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四百年旱灾史 崇祯大旱饿殍载途白骨盈野

 梁园处士 2017-05-15

  “历史上山东发生的自然灾害,旱灾一直稳居第一。”谈起眼下的西南大旱,陈冬生告诉记者,山东作为一个十年九旱的省份,对旱灾并不陌生,上溯四百年山东灾害史,旱灾一直就没有间断过。

  陈冬生,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在长期研究山东明清经济史的过程中,自然灾害也是其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西南大旱撼动全国,可谁知道100多年前,烟台也曾经遭遇大旱。

  3月29日,烟台毓璜顶公园在整理石碑时,意外发现一块百年前的青石上刻着“喜雨歌铭”,铭文显示:100多年前的1889年春,烟台出现大旱,旱情堪比今日西南大旱。(资料片)

  “山东最早的干旱记载出现在公元前602年的周定王五年。从明朝开始,有关山东干旱的记载才多了起来。277年的明朝史,发生干旱灾害的就有160年。清朝268年中,有干旱记载的就有207年。山东历史上十年九旱,大致如此。”陈冬生向记者回顾起了山东几百年来的干旱史。

  陈冬生介绍,明朝旱灾比较严重的年份大约有四个:即洪熙元年(1425)、洪熙二年(1426)、天顺二年(1458)、万历四十三年(1615),其中受灾州县最多的为万历四十三年。

  万历四十三年,大旱,104个州县受灾,“山东春夏大旱,雨无涓滴,田禾槁枯,千里如焚。十月,山东省州、县灾至十分者十之七八,余亦皆八九,绝无轻灾之地。赤地千里,大饥,人相食,死者山积。……逃死者十之七八,尚存者十之二三,人烟鲜少……。”

  明朝最为有名的旱灾当数“崇祯大旱”。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的资料显示,从1637年开始,山东10多个州县志中出现“夏旱无麦”与“大旱米饥”;1638年,“春大旱,井泉大竭,黄风时作,飞沙遍天”;1639年,《益都县志》记载:“自正月不雨至于六月,七月大蝗,岁大饥,人相食,流民载道”;到了1640年,发展为全省特大旱灾,48个州县记载出现“人相食”,大旱持续到了1641年,“土地荒芜,村落为墟”,民饥而死者十有八九。

  清朝旱灾频频,影响最大的当数光绪初年的华北大旱灾。大旱从1876年开始,持续四年,受灾地区有山西、河南、陕西、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北方五省,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区,“饿殍载途,白骨盈野”,饿死的人达一千万以上。这一年,山东省全年皆旱,除章丘等小部地区有一段时间略遭水灾外,绝大部分地区均遭旱灾。《山东通志》称该年全省“大旱,民饥”。据1876年12月11日《申报》记载,由于旱灾,山东各地灾民纷纷逃荒、闹荒或祈雨,但祈雨无济于事,各处“饥黎鬻妻卖子流离死亡者多,其苦不堪言状”。(节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