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康熙王朝中朱国治因上奏撤藩差点丢掉小命,出于他的一片忠诚,康熙没有杀掉他来抚慰三藩,反而给他加官进爵,任他为云南巡抚,监督吴三桂。 在任云南巡抚期间,朱国治也是恪尽职守,丝毫没有懈怠。直到后来吴三桂要起兵反叛,朱国治为了没有后顾之忧,劝自己的夫人自杀,继而又杀掉了自己的一双儿女,然后孤身前往吴三桂处,劝降吴三桂,被吴三桂杀了祭旗。完全是一个忠义无比,慷慨赴国难的形象。 那么历史上的朱国治真的是这样一个正义的形象吗,其实不然。 历史上的朱国治,乃汉军正黄旗人,在任江苏巡抚期间搜刮无度,人称“朱白地”,曾以抗粮为名,制造江南奏销案;又在哭庙案中,罗织罪名杀害金圣叹、倪用宾等人。1671年,康熙将其补云南巡抚,加太子太保兼少保,本来是指望其监视吴三桂的,谁想其到云南上任后,收银子可是明码实价标了价的。光是见面礼,一等州府的知府每人都得三千两银子,其他州府每人两千,县令一级,一等县每人一千,二等县八百,三等县六百,许多不许少。当时的大理知府算是凤毛麟角级的清官,因为拿不出这笔见面银子,被“朱白地”逼得都哭了出来,最后还是吴三桂替他垫了三千两银子,这才勉强对付过关。 对于吴三桂,朱国治不但没有监督,还极力讨好和奉承。所以历史上朱国治实在算不上一个好官,但是他最后确实是被清廷列入“忠义”死难臣子之列了,在劝降吴三桂这一点与康熙王朝中是一致的。 吴三桂决定起兵造反后,曾劝朱国治加入他的阵营,但是被朱国治强烈拒绝了,朱国治也劝吴三桂投降,但是没有成功,被吴三桂斩杀了,身为吴三桂将士分而食之,骸骨无一存。 从为官来看,朱国治是个贪官,但是对于清朝他还是忠诚的,在最后一刻表现出了国家大义,守住了最后的防线,所以最终被清廷列入“忠义”死难臣子之列。 |
|
来自: 潇潇雨ekg9m5f4 > 《中国史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