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 引导孩子读书方法...

 casgb2006 2017-05-15

近期读到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完之后总觉得意犹未尽,总觉得应该留下点什么,那么不妨写一篇读书笔记吧。

首先这本书的开篇提到,这是一本写给“阅读的人”的书,看起来这句话很多余,但是仔细看看作者的论述,阅读的人指想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理解能力或获取知识的人。

所以说“读书的人”并不都是“阅读的人”。

那么首先让我们成为“阅读的人”吧,带着目的去读,而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那么如何通过阅读提高理解能力和获取知识,正是本书着重讲述的内容。

有人说这是一本《读书指南》,有人说这是一副《寻宝图》,而我今天想把它理解成《人际交往指南》。

一、主动阅读,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

比较主动的读者在阅读世界里的探索能力就更强,收获更多。

如果理解成我们的人际交往,该是哪一部分呢?

娱乐一点说,具有八卦精神的人往往能挖到更深层次的新闻,能更加多方面的了解到一个人的方方面面。

虽然八卦这个词看起来像贬义词,但是如果把这种精神拿来研究学问还是不错的驱动力呢。

二、 阅读的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1)基础阅读:关注每个词句的含义,这是小学时代就必须掌握的。

2)检视阅读:通过限时地、有目的地快速阅读找出书中谈及的重点、主题的分类、基本组织框架。

3)分析阅读:带着问题全盘阅读、完整阅读,该阶段不计较时间的长短,目的在于尽量消化书中的系统性知识概念、论题等。这阶段需要的是通过专注来追寻深入的理解。

4)主题阅读:又称比较阅读,通过阅读多本相关主题的书籍,从比较中提炼出自己的理解。

以上是原书观点,真的是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啊。

不过貌似有点严肃,很多人的脑子总是会自动忽略那些生涩难懂的内容,而去关注轻松有趣的爆料。

所以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些观点,我将其与人际交往类比,或许更容易被人接受。

1)初次见面(基础阅读):

几乎每天我们都会遇见林林总总不同类型的人,每次遇见一个陌生人我们都能快速地了解到他(她)的男女高矮胖瘦等基本属性,这就相当于基础阅读,每当看见一个字词我们能明白这个字词的基本意思。

2)再次见面(检视阅读):

第二次见到同一个人,我们开始留意外表之外的一些特性,开始关注这个人的着装打扮和言谈举止,然后在心里给一个基本的判断,按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出一个分类。

3)多次见面(分析阅读):

当这个人走进我们的生活,即将和我们成为同事或邻居的时候,我们开始频繁的见面,深入了解。从习惯爱好到性格分析,充分发挥我们的八卦精神,各个方位的充分了解,然后我们便可以判断这个人的行为和做法符合不符合我们自己的行为准则。

4)同频定位(主题阅读):

经过多次见面和深入了解,我们已经变成了熟人。在工作或生活中共同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我们开始在心里赞同或者反对对方的观点或行为,进一步我们会区分出来熟人里面哪些适合做朋友,哪些又是“志不同道不合”从此要远离的人。

至此认识一个人的过程和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也都基本完成,是不是非常的类似呢?

虽然我也不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阅读的人”,但是我正在努力的路上。

作为宝妈我更想跟各位家长朋友们多说几句关于孩子的阅读问题。

现在人们对于阅读的需求越来越急迫,主动阅读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诸多家长也开始更加重视孩子的阅读。

鉴于此,我就自己的经验阐述一下引导孩子读书的几个步骤:

一、选书:这一步是家长主导,孩子建议做重要参考。

有的家长开始说了,俺家的孩子太小,不认字,也不会挑书,怎么能知道孩子的兴趣呢。

不认字还会看图哦,不认字你可以讲给孩子听啊。当然在孩子几个月的时候还不会主动表达的时候,是需要大人引导的。

选书这方面我是这么做的,仅供参考。

1)先买一本试试反应。

在大宝几个月的时候我买了一本简单的儿歌书,没事就给她诵读,几天过后发现大宝每次听儿歌都非常开心,还会手舞足蹈,再后来就开始咿咿呀呀的学着唱,然后经历了一个语言能力爆发期,很快大宝学会了说很多话。

我兴奋的又去买了好几本儿歌、唐诗、三字经、语言启蒙等。看到宝贝与日俱增的语言能力,我们读的高兴,大宝也听得高兴。

2)带孩子去实体店挑书。

几乎每次去超市,我都会带着宝宝去图书区域,因为这里才是宝宝的天地,对于购物车里面有多少东西宝宝是完全没有兴趣的。

宝宝看着非常多的童书,看看这本,翻翻那本,有时候遇到可以打开预览的书就会翻开,大部分时候会要求讲一遍。

这时候正是观察孩子阅读兴趣的好时机。有次宝宝看见恐龙的贴纸,宝宝突然兴趣大发,闹着非要买回家。这之前有一次我要主动买给她玩,她还怕怕的非不要呢。

我暗喜机会来了,果断买了这本有点贵,内容又不多的贴纸书,但是要知道孩子的兴趣可是无价的呢。买回去这本贴纸书之后,我又从网上买了的各种关于恐龙主题的图书和贴纸书,趁着宝宝对恐龙的浓厚兴趣,把很多恐龙的相关知识都讲给她听。这就是要及时把握孩子主动学习的好时机。

还有一次给宝宝讲了一本安全小故事的书,宝宝听得极其认真,然后我从网上买了整套的安全常识小绘本,正好抓住好时机给孩子普及安全知识,何乐而不为呢?突然觉得我这些举动正是书中讲的主题阅读呢。

二、引导阅读

在孩子小时候读书的过程是需要家长多引导的。其实这个读书的过程与《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讲到的几个阅读的层次是非常类似的。

1)通读。

首先拿到一本书,先带孩子从头到尾的过一遍这本书的大致内容,第一遍能做到每一页里面讲的事情都能明白即可,也就是基础阅读,不需要提炼主题纲要。

2)继续阅读。

要从总体上理解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大致讲了一个什么主题的故事,给孩子的教育意义在哪里。

3)反复阅读。

书中比较有趣的重要情节,并赋予每一个情节一定的意义来充分理解整本书的旨意,发现作者在细节上的用心。

讲完书本内容之后,再来个点评那更是极好的了,比如:讲完安全故事绘本,最后要跟宝宝说,很多事情是很危险的哦,你看书里的小朋友做了危险的事情多可怕呀,危险的事情我们不要去做哈!

这个方法真的很好用,很多事情家长直接跟孩子讲,是非常不容易被接受而且容易引起逆反的,引用第三方从中做说服反而效果奇好,有兴趣的家长不妨一试哦。

4)主题阅读。

这一步要求有点高,但是希望负责的家长能再往前走一步,把这一步做了,孩子的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就是趁着孩子的兴趣,努力去寻找主题相关的书籍并带领孩子一起学习。

几个月前买了一套《西游记》漫画,这种成套的书,吸引着宝宝一本接一本的读下去,每次都是抱着一整套的书来要求我讲,虽然每次看见这么多都有点头大,但是我还是耐着性子去给她讲。

看出宝宝对整套书的兴趣之后,我又购买了整套《葫芦兄弟》漫画,这套更好了,大娃、二娃……整套书环环相扣,而且内容生动有趣,又是几天的集中阅读,每天口干舌燥的通读好几遍葫芦娃的故事,然后宝宝开始模仿葫芦娃们的各种技能,拿着什么玩具就开始比划书中的情境。

每个葫芦娃有什么本领,有什么宝物,都有哪些妖怪,额额,那叫一个门清啊,可比我记得清楚多了。在此过程中也非常感谢宝爸的配合和耐心给宝贝读书,可以志同道合一起教育孩子,是我这生最大的幸福。

-End-

欢迎转发,点zan!

商务&合作:674891978

讲书、荐书、分析书

关注小学生阅读和成长

小学生精品必读书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