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科们给自己挖的坑,含着泪也要爬出来

 mwf行者飞鸿 2017-05-15

眼看着房企们在这一轮大牛市中分了三杯羹,但在“竞自持”的土地新政面前,开发商们看起来还是饿极了。

政府一脸坏笑地问,“还能吃(持)吗?”宁可被自持土地噎死,也不想因为拿不到地饿死的开发商们,也笑得一脸殷勤,“能吃(持),能吃(持)。”

万科们给自己挖的坑,含着泪也要爬出来

自持地块陆陆续续落槌,万科、中粮、保利、首开、龙湖这些一线和国资房企,都前赴后继地跳进了这个喂不饱的坑。但是,吃下这么多入不敷出的自持地块,借用一句广告语,“胃(喂),你还好吗?”

头啖汤

先解释一下,什么叫“竞自持”。

“竞自持”,就是在地块设置最高限价的基础上,如果房企报价达到最高限价,就转为竞报自持面积。自持的房子不能上市销售,只能对外租赁。也就是说,卖房的变成了房东。

这波“竞自持”最早发自北京。9·30之后,北京要求强化“控地价,限房价”,对土拍进行销售价格限定,鼓励开发商们自持部分房屋租赁出去。

万科就是在这时和众多房企一起进入了这个玩法独特的市场。去年11月,万科拿下了北京海淀永丰的两个限价自持地块。到了今年,天津、广州、杭州也加入了自持政策大军。

起初,一些房企还想钻点空子。土地自持可以,但我可以用“以租代售”的方式变相销售,跟买家签下几十年的租约,一次性收取所谓的租金,表面上看是出租,实际上类似于销售。

万科们给自己挖的坑,含着泪也要爬出来

但开发商能想到的,政府当然也能想到。为了防止企业打“以租代售”的擦边球,今年4月,北京又下发文件,规定企业自持商品住房要全部用于对外租赁,不得销售。企业持有年限与土地出让年限一致,对外出租单次租期不得超过10年。

来敲黑板划下重点!

企业自持年限与土地出让年限一致,即70年。也就是说,这块地在开发商手里多少年,自持的房子就必须租赁多少年。

再次,租赁合同期限不超10年。设定了最多租赁10年的关卡,把“以租代售”的路一招堵死。

还记得一两个月前“万科小米合作建房仅市场价一半”的新闻吗?万科在北京海淀的两块自持土地上盖低价房,打包“租”给小米员工,后者花上几百万,付给万科70年的房租。

当时,财经第一声就写过,此举有打政策擦边球的嫌疑。这几天的最新消息是,万科和小米双双否认存在合作建房的事。政策既出,态一定要表,既然当事人说没有那就没有。但如果政策没有细化到否定房企自持住宅“以租代售”,小米和万科的合作也不是不可能。

“持”久战

这场“持”久战,地产商们打得不亦乐乎。

从去年底至今,北京累计出让了8块自持地块。算上其他几个有自持限制的城市,出现过好几宗自持比例达到70%甚至是100%的情况。虽然大型地产商不差钱,但不惜代价也要抢下只能租不能卖的土地,图什么?

开发商抢地,跟刚需客抢房,其实是同样的逻辑:先上车再说。

万科们给自己挖的坑,含着泪也要爬出来

以前,房地产开发讲究高周转,地产商轻易不会把钱套牢在房子里,所以现房销售是一条开发红线。但玩法已经彻底变了,现在的游戏规则是:能上车就上车,还玩得动就一定要玩。过去几年,多少中小房企无声无息地退场了,地产商最怕“没得玩”。

房企也并不太确定未来的盈利模式。但是有地在手,怎么着也比没地被迫退出市场要好。拿了地未来还可能有机会,但是不拿地,就无事可做。

按这轮调控歇斯底里的程度,一线城市限房价、竞地价、自持面积的土地新政很可能要持续一年以上,为了填补粮仓,地产商其实并没有太多选择。

更重要的一点,我们大多数人还是相信,中国经济对房地产依然存在路径依赖。

过去这些年,地产商们赢惯了。任何法条规范,总能见招拆招。大家都在赌,虽然短期想赚钱基本没希望,但押注未来还是存在赚钱的各种变量。随着时间推移,这次仍然会有破解之道,三年后说不定就等来了下一波大行情呢?先把地拿到手,以时间换空间,再加上合理运作,还是有空间的。

新思维

做房东,也是要技巧的。

目前来看,地产商们最大的技巧,就是没技巧,自持地块基本没出路。

最普遍的商业模式和操作路径,就是长租公寓。但是,万科、龙湖、招商、金地这些地产商探索长租公寓自持,更多是因为房地产白银时代转型、创新需要,非当务之急,试水而已。暂且不论政策和市场风险,一线城市的租售比多高,大家都知道。

从2010年起,北京的房屋租金投资回报率在一路下滑。根据我爱我家的数据,2010年到2012年的三年间,做北京房东还能获得2%以上的年投资回报率,2013年到2015年期间降到了1.7%以下。2016年各月租金收益率都没超过1.6%,10月份甚至降到1.16%。

万科们给自己挖的坑,含着泪也要爬出来

习惯了回款挣大钱的开发商,不可能习惯突然来挣收租金的小钱。一点几个百分点的年租金投资回报率,意味着至少要七八十年才能收回前期开发建设成本。

八十年后,土地使用年限都过期了。

除非租金暴涨,否则自持土地就是给自己挖坑。从短期来看,租金收益率大涨基本没有可能。

地产商必须寻求新的盈利模式,比如,当前业内聚焦的REITs模式(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

跟基金的操作方式一样,地产商把自持地块的资产打包上市,引进中小投资者,快速回笼资金。此后,开发商再对投资人进行分红。

但在国内低迷的租金收益率下,RIETs经济模型无法成立。国外RIETs的基础是,融资成本低到2%,租金回报率高达5%到6%。而国内是租金投资回报率不到2%,资金成本却在5%甚至更高,谁会买?只有租金上涨两到三倍,自持商品住房才能基本达到资产证券化的成本线。

如果政府考虑给地产商自持运营环节减税,降低耗损,收益率上升,土地获取成本下降, RIETs这种盈利模型或许还能论证成立。

自持时代的到来,更大的意义或许在于,地产商通过拿自持地块,为未来租赁市场的商业模式作尝试和探索,开发出更加专业、规范的租赁产品。

在房价连年上涨过程中,政府和开发商是最大受益者。在现有政策条件下,政府和开发商也应该拿出一部分利润支持发展租赁市场,同时也为行业转型探路。地产商已经进入赛道,但是究竟以哪种姿势开跑,显然还需要更多的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