其特征

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魏晋玄学常常与两汉经学、宋明理学相提并论,被视为学术思想链条中的三个热点。魏晋玄学风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其正式形成却在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因而又称之为正始玄学。 
  其实,"玄学"一词,既不见于正始年间,也不见于整个魏晋时期,而是出现于南朝刘宋和萧齐两朝。据《宋书》载:元嘉十五年(438),征(雷)次宗至京师,开馆于鸡笼山,聚徒教授,置生百余人。会稽朱膺之、颍川庚蔚之并以儒学,监总诸生。时国子学未立,上留心艺术,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凡四学并建。 
  另据《南齐书》载:右泰始六年(470),以国学废,初置总明观,玄、儒、文、史四科,科置学士各十人,正令史一人,书令史二人,干一人,门吏一人,典观吏二人。建元(479-482)国,掌治五礼。永明三年(485),国学建,省。 
  上面两则材料,为"玄学"立学官和建学科的最早记载。何尚之"置玄学,聚生徒"讲学一事,在《宋书》本传中也有记载可为互证。那么,"玄学"一词既然晚出于南朝宋齐之际,后人为什么要把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潮也称之为玄学呢?这就是我们在论述魏晋玄学时必须首先弄清的问题。 
  什么叫"玄学"呢?"玄"字一义,取自《老子》中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语,意为深奥神妙,玄奇难测。当时,士人们为穷究"天人之际",探索自然界和社会界的种种奥秘,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作为谈话资料,冀求得到一种比较合乎哲理的解释。这三部书,人们统称为"三玄"三玄之学虽然独标高深莫测,玄乎其玄,文字是比较难懂一些,但它并不脱离社会现实,只要深入地进行研究,便会从中得到丰富的知识和无穷的乐趣。按过去的学术流派而言,《老子》、《庄子》属于道家著作,而《周易》则是儒家五经之一。因此,玄学是儒、道两家学说的结合。至于哪一家学说为玄学思想的主体,学术界则意见不同。目前仍存在着三种解释:
第一种意见认为,玄学是用儒家思想去解释《老子》、《庄子》,以儒家为主,可称之为"新儒学"。
第二种意见认为,玄学是用老庄思想去解释《周易》、《论语》,以道家为主,可称之为"新道家"。
第三种意见认为,中国哲学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形成了儒、墨、道、法、名、纵横、阴阳、兵、农诸家,但在长期的相互交融消长的过程中,已经不存在"纯儒家"、"纯道家"。因此,玄学一经形成,就有别于儒家或道家,而是属于一门新学说。
玄学家在为《老子》、《庄子》和《易经》、《论语》等进行解注时,已多与原意有所不同,如王弼的《老子道德经注》、《周易注》,何晏的《论语集解》,郭象的《庄子注》等,便都进行了大胆发挥。可以说,这是旧瓶装新酒,是 在旧的蓝图上描绘出新花样,它标志着中国哲学的进步,应视为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的哲学思潮。 

2。正始玄学形成的政治背景

新的哲学思潮--玄学的形成,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诸如封建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门阀士族的出现,两次"党锢之祸",黄巾大起义,儒家学说的沉沦,老庄思想的复活,以及清谈之风的兴起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了玄学的产生。这些因素,都是玄学滋生的土壤。但是,玄学之所以能在正始年间形成,开绽出一株株绚丽之花,却是与当时的政治态势紧密相连的。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以后,初步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曹魏政权的奠基者曹操,虽然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一统天下的愿望,但他仍然扯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旗帜,发布了一次又一次的求贤令,公然提出要用像伊尹、傅说、吕尚、韩信、陈平、吴起那样出身低贱、行为越轨、不仁不孝但有治国用兵本领的人。这些求贤之令,表面上看来是选举官员的标准,实际上是对儒家的忠孝名节思想的否定,其意义之重大,是促使士人们思想的裂变,为新的思想开拓了道路。联系曹操本人的生活作风,也与儒家思想格格不入。他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这些通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和不受拘束的浪漫行为,正是道家思想的写真。因此,曹操在政治军事上固然"览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谋,"但从他个人生活和求贤令所表达的思想来看,道家学说的比重越来越大。夏曾佑先生曾指出:"曹操明言廉士不足用,盗嫂受金,皆可明扬仄陋,其用意可知,文帝(即曹丕)因之,加以任达,。。于是六艺隐,而老庄兴,经师亡而名士出,秦汉风俗,至此一变。"延康元年(220),曹丕代汉称帝,改国号魏,更年号黄初,是为魏文帝,追尊曹操为武帝。转年,刘备建蜀称帝,建年号章武,是为昭烈帝。9 年以后,孙权也建吴称帝,建年号黄龙,是为大帝。对于曹魏政权来说,因为在名义上是以禅让的方式得来的,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实际上是篡逆行为,因此在曹丕即位之初,仍然沿用具有汉王朝统治标志的社稷祭祀、礼乐正朔,以收拢人心。但后来由于刘备称帝,声称承汉正统,于是出现了曹魏、刘蜀之间谁是正统的争端。刘备为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自然容易被人们公认为正统。接着,孙权称帝,与曹魏政权争衡,使得曹魏想再继续维持正统已经毫无实际意义。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魏明帝曹叡决定改正朔,变制度,正式建立新的礼乐之制。他在改正朔诏令中说:改朔变制的结果,魏明帝追尊武皇帝曹操为魏太祖,文皇帝曹丕为魏高祖,明帝本人则为魏烈祖,换句话说,曹魏政权的建立具有特殊性,曹操是拨乱反正、创业定天下的,曹丕是继承父业、受禅得天下的,曹叡本人是通 过改朔变制才真正建立起曹家的天下,曹叡的改朔变制,从法律的形式彻底割断与两汉王朝的关系,使刘家天下最后变为曹家天下。 
  世系相袭,同气共祖。犹豫昭显,所受之运著明天人去就之符,无不革易制度,更定礼乐。。。至于正朔之事当明于变改,以彰异代,曷疑其不然哉? 
  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必须要有不同于前朝的法律和制度。于是,魏明帝诏令刘劭与庾嶷、荀诜等人,在革除汉家法律的同时,制订《新律》十八篇,并作《律略论》以申明大义。在选举制度方面,曹魏政府也不断改进,先是曹操推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接着是曹丕建立"九品官人法",待到曹叡改制时,又命刘劭订出"都官考课法"七十二篇。我们虽然已无法详悉《新律》和《都官考课法》的具体内容,但它对巩固曹魏政权无疑是有利的。 

  3。"四聪八达"与"浮华"案

任何一种新思想学说的诞生,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不但要经历长期的酝酿、比较、鉴别的过程,而且总是以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的变化为温床,另外,还必须尊重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是哪家哪派的学说、思潮,都毫无例外地有一群富于文化学识的人为载体,只有通过他们,才能使新学说新思潮逐渐弥漫开来。正始玄学的形成当然不可能例外。在正始以前,即在魏明帝曹叡继位的太和、青龙、景初年间(公元227-239 年),已有那么一批年轻的"名士"们活跃在思想舞台上,探索道家老庄学说和儒家《周易》、《论语》等经典结合的可能性,并在交往活动中逐渐形成一个群体。这批年轻的"名士",就是因"浮华"案而遭到撤职查办的"四聪八达三豫"集团,也可以说是早期玄学家们。 
  关于"四聪八达三豫"集团,由于资料短缺,无法窥见其全部内容,其中比较翔实的资料是这样写的:是时,当世俊士散骑常侍夏侯玄、尚书诸葛诞、邓飏之徒,共相题表,以玄、畴四人为四聪,诞、备八人为八达,中书监刘放子熙、孙资子密、吏部尚书卫臻子烈三人,咸不及此,以父居势位,容之为三豫,凡十五人,帝以构长浮华,皆免官废锢。另据《曹真传附子爽传》说:"南阳何晏、邓飏、李胜,沛国丁谧,东平毕轨咸有声名,进趣于时,明帝以其浮华,皆抑黜之。" 对照上面两则材料,十五人中能考定的为夏侯玄、诸葛诞、邓飏、何晏、李胜、丁谧、毕轨、刘熙、孙密、卫烈等十人。这是"四聪八达三豫"集团成员的基本情况。关于何晏,后文另立专题,至若刘熙、孙密、卫烈三人,史无明文。其他集团成员大致情况如下:夏侯玄(209-254),字太初,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三国志》有附传。他家世显赫,族祖父夏侯惇、从祖父夏侯渊都是曹操手下的大将,父亲夏侯尚在魏文帝曹丕时官至征南将军。夏侯玄十七岁时,继父侯爵,初仕为散骑黄门侍郎,后因得罪魏明帝曹叡左迁为羽林监。他精于("三玄" 之学,与诸葛诞邓飏等人关系甚好,被誉为"四聪"之首,也是早期玄学倡导者之一。太和六年(232)"浮华"案发被免官时,年二十三岁。后累迁大鸿胪、太常,因拟谋杀司马师,事泄被杀。著述颇丰,原有集三卷,多已散佚,今存《答司马宣王书》、《皇胤赋》等。 
  诸葛诞(?-258),字公休,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南)人。《三国志》有传。他是诸葛亮的从弟,初为尚书郎,屡迁至御史中丞尚书。当时,他与夏侯玄、邓飏等人相互标榜,行为孟浪,被誉为"八达"之首。太和六年(232)"浮华"案发时,被一度撤职。后官至司空,因举兵反对司马昭被斩,夷三族。 
  邓飏,字玄茂,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三国志》有附传注。他是汉代大臣邓禹的后代,年少时便在京城里很有声名,出仕为尚书郎,后迁洛阳令。"初,飏与李胜为浮华友,及在中书,浮华事发,被斥出,遂不复用。"可见他也是早期玄学倡导者之一。后迁侍中尚书,在"高平陵政变"中被司马懿所杀。 
  丁谧,字彦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三国志》有附传注。他父亲丁斐在曹操时为典军校尉,深受袒护。他不爱交游,喜读诗传,颇有才华,但因得罪诸王被捕下狱。后官至散骑常侍,与何晏、邓飏同僚,亦在"高平陵政变"中被司马懿所杀。 
  毕轨,字昭先,不晓何方人氏,只知其父毕子礼曾为典农校尉。他少有名声,明帝曹叡时为黄门郎,子尚公主。后迁并州刺史。若依上引《曹真传附子爽传》,他在浮华案中曾遭抑黜。但按同传注引则无此记述,是否因为他儿子与明帝的女儿结婚,于是旋黜旋用又改迁为并州刺史,亦未可知。
李胜,字公昭,不详籍贯,父亲李休曾历任上党、矩鹿二郡太守,后还京师拜议郎。他雅有才智,在京师与曹爽、何晏、邓飏、毕轨等人有交流,于是"明帝禁浮华,而人白胜堂有四窗八达,各有主名。用是被收,以其所连引者多,故得原,禁锢数岁。"后官至河南尹,在"高平陵政变"时被司马懿所杀。 
  以上是因"浮华"案而遭免官的主要人员的情况。那么,"浮华"的罪名又有哪些内容呢?综合有关资料看来,包括以下两个主要内容:
一是不诵诗书,仰慕道家《老子》、《庄子》之学,造成了"经学废绝"的严重局面。朝廷认为这些"名士"都是一些"虚伪不真之人",其罪责是"毁教乱治,败俗伤化"。
二是行为佯狂疏放,浮夸不实,藐视权贵。丁谧被捕的原因为:他在邺城借了人家一间空房住着,但某王也要借,并直入空房。丁谧见某王进来,"交脚卧而不起",表现出一副不屑理睬的神气。接着,丁谧又大声对身边仆人说:"此何等人,促呵使去。"某王见丁谧不但不起身迎接自己,反而疏狂无礼,要仆人赶走自己,恼怒已极,便告了他一状。结果,明帝便诏令将丁谧逮捕入狱。 
  另据史载,在"浮华"案发生前两年,即在太和四年(230)二月,魏明帝曾经发出一道反"浮华"诏书说:世之质文,随教而变。兵乱以来,经学废绝,后生进趣,不由典谟。它训导未洽,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其郎吏学通一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 
  这个诏令,实质上是警告年轻的官员和太学生们,要杜绝浮夸不实的思想作风,努力学习经书,以使将来官职屡迁,反之,朝廷就要采取措施,罢退不用,但是,看来诏令未能生效,浮华之风日甚一日,泛滥成灾。司徒董昭见无法煞住这股风气,便于太和六年(232)启奏魏明帝,要求进行法律制裁。他在奏议中有一段话说: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以更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合党连群,互相褒叹,以毁誉为罚戮,用党誉为爵赏,附己者则叹之盈言,不附者则为作瑕衅。 
  对此,魏明帝联系自己两年前所发的诏令,不禁恼羞成怒, "于是发切诏,斥免诸葛诞、邓飏等。"这就是震动一时的"浮华"案。 
  "浮华"一案表明,在正始以前,在以"四聪八达三豫"为代表的一批士人中,出现了一股躁动的、反现实的社会思潮。被卷进这种思潮的士人们,思想上不再重视儒家经典,行为上不再恪守儒家礼教。他们相互标榜,合党连群,制造舆论,干扰选举,甚至对皇帝的警告也置若罔闻。这批代表新思潮的人群,仰慕的是旷达疏放的浪漫情调,追求的是返朴归真的太古之世,他们要做"自然而然"的"至人",要畅恣意逍遥的"玄风"。尽管这些早期玄学的倡导者们,丢了官,罢了职,有的在狱中竟被囚禁了数年之久,但他们洋溢起来的新思想,却激荡着新的一代人,诸如李丰、王广、裴徽、荀粲、刘陶等有识之士,都是"浮华交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于是,在社会新思潮的冲击下,到了正始年间,为儒家经典《周易》、《论语》和道家经典《老子》、《庄子》进行注解的著述相继问世,作为中国思想史上的新学说--玄学终于形成了。 
 
  (二)何晏的政治哲学思想

1。何晏生平及其著述

何晏,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三国志》有附传。生年不详。他祖父何进,汉末灵帝时官至大将军,因与袁绍、曹操谋诛宦官集团反而被杀。父何咸,早亡。按《世说新语》和《魏略》所载,曹操为司空时,纳何晏母,收养何晏。何晏七、八岁时,"明惠若神",深得曹操宠爱,"欲以为子"。但他生性豁达,不为曹操的长子曹丕所喜,只叫他"假子"。于是,当曹丕建魏称帝以后,何晏未能得到官职,至明帝曹叡继位之初,何晏仍然赋闲在家。这时他大概已过而立之年了。 
  何晏曾尚金乡公主,故得赐爵为列侯。他是一位爱修饰装扮自己的人,"动静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①又"少有异才,善谈老庄,"②因而在贵戚官僚子弟中享有崇高声誉。当时,大将军曹真之子曹爽,与"四聪八达"集团的夏侯玄、丁谧、毕轨、李胜等人多有交往,而何晏亦与夏侯玄、丁谧等人关系甚洽。于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待至太和六年"浮华"案发时,何晏、夏侯玄、丁谧、毕轨、李胜等人皆免官。曹爽由于他父亲是大将军,自然会另有安排照顾。 
  景初三年(239)魏明帝死,年仅8 岁的齐王曹芳继位,由曹爽、司马懿辅政。转年改年号"正始"。由于曹爽得势,原来因"浮华"案而颇受压抑的"名士"们翻身了,夏侯玄、诸葛诞、邓飏、丁谧、毕轨、李胜等人,不但官复原职,而且多有超迁。至于何晏,更以才能升为散骑侍郎,迁侍中尚书。不久,又攫升为尚书,主持官员选拔工作。于是,原来与何晏关系密切的人,也都得到了任用。这样,就学术思想方面来说,以何晏、夏侯玄为首的玄学队伍进一步壮大起来,诸如王弼、钟会、傅嘏、乐广等一批才华出众的年轻人,就是在这时候开始冒尖的。 
  然而,政坛风云在变幻着,以曹爽为首的曹氏集团和以司马懿为首的司马氏集团之间,矛盾不断恶化。不久,曹爽接受何晏、邓飏、丁谧等人的建议,由曹氏亲党典掌禁兵。司马懿于是称病不与政事,暗地里策划夺权。正始十年(公元249 年)春,司马懿趁魏主曹芳与曹爽等人去祭扫高平陵(魏明帝墓,在洛阳南)之机,迅速关闭城门,控制了洛阳。结果,曹爽被杀,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等人亦被一网打尽,并夷三族。这就是历史上的"高平陵政变"。何晏死时约50 多岁。 
  何晏是以正始玄学领袖之一的身份活跃于思想舞台的。关于他的著述,史书所载讹传谬误甚多,诸如《隋书·经籍志》说,何晏曾著《老子杂论》、《魏晋谥议》、《乐悬》等;《旧唐书·经籍志》、《册府元龟》又说,何晏曾撰《周易讲疏》十三卷、《周易私记》二十卷等。对此,清代姚振宗《三国艺文志》和今人王葆玹《正始玄学》等书已有所辨明,这里不再赘述。何晏在吏部尚书任内,曾撰《官族传》,这是一部兼有官志、史传和族谱性质的书,多达十四卷,虽题为"何晏撰",当是"何晏等撰"的省称。 
  另见《世说新语·文学篇》载,何晏曾为《老子》一书作注。据说,当 
  ① 《三国志》卷九《曹真传附何晏传》注引《魏略》。 
  ② 《世说新语》上卷下《文学》。 
  他见到后辈王弼亦作有《老子注》时,觉得王弼之作较己注"精奇"而"神伏"。他说:"若斯人可与论天人之际矣!"于是,何晏将己注改名为《道论》和《德论》。在《三国志·曹真传附何晏传》亦说,何晏"好老庄言,作《道德论》及诸文赋著述凡数十篇。"据此可知,何晏确曾著有《道德论》,但原书早已亡佚,只在张湛《列子注》中保存了若干片断,并以《道论》、《无名论》的书名出现。 
  何晏的传世学术著作为《论语集解》。该书题为"何晏撰",大概是由于他是吏部尚书,其实参与者尚有孙邕、郑冲、曹羲、荀彧等人。在《论语集解》问世以前,为《论语》作注解的不乏其人,在汉代则以马融、郑玄诸家的注解影响较大。及至曹魏之初,陈群、王肃、周生烈等人在讲解《论语》时,虽然由于师承关系,多依郑玄之说,但亦时有差异,因而出现了注解《论语》有"七家"之说。这是何晏著述《论语集解》以前的大概情形。 
  何晏撰写《论语集解》,与前人多有不同:一为"集诸家之善说",将凡是自己认为好的解释进行采录;一为"有不安者,颇为改易",即把不妥的注去掉,改弦易辙,赋予新意。关于这点,南朝梁代皇侃在《论语义疏》中说:"何晏注《鲁论》集季长等七家,又采《古论》孔注,又自下己意,即世所重者。"何晏既"好老庄言",注解《论语》时又"颇多改易"和"自下己意",当为不再拘泥于汉儒诸家的旧说,而是用《老子》、《庄子》、《周易》的"三玄"之学去进行演绎和发挥,从而出现了外儒内道、儒道互补的"新学"。 
  2。何晏"新学"的"贵无"的思想何晏的"新学"究竟"新"在哪里呢?简而言之,就是"以无为本"的"贵无"思想,在《晋书·王衍传》中,曾载有这么一段话:"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存务,无往不成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①意思是说,"无"不但是化生万物的根本,同时也是认识世界和待人接物的指南:统治者笃守无,就会成为有道德的正人君子;被统治者安于无,就不会因犯上作乱而遭杀戮之灾。联系《列子注》中所引的《道论》和《无名论》,何晏的"贵无"思想表现得更加充分。他说:有之为有,恃"无"以生,事而为事,由"无"以成。夫道之而无语,名之而无名,视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则道之全焉。故能昭音响而出气物,包形神而章光影。玄以之黑,素以之白,矩以之方,规以之圆。圆方得形,而此无形,白黑得名,而此无名也②。又说:夫道者,惟无所有者也。自天地以来,皆有所有矣。然犹谓之道者,以其能复用无所有也。故虽处有名之域,而没其无名之象,由以在阳之远体,而忘其自有阴之远类也。夏侯玄曰:"天地以自然运,圣人以自然用。"自然者,道也。道本无名,故老氏曰:"疆为之名。"仲尼称尧"荡荡无能名焉",下云:"巍巍成功",则疆为之名,取世所知而称耳,岂有名而更当云无能名焉者耶?夫惟无名,故可得遍以"天下"之名名之,然岂其 
  ① 《晋书》卷四十三《王戎传附从弟衍传》。 
  ② 《诸子集成》第3 卷《列子·天瑞篇》注引《道论》。 
  名也哉③? 
  以上两则材料,表明何晏哲学思想含蕴着下面四点看法:其一,世界上一切的有,都是由"无"生出来的。这个"无"是世界本源;其二,"无"就是"道",而"道"的本身是无名、无形、无声的,它能生出有名、有形、有声的万事万物;其三,世界万物之所以有名称,只是为了方便而强称之有名,实际上,"有名"的本来面目是"无名",因为"有"的终极仍归于"无";其四,老子的道家学说与孔子的儒家学说毕竟是相通的,就像尧虽然有巍巍功名,但其最后仍归复为无名。照此说来,何晏认为"无"是一种超越物质的虚静的本体,是不可名状和难于捉摸的东西,但它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能够创造出具体的物质世界,因而是世界万物的根源。何晏的宇宙本源为"无"的学说,显然出自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之学,在哲学思想上属于唯心论范畴。 
  何晏是玄学的开宗,性好老庄之言,而他最初接受的却是儒家学说。因此,他在注解《论语》时,既不可能像两汉经学家们那样采取全然肯定的态度,也不可能像后代玄学家们那样去否定,而是表现出一种"似儒而非儒,非道而似道"的假象。为了说明他的思想转变,这里不妨举出几个实例。如:"温故而知新"句,何晏注说道:"温,寻也,寻绎故者,又知新者,可以为师矣。"这一解释,与孔子的原意已有不同,孔子是说为师的人知故即知新,并非含有温习旧的知识又知道新的知识的意思。又如"畏大人"句,按原意"大人"为大官、贵族,而何晏却注为"大人即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也。"这样,"大人"成了德行高尚的圣人。又如"夫子言性与天道"句,何晏注为"天道者,元亨日新之道也,深微,故不可得而闻也。"若按荀子的看法,天道是自然的现象,是一种规律,即"天有常道",是可知的。而在何晏的笔下,这个天之道是深微莫测的,是无形、无状和无声的神,既神秘而又不可知。 
  何晏的思想具有儒道互补的特点,其主要倾向为外儒内道,或者说授道入儒,即用老庄之学去解释儒家经典《论语》。这里不妨再举两个例子。如"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句,何晏将之注解为"君子为儒,将以名道;小人为儒,则矜其名也。"又如"仁者乐山"句,何晏也是以《老子》的"道"即"无"去加以解释的。他注说道:"仁者乐如山之安固,自然不动,而万物生焉。"这些解释,是何晏主张"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之说的极好注脚。何晏的"贵无"思想源出于道家,他把"无"理解为是"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的"神",其用意是"盖欲以神况诸己也。"①但是,儒家学说在当时还占有市场,他不可能完全否定儒学,因而走了一条迂回曲折的道路,即用道家思想去研究《周易》和注解《论语》,企图创立一个儒道互补、道本儒末的"新学"。由于《周易》比较深奥难懂,何晏自己也承认尚"不解《易》九事"。然而,正当他向《易》学迈进之际,却由于"高平陵政变"而死于非命。 
  何晏是以朝廷大臣兼玄学家的双重身份活跃于政治思想舞台上的。他能清言,文章也写得很是逸致,因而在他为吏部尚书期间,"谈客盈坐","天③ 《诸子集成》第3 卷《列子·仲尼篇》注引《无名论》。 
  ① 《三国志》卷九《曹真传附何晏传》注引《魏氏春秋》。 
  下谈士多宗尚之"②。正因为如此,他后来颇受儒学家们的攻击,如晋人范宁便斥责他"蔑弃典文,不遵礼度",是"言伪而辨,行僻而坚者。"③其实,这种攻击只能看成是腐儒之见,因为何晏的《论语集解》,不但为南朝士人们推崇,而且也在唐朝被定为儒家经典的标准注解,对于儒家思想的发展曾起过应有的作用。正是这个缘故,清人钱大昕曾就此作出比较公正的评价。他说:自古以经训颛门者,列入儒林,若辅嗣(王弼字)之《易》,平叔(何晏字)之《论语》,当时重之,更数千年不废,方之汉儒即或有间,魏晋说经之家,未能或之先也①。何晏是正始名士中的头面人物,也是正始玄学的倡导者。在正始时期思想舞台上的新派知识分子群体中,他无疑是具有新思想的官僚贵族子弟的领袖。在他和夏侯玄等人的影响和提携下,一批才华横溢的少年思想家脱颖而出,而王弼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② 《世说新语》上卷下《文学》。 
  ③ 《晋书》卷七五《范汪传附子宁传》。 
  ① 钱大昕《潜研堂集》卷二《何晏论》。 

  (三)王弼的政治哲学思想

1。年轻的玄学领袖

在早期玄学家何晏、夏侯玄等人的倡导和启迪下,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主体的"三玄"之学,迅速地成为京师洛阳贵族少年们十分感兴趣的热门话题。一时之间,玄风劲吹,奏出了富于时代特色的强音--"正始之音",形成了一股亦儒亦道、儒道融合的新思潮--玄学思潮。当时,不少■袴少年,诸如卫瓘、裴秀、钟会、王弼等辈,都是十五六岁至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虽然童年时代都读《四书》、《五经》,但年轻气盛,热情奔放,保守思想较少,容易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因而给正在形成的玄学带来了蓬勃生机。其中,尚未进入弱冠之年的王弼,更是一位后起之秀。他勤奋著述,大畅玄风,被誉为继何晏之后的玄学领袖。 
  王弼(公元226-249 年),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县西北)人。按《世说新语》和《三国志》所记,他的祖父王凯和族叔祖父王粲,都是熟读儒家经典的人。父亲王业,官至谒者仆射,也是诗书满腹。王弼幼年时便以聪明敏慧见称,十多岁时转而喜好老庄之学,富于思辨,又有口才,得到吏部郎裴徽的赏识。裴徽问王弼:"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也,然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者何?"王弼应声回答道:"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无所不足。"意思是说,宇宙万物生于"无",但"无"的本身无法教育他人,因此孔子不说"无"。老子主张万物本源为"无",但他认为"无"能生"有",因而说"有",正是这个缘故,老子经常说"无"能包容一切。当时,首倡玄学的吏部尚书何晏,对于王弼的玄理和辩才也极为赞叹。这是因为,王弼在与多人谈玄的谈坐上,才思敏捷,在答难中驳倒了众多谈客,不仅如此,他还"自为客主数番,皆一坐所不及。"何晏为此心悦神服地说:"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在何晏的心目中,这位还不到20 岁的小伙子,已经具备了谈论天道与人事的资格,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后生可畏"啊! 
  当时,何晏打算注解《周易》,但觉得有不少问题难于搞清,无法下手,只好先注《老子》。可是,在他刚注完《老子》时,却见到了王弼的《老子注》,比自己的注解还要"精奇"。于是,何晏在"神伏"之余,将自己的注改名为《道论》和《德论》。这就是说,年纪轻轻的王弼,"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学术之深邃,思辨之精当,已大大超越了何晏的水平。 
  何晏有意提拔王弼,想起用他为黄门侍郎,但这个职位被曹爽的亲信王黎夺走,使王弼不得已在王黎手下当补台郎。王弼怏怏不乐,对那些事务性工作毫无兴趣,后来干脆潜心学术,深入研究易老学。他在注《周易》和著《老子指略》、《道略论》等论文中阐发的玄学思想,再一次使何晏、刘陶、钟会、荀融等人折服。可是,王弼不善交际,还常常以自己所长去取笑他人,因而他几乎没有朋友。 
  正始十年(公元249 年)年初,辅政大臣之一的司马懿,为了执掌曹魏实权,发动"高平陵政变",捕杀了同为辅政大臣的曹爽,并将曹氏集团的骨干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等人杀害和夷三族。王弼与何晏的关系虽然比较密切,但在年龄上属于后辈,在政治上也没有多少联系,只是在哲学思想上遥相呼应而已,因此,王弼没有因何晏之死而受到株连。然而,兔死狐悲,心境凄凉,自是难免。同年秋天,王弼因患疠疾病亡,年仅二十四岁。这位被称为思想界的"奇才",就这么过早地英逝了。 
  值得庆幸的是,王弼的著作流传到现在的颇为不少。如:《周易注》。 
  《周易》亦称《易经》,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内含《经》和《传》两部分。《经》为我国古代占筮之书,内容包括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并有卦辞、爻辞予以说明。王弼注《周易》,与东汉郑玄所注多有不同,常常以《老》解《易》,具有援道入儒的特色。今本王弼注本内含《道经》、《德经》六卷,另有《周易略例》一卷,称为七卷本。而晋韩康伯注本除以上七卷外,另加《系》、《说》等三卷,称为十卷本。 
  《论语释疑》一书,亦为王弼研究儒家经典的力作。王弼在对《论语》疑难问题进行注释时,借题发挥其"以无为本"思想。如他注孔子"老于道"一语时说:"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是道不可体,故但老慕而已。"这样,孔子的"道"成了"无"的代称。该书在《隋书·经籍志》记为三卷,《新唐书·艺文志》则记为二卷。原书已佚,梁皇侃《论语义疏》和宋邢昺《论语正义》中有若干引文,今收入中华书局版《王弼集校释》。 
  《老子注》,或称《老子道德经注》、《道德经注》、《玄言新记道德》、《集注老子》等,为王弼哲学中最重要的著作。分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书中充分发挥了老子"有生于无"的思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以无为本"的哲学体系,是魏晋玄学思潮的集中表现。版本颇多,其中以中华书局版楼宇烈《王弼集校释》所载较为详备。流入日本的则为明孙鑛本。 
  《老子指略》。此文原佚,后经近人王维诚在清理《道藏》中发现。前段为《老君指归略例》,计1350 字,后段为《老子微旨例略》,约1202 字,合2522 字。此文可视为王弼有关《老子》研究的学术论著,基本思想与《老子注》同,今收入《王弼集校释》。 
  除此以外,散见于诸书所载的尚有《老子杂论》、《周易大演论》、《周易穷微》、《易辨》等,这些书文的内容与王弼思想略同,但书文的名称则为后人所加,自然不能算是王弼之作。 
  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只活了二十四岁的王弼,撰写和注解了如此之多的著述,本身就是了不起的。因此,后人在论及他在玄学领域的成就时,认为远远超过了玄学倡导者何晏,应该尊之为玄学领袖。是故,人们在提到魏晋玄学时,常常何、王并称,或者干脆只称王弼,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2。宇宙本源"以无为本"的本体论

王弼注释道家经典《老子》和儒家经典《周易》等书,旨在为阐明自己的玄学思想和政治观点。《老子》、《周易》的内容相当玄奥,它探讨的是"天人之际"的哲学问题,故而引起历代学者们的重视。两汉时代的司马迁、杨雄、张衡、王充等人,都曾对《老子》的"道"作出唯物主义的解释。他们认为,在天地万物出现以前,宇宙中充满着既无形又无名的"元气",这些混混沌沌的"元气",经过十分漫长的扬清抑浊阶段,逐渐分出了阴阳二气,而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便化生出天地万物。至于《周易》这部以占筮、卦爻为内容的哲理之书,为之注释的亦有孟喜、梁丘贺、京房、马融、郑玄等人,他们通过演绎、推理的手段,企图释出宇宙生成的基本过程。以上是王弼以前学界对《老子》、《周易》进行注释的一般情况。 
  王弼注《老子》、《周易》等书,方法和旨趣都超出了前人,他并不羁囿于宇宙万物的生成过程,而是着眼于宇宙万物生成的根据。换句话说,王弼站到了抽象思维的哲学理论高度,去探索万物之真、万物之本和万物之性,并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以无为本"的唯心论体系。那么,王弼又是怎么样去注释《老子》、《周易》等书的呢? 
  先是,王弼从玄学家的角度出发,融合儒、道两家关于"道"的解释。 
  他在《论语释疑·述而篇》作注说:"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这里的"道"字含义,已失去了孔子"志于道"一语中"道"字的本意,而与老子的"道"即"无"的含义相合,成了玄学家所说的宇宙本体。接着,王弼在《老子注》的各章中,将"道"释之为"无"、"道隐无名",将"玄"释之为"冥"、"默然无有"。于是,"道"、"玄"、"无"三者互为一个等式,即道=玄=无,从而丰富了"以无为本"的本体论。 
  王弼并没有因此停住脚步,他为了给宇宙本源下一个更合适和更丰富的定义,还对《老子》中"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一句,进行了发挥。他作注说:"名以定形,混成无形,不可得而定,故曰'不知其名'也。"对于"道"与"大"二者关系,王弼先把"道"解释为万物遵循的规律,是哲学概念中最高的称号,然后说:"言道取于无物而不由也,是混成之中,可言之为最大也。"这样,王弼又把"大"也拉进"道"、"无"、"玄"的体系中来。然而,事情并未就此完结,《老子指略》中的话,才是他的玄学体系的总结。他指出:夫"道"也者,取乎万物之所由也;"玄"也者,取乎幽冥之所出也;"深"也者,取乎探赜而不可究也;"大"也者,取乎弥纶而不可极也;"微"也者,取乎幽微而不可睹也;"远"也者,取乎绵邈而不可及也。然而道、玄、深、大、微、远之言,各有其义,未尽其极也。然弥纶无极,不可各细;微妙无形,不可名大。是以篇云:"字之曰道","谓之曰玄",而不名也。 
  据此可知,经过王弼的巧妙解释,玄学是一门玄远深奥的学说,具有高度抽象的思辨形式。它强调宇宙本源为"无",是属于唯心主义哲学。 
  玄学既然主张宇宙本源为"无"为"道",那么,"无"怎么生"有" 
  呢?道又为什么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呢?这是王弼的本体论所碰到的又一个难题。这个问题如若不能说清楚,"以无为本"的玄学就会不攻自破。且看王弼是如何自圆其说吧! 
  王弼自筑堤防,从原则上肯定"无"与"有"之间是"本"和"末"的关系。他说:"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意思是天下万物总是有形生有形,但这个"有"不是随意而生,是有条件和原则的。这个原则不是别的,就是有生有的现象的主宰"无"。"有"只是现象,"无"才是本质,才是根据。 
  至于"道生一",王弼先是肯定"道"就是"无之称也",然后将"无"与"一"的关系推论为"道"与"一"的关系上去。他解释道:"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意思是说,"道"与"一"的本身并无实质性差别,万物万形不过是"道"的表现,"一"为万物万形的总名称, 而"无"则是导致万物万形统归于"一"的根本。这么一来,"无"就是"道","道生一"就是"无"生"一"。那么,《老子》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了。 
  王弼是一位富于思辨的玄学家,他的"无"即"道"和"道生一"的解释,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无"为"有"的生成者,二是"无"为"有"存在的根据。这种把握宇宙本源的理论和方法,超越了前代的哲学家们一直未能达到的高度。值得注意的还有,王弼并不满足于名称和概念,而是进一步去说明"道"或"无"对万物万形的具体作用。他说:凡物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玄之又玄也。 
  文中的"始"和"成",是为万物万形的两个发展阶段,"始"为初生,"成"为使之完善,全文的意思旨在表明,"无"具有无比的神力,不但能够使万物始生、始形,而且要让万物得长、得育、得亭、得毒。这里的"亭"和"毒"二字,"亭谓品其形,毒谓成其质",即为成形和成熟之意。"始"而后"成",就是万物万形由无到有、由微而著,经过初生、发育、定形、乃至成熟的整个过程。 
  王弼的"以无为本"的本体论,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可谓独树一帜,自成系统。这种宇宙本源为"无"之说,深化了老子的"无"生"有"和"道生一"的唯心论,从宇宙万物生成论过渡到宇宙万物本体论。另外,王弼的本体论,将玄学倡导者何晏的"贵无"说,由粗浅的事物认识,发展为比较精致的哲学思辨。若与两汉时期的经学相比,王弼的"以无为本"的哲学体系,更是与众不同。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宣扬的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宗教化儒学,对于诸子百家则是以政治手段斥之为谬说,严重地阻碍着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以王充、桓谭等人为代表的古文经学,虽然对老子的"道"解释为"元气",赋予唯物论以新意,但在分析问题时,却停留于感性认识阶段,只看到阴阳、五行等相互关系的表面现象,缺乏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因而未能建立起"元气"说的理论体系。王弼的"以无为本"的哲学命题,不仅解决了人们认识的局限,即回答了《老子》中关于"无"生"有"和"道生一"问题,而且把《老子》的"道"、"玄"、"无"以及"大"、"元"、"微"、"远"等名称概念归纳为一个系统,将"道"视为万物遵循的基本法则,将"无"解释为形名学的概念,将"玄"视之为认识论。这样,王弼不但从玄学出发,赋儒家创始人孔子的"道"于新意,而且对道家创始人老子哲学中的疑点进行演绎发挥,融合了儒道两家之说,建立起比较精致的玄学理论体系。 

  3。融合儒道的"名教本于自然"说

儒道两家的学说,是彼此对立相互排斥的。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孔子,主张仁义,以名立教。道家以天道无为立论,主张道法自然,万物自然化生,其政治观则表现为清静无为。那么,王弼的"名教本于自然"说,又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呢? 
  众所周知,两汉的官方政治哲学核心为名教之治,所谓"名教",就是以正名定分为主的封建礼教,它包容着"忠"、"孝"、"仁"、"义"、"礼"、"信"等教条。这些名教,经过董仲舒等人的改造,赋予"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神学成分,并发展为"三纲"、"五常"的政治道德规范。但是,这种带有宗教迷信色彩的伦理道德观,经过桓谭、王充等人的批判,特别是两次"党锢之祸"和黄巾大起义的沉重打击,名教之治再也无法起到维系封建秩序的作用,儒家之学陷入了难于自拔的困境。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早期玄学家何晏、夏侯玄,以及后起的玄学领袖王弼,企图以道家学说去解释儒家的名教,为名教的合理性提供一种新的论证,即名教本于自然,这就是玄学中的"天人新义"。 
  道家始祖老子,曾提出"道法自然"、"莫之命而常自然"的观点,但对"自然"的含义没有作出解释。大抵说来,"自然"即"天然",是指非人为的本来状态。东汉唯物论者王充,则将之发挥为"元气自然"说。他在《论衡·自然篇》指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认为"道家论自然,不知引物事以验其言行,故自然之说,未见信也。"对此,早期玄学家夏侯玄提出不同看法,以为"自然"本身并非"元气",而是"道"的体现。何晏《无名论》载道:"夏侯玄曰:'天地以自然运,圣人以自然用',自然者,道也。"换句话说,"自然"是自然而然,不论是对天际还是人事,都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现象。王弼则在夏侯玄自然观的基础上,作出演绎发挥,融合儒道两家学说,形成了一门"新学",即"名教本于自然"的学说。 
  王弼对老子的"自然"是怎样理解的呢?他说: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物施化,有恩有为。造物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矣。天地不为兽生芻,而兽食芻;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则莫不瞻矣。若慧由已树,未足任也①。 
  又说:自然,其瑞兆不可得而见也,其意趣不可得而睹也。无物可以易其言。。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以形立物,故功成事遂,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②。 
  在王弼的笔下,"自然"是指天地间万事万物在没有人为因素作用以前的本来面目和状态,就像天覆盖万物,地负载万物,牛羊吃草,人吃狗那样,是自然而然的。但"自然"本身,无迹象可寻,无意图可观,它虽然有"自然"的名称,但并不是任何实在的东西。于是,由于"自然"作用,事情得以成功,但人们仍然不可能认识其所以然。 
  若是换个角度,从学术思想的高度去看,王弼的"自然"观,则具有以下三种属性:其一,"自然"即"道" 
  所谓"道",一言以蔽之,乃是万事万物产生和变化的根本规律,也是万事万物所经过的必由之路。王弼说:"夫晦以理,物则得明;浊以静,物则得清;安以动,物则得生,此自然之道也。"③这些带有规律性的发展变化, 
  ① 《老子·五章注》。 
  ② 《老子·十七章注》。 
  ③ 《老子·十五章注》。 
  是"自然而然"的,非人力之所为所禁所止的。因此,"道"与"自然",只是名称上的不同,对于"道"说来,"自然"是它的内容和规定;而对于"自然"说来,"道"则是它的表现形式。二者之间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自然而然,而不必问其所以然。 
  其二,"自然"即"性" 
  王弼说:"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①又说:"自然之质,各定其分,短者不为不足,长者不为有余,损益将何加焉。"②王弼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特性,如时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燕雀会本能地交配,寒冷地区的百姓会本能地穿皮衣,这些都是"自然"。对于人的身体各个器官来说,也是人的生理自然需要。如眼为观,耳为闻,口为吃,心为思,但若是外界故意强加给这些器官以正常需要之外的东西,那必然适得其反,破坏了它们的自然之性。因此,当王弼为《老子》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句作注时,写道:"爽,差失也。失口之用,敌谓之爽。夫耳、目、口、心,皆顺其性也。不以顺性命,反以伤自然,故曰盲、聋、爽、狂也。"③其三,"自然"即"无" 
  关于这点,前面已有所说明,这里不再赘述。需要引为注意的是,"自然"的特征为无形、无象、无言,它既看不见、摸不着,也听不到,是寂然无有的,无法进行把握的。但是,它却是万事万物最根本的法则,是万事万物生成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法则也罢,道路也罢,都离不开万事万物的本源,而这个本源不是别的,正是"无"。因此,"自然"与"无"实际上是一回事,对于"无"说来,"自然"是表现;对于"自然"说来,"无"是本质。归根结底,是一个意思的两个不同角度而已。 
  综上所述,可知王弼的"自然"观是包罗万象而又囊括一切的,举凡大千世界里的万事万物的生成和变化,都是"自然而然"的。于是,王弼在绕了一个大弯以后,终于道出了他的真正意图,提出了极富于玄学特色的理论,即融合儒道两家学说的"名教本于自然"说。 
  让我们再看看王弼是怎样立论的。 
  王弼以天地万事万物本乎"自然"为出发点,运用比较精致的哲学思辨方法,通过论证"形名"、"名实"之间的关系,去求得"名教本于自然"的理论根据。他在《老子指略》一文中说:"凡名生于形,未有形生于名者也。故有此名必有此形,有此形必有其分。"接着,他又以《庄子·逍遥游》中的"名者,实之宾也"的说法,将儒家的"仁义"加以分析。他认为,"仁义"是"名"之一种,是概念,其所以能在人们生活中表现为有内容的"形",是因为它出自人们心中真实情感的"实"。他指出:"自然亲爱为孝,推爱及物为仁。"①意思是说,对父母的孝是一种"自然"而又真实的情感,推而广之,将这种"自然"的爱施以他人则为"仁"。又说:"夫喜、惧、哀、乐,民之自然,应感而动,则发乎声歌。所以陈诗采谣,以知民风,既见其风,则损益基焉。故因俗立制,以达其礼也。。。若不采民诗,则无以观风。 
  ① 《老子·二十八章注》。 
  ② 《周易·损注》。 
  ③ 《老子·十二章注》。 
  ① 《论语·学而注》皇侃《疏》引。 
  风乖俗制,则礼无所立,礼若不设,则乐无所乐,乐非礼则动无所济。"②由此可知,儒家提出的"孝"、"仁"、"礼"、"乐"等名称,本来都出自人们内心的真实情感,是"自然而然"的一种追求。于是,因"名"立"教",逐渐发展为人们的道德规范,成为维系社会稳定的精神支柱。这就是"名教本于自然"说的原由。 
  但是,王弼同时看到严酷的社会现实,"名教"实际上被践踏被抛弃了,人们往往只注重它的"名",而忽视它的"实",使社会变得那么不"自然",到处是尔虞我诈。他揭露道:"夫敦朴之德不著,而名行之美显尚,则修其所尚而望其誉,修其所道而冀其利,父子兄弟,怀情失直,孝不任诚,慈不任实,盖显名行之所招也。患俗薄而名兴行,崇仁义,愈致斯伪,况术之贱此者乎?"①这里,王弼毫不留情地斥责那些违背"自然"的伪君子,指出他们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只是为了名利,更何况有的人干脆反其"自然",去干着不仁、不义、不慈、不孝的勾当呢! 
  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王弼愤慨地提出要"绝仁弃义,以复孝慈"②。其实,通观王弼的全部思想,他并不反对仁义,而是反对假仁假义,因为他一面强调:"夫仁义发于内,为之犹伪,况务外饰而可久乎!"③一面又说:"既知不仁为不仁,未知仁之为不仁也。。。绝仁非欲不仁也,为仁则伪成也。"④意思是说,仁义本发自于内心,是一种极为"自然"的情感,但做起来还难免失真,假仁假义怎么能长久呢!现在,人们只知有的人是真的"不仁",却不知有的人表面上为"仁"而实际却"不仁"。因此,有的人表现要"绝仁",不再讲仁义,但其内心仍然想着"仁",如若他真的去讲"仁",人们便要说他是"伪成"了。应该说,王弼这番话所含蕴的思想是很深刻的,他并不反对儒家的"仁义",而是要用道家观点去解释儒家名教之治的天然合理性,这就是"名教本于自然"的真正意图所在。 
  4。"政治无为"论的建立在通常情况下,哲学总是要为一定的政治提供理论依据的,而一定的政治也总是离不开哲学理论的指导。作为玄学领袖的王弼,并没有将自己关在哲学"象牙之塔"里,而是将"以无为本"本体论和"名教本于自然"认识论推向社会政治,提出"政治无为"之论。 
  那么,王弼是怎样描绘社会政治蓝图的呢?他说:"大人在上,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施,干涉)。"①这个"大人",是指君主。意思是说,居于最高统治者之位的君主,所作所为都要任其自然,不去干预或阻挠,做到"无为"和"不言"。这里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干,"不言"也不是什么都不说,而是不去做那些伤害"自然"的事,不说那些违背"仁义"的话。简言之称作"君道无为"。这一君道思想的具体内② 《论语·泰伯注》皇侃《疏》引。 
  ① 《老子指略》。 
  ② 《老子指略》。 
  ③ 《老子·十八章注》。 
  ④ 《老子指略》。 
  ① 《老子·十七章注》。 
  容为:其一,"节俭爱费,天下不匮"②;其二,"法制应时,然后乃吉。贤愚有别,尊卑有序"③;其三,"夫不私于物,物亦公焉;不疑于物,物亦诚焉。且公且信,何难何备?不言而教行,何为而不威如?"④其四,"处得尊位,为讼之主。用其中正,以断枉直。中则不过,正则不邪,刚无所溺,公无所偏。"⑤其五,"若乃多其法网,烦其刑罚,塞其径路,攻其幽宅,则万物失其自然,百姓丧其手足。"⑥其六,"处上独立,近远无助,危莫甚焉。。。若能知危之至,惧祸之深,忧病之甚,至于涕洟,不敢自安,亦众所不害,故得无咎也。"①以上所举,可归纳为几个内容;提倡节俭,反对奢华;健全制度,尊卑有别;公私分明,立诚立信;赏罚公平,法网宽松;身处高位,如临深渊。王弼在主张"君道无为"的同时,也强调"巨道无为"。那么,作为替君主治理天下、管辖百姓的大臣们,又应该恪守哪些原则呢?略而言之,亦有如下几点:其一,要谦虚谨慎,勤于政事。他说:"能体谦之,其唯君子,。。上承下接,劳谦非解(懈),是以吉也。"②其二,要以身作则,摒除私欲。他说:"尚名好高,其身必疏;贪货无厌,其身必少。"③又说:"以清廉导民,令其去污。"④其三,要宠辱皆忘,知足常乐。他说:"宠必有辱,荣必有患,宠辱等、荣患同也。为下得宠辱荣患若惊,则不足以乱天下也。"王弼的"政治无为"思想,是建立在道家哲学基础上的。道家哲学中的"无"、"一"、"寡"、"静",表现在政治上就是"以无统有"、"执一统众"、"以寡治众"和以静而"广得众心"。作为君主,如果能做到清静无为,设官分职,定好名分,便可坐享其成;作为大臣,假若能恪守清廉勤谨,不求名利,谦恭地教导百姓,那么天下必然大治。这种"政治无为"的主张,实际上是为曹魏政权的长治久安在献计献策,它的内容貌似迂阔,但却包含着不少真知灼见,并且只要认真对待,也还是切合实际而可行的。以上的分析表明,玄学虽然是一门哲学,但并不脱离政治学,而作为玄学领袖的王弼,虽是一位玄谈家,却非空谈家。 
  5。玄学范畴及其思辨术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两汉的唯物哲学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但其方法却是经验论,喜好连事比类,偏重于局部的、具体的事物,难于得出揭示事物本质的结论。以王弼为代表的玄学,不仅大大拓宽了学术研究范畴,而且在辨名析理时,重视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从而使中国哲学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关于玄学所讨论的范畴。主要有以下七对概念:② 《老子·六十七章注》。 
  ③ 《周易·鼎注》。 
  ④ 《周易·大有注》。 
  ⑤ 《周易·颂注》。 
  ⑥ 《老子·四十九章注》。 
  ① 《周易·萃注》。 
  ② 《周易·谦注》。 
  ③ 《老子·四十四章注》。 
  ④ 《老子·五十八章注》。 
  其一,"无"与"有" 
  "无"与"有"这对哲学概念,最早见于《老子》。老子曾提出"有生于无","道在物先"和"天道无为"等说法。汉代唯物论者王充,将之改造为"元气自然"说,赋予唯物色彩。王弼则不然,他将《老子》的"无"加以绝对化,而把"有"说成是"无"的派生物。他解释道:"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①王弼为了说明"无"生"有"这个命题,利用《老子》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提法大做文章,把"道"与"玄"、"深"、"大"、"微"、"远"乃至"寂寞"、"恍惚"等混成一体,得出"道"是"万物之所由"和"无之称",以及"无"是万物本源的结论。这种辨名析理的方法,追求的不是事物外在的因果关系,而是内在的逻辑依据,得出的便是最高的抽象的概念,也就是"无"能生"有"的"合法"依据。 
  其二,"本"与"末" 
  "本"与"末"这对哲学概念,犹如树根与花果,含有本体与末用的辩证关系。王弼为《老子》作注,穷究老子著书的宗旨,最后得出结论说:"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观其所由,寻其所归,言不远宗,事不失主。"①又说:"载之以道,统之以母。。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则形名俱有,而邪不生。"②可以看出,王弼这对哲学概念,蕴含着"无有"、"体用"、"主从"、"先后"、"始终"等一系列哲学范畴,它既有两汉哲学母子生存论,又有玄学中的宇宙本体论。"本末"概念在哲学上的运用,表明中国哲学思辨水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其三,"体"与"用" 
  "体"可作为身体之体,形体之体,卦体之体,亦可理解为根本或基础,"用"则主要说明"体"的作用、表现或显现。在王弼的笔下,"体用"这对概念,已不局限于《老子》和两汉哲学中的生存或起源问题,而是将之解释为本体与作用、内在与外在、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多种含义。按王弼的解释,"无"是宇宙存在的本源,也是万事万物生成的依据,自然界中的诸般现象,如声音、光影、黑白、方圆等,都不过是"无"的性能和作用。他说:"舍无以为体,则失其为大矣。"③又说:"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有以无为用,此其反也。"④应该指出,王弼所使用的"体",从哲学层次可理解为"无",指事物存在的根据,但他承认"用"是"有",是客观事物的存在,而佛教的"体用一如"则根本否认"有",认为事物的存在皆为虚无缥缈和空泛不真。这是需要加以区别的。 
  其四,"一"与"多" 
  在王弼著述中,常常出现"无"与"有"、"寡"与"众"、"一"与"多"等对立概念,认为"无"能生"有","无"与"一"同。他说:"物虽众,则知可以执一也。"①又说:"万物万形,其归一也";"由无乃一, 
  ① 《老子·四十章注》。 
  ① 《老子指略》。 
  ② 《老子·三十八章注》。 
  ③ 《老子·三十八章注》。 
  ④ 《老子·四十章注》。 
  ① 《周易略例·明象》。 
  一可谓无。"②在为《周易》的"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句作注时,王弼也用"一"和"四十九"去表明"一多"这对哲学概念。句中的"大"为大数,"衍"同演,即运算之意,"大衍"指用大数去演算卦爻象数。王弼作注说:"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其用四十有九,则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大极。四十有九,数之极也③。这个不用的"一",可以通"无",而"四十九",则是"多",可以释为"有"。联系他为《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句来看,这个"道"也是"无",实际上同于"一"。从数字变化而言,这是一个"一"与"多"的发展过程;而从万物生成角度来说,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这样,"无"可以生"有","一"可以生"多","寡"可以治"众",构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但是,若从"数之极"和"物之极"去看,"数"和"物"都要"返本"和"归一",结果呢?由"多"而"一",由"有"而"无",这就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其五,"静"与"动" 
  按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来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王弼的看法与此不同,认为静是绝对的,动是相对的。他在为《周易》的《复卦》作注说:"复者反本之谓也。天地以本为心者也。凡动息则静,静非对动者也。语息则默,默非对语者也。然则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又说:"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①这两则材料表明,王弼在"动静"观问题上,不是无视事物的矛盾运动,认为诸如上下、贵贱、远近、爱恶、强弱等都会转化。但是,万物虽然变动无常,不过是表面现象,而静止寂然才是它的真性和本质。"动"不能离开"静","动"最后要归于"静"。他说:"夫晦以理,物则得明,浊以静,物则得清;安以动,物则得生,此自然之道也。"②有趣的是,王弼将这些哲学思辨,引伸为社会政治观点。他说:"夫静为躁君,安为动主。故安者,上之所处也;静者,可久之道也。"③换句话说,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君主之道必须"清静无为"。这样,王弼关于"动静"观的哲学思辨,与政治学说得到了协调和统一。 
  其六,"言"与"意" 
  "言"与"意"也是王弼哲学思辨中的一对概念。"言"是说话,是用以表达"象"、"意"的工具。王弼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④这里,涉及到两个范畴,一为语言与意境,一为现象与意境(作实质、本质)。在言意范畴方面,其矛盾是言能尽意还是言不尽意;在象意范畴方面,其问题是能否通过现象去把握本质。王弼的宇宙学说是"以无为本"的,认为"无"就是"道",而"道"是无形、无象、无言的,因此,只有"无言"、"不言"才能明道、明本,语言根本无法完全表达意象,② 《老子·四十二章注》。 
  ③ 《周易·系辞传》韩康伯注引。 
  ① 《老子·十六章注》。 
  ② 《老子·十五章注》。 
  ③ 《周易·恒卦注》。 
  ④ 《周易略例·明象》。 
  这就是"言不尽意"。王弼又认为,作为宇宙本源的"无"是独立的,它并不存在于现象之中,现象世界"有"不过是本源"无"的一种表现,它不可能从根本上去揭示本源"无"的全部内涵,这就是"象难观意"。于是,王弼在"言不尽意"和"象难观意"作为前提下,提出了"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的主张。他举例说,蹄是长在兔子身上的,筌是用来捕鱼的,猎人一旦得到了兔子就可以不考虑蹄,渔夫一旦得到了鱼便可以不考虑筌。为什么呢?因为猎人要的是兔子,渔夫要的是鱼。这叫只求得意,可以忘言、忘象,语言的本身便是无所谓的了。显然,王弼的"言意"之辩,旨在强调精神境界,是属于唯心哲学。 
  其七,"性"与"情" 
  性,通常指人的本性。性情,则是属于伦理思想范畴,为中国哲学思想史上一直争论不休的命题。这里只谈王弼的性情之辨。王弼说: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今以其无累,便谓不复应物,失之多矣①。 
  王弼认为,圣人与常人一样,都具有喜、怒、哀、乐、怨等五情,但圣人的性却与常人有别,富于"神明"而不以情乱性。常人则不然,总是胡来瞎闹,追逐声、色、香、味、触等五欲,致使社会乱了套。王弼的"性情"说,较之何晏的圣人体无而不具五情的提法显然进了一步,因为这种比较圆通的说法,更富于人之常情,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以上是王弼哲学思辨的主要范畴,其他不多赘述。 
① 《三国志》卷二八《钟会传注引王弼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