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歷史文化古跡——北京古觀象臺【圖文】

 還舊樓主. 2017-05-15
 
    北京古观象台位于北京市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它以建筑完整、仪器精美、历史悠久和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而闻名于世。观象台在明朝时被称为“观星台”,台上陈设有简仪、浑仪和浑象等大型天文仪器,台下陈设有圭表和漏壶。清代时观星台改称“观象台”,辛亥革命后改为中央观星台。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间,天文台上先后增设了八件铜制的大型天文仪器,均采用欧洲天文学度量制和仪器结构。它们不仅是实用的天文观测工具,还是举世无双的历史文物珍品。
    观象台建于1442年,是明清两代的国家天文台。古观象台台体高约14米,台顶南北长20.4米,东西长23.9米。上设8架清制天文仪器。从明正统初年到1929年止,古观象台从事天文观测近500年,是仍存的古观象台中保持连续观测最悠久的,它还以建筑完整和仪器配套齐全,在国际上久负盛名。清制8架铜仪除了造型、花饰、工艺等方面具有中国的传统外,在刻度、游表、结构等方面,还反映了西欧文艺复兴时代以后,大型天文仪器的进展和成就。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台体青砖砌成,高约14米,台顶南北长20多米,东西长24米,在东边设有坡道,可以登台。现在台上放着8架清制铜仪,它们制作工艺精湛,造型玲珑,花饰繁复,刻度、游表、结构等方面科学精准。当初明代复制了元代的浑仪、简仪等仪器就放在此台上。清康熙年间,南怀仁授命设计和监造了赤道经纬仪等6架新的天文仪后,明代的东西就被移至到了台下。当时担任台长的是汤若望,即钦天监监正,而南怀仁则是业务上的最高负责人。
    南怀仁是比利时人,清初和匡卫国等人一起来到中国传教,是近代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传播的重要人之一,他精通天文历法、铸炮、机械、地理等学科,他制造的火炮,在国家博物馆里看以看到,绘制《坤舆全图》算是最具影响的世界地图了,设计建造的天文仪,更是他成就的标签。他也是康熙的科学启蒙老师,讲授几何学和天文学,康熙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及对欧洲传教士的宽容态度,都与南怀仁不无关系。
    无论台上的清仪还是台下的明仪,它们的命运也经历了风雨波折。1900年八国联军打入北京,德、法两国将仪器平分,各劫走了5件。法国将仪器运到了法国驻华大使馆,1902年归还。而德国则将仪器运至波茨坦离宫展出,直到“一战”德国战败,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这些东西在经历了20年时间后才归还中国,被重新安置在观象台上。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将置于台下的明代浑仪、简仪、漏壶等7件仪器运往南京,现在它们分别放在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博物院。而在台下西侧摆放的浑仪、简仪等,都是近些年来复制的。国运和物运都是紧紧相牵的,谁要不敢保证一件物品的某时存在感和归属感。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玑衡抚辰仪。乾隆19年(1754年)制成,重5.14吨,高3.38米,戴进贤监造,是大清铸造的最后一件大型天文观测器,也是清8件中山纹、云纹、龙纹缀饰最繁缛的仪器。用于测定真太阳时、天体的赤经差和赤纬差。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象限仪。又称地平纬仪,制于康熙12年(1673年),南怀仁监制,重2.48吨,高3.61米,1900年曾被法国掠至驻华使馆内,1902年归还,其用于测量天体地平高度。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天体仪。制于康熙12年(1673年),南怀仁监制,重3.85吨,高2.73米,该仪用途有60多项,但主要用于黄道、赤道和地平三个坐标系统的相互换算以及演示日、月、星辰在天球上的视位置等。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黄道经纬仪。康熙12年(1673年)制成,南怀仁监制,重2.75吨,高3.49米,是中国第一架独立的黄道坐标系统观测仪器。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地平经仪。其制成于康熙12年(1673年),中1.81吨,高3.2米。南怀仁监制,此仪曾于1900年被德国掠至柏林20年之久,主要用于测定天体的方位角。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纪限仪。外观像箭在弦上的弓箭,康熙12年(1673年)制成,南怀仁监制,重0.8吨,高3.27米,南怀仁监制,主要用来测定60度内日、月之间的角直径。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赤道经纬仪。制于康熙12年(1673年),南怀仁监制,重2.72吨,高3.38米。用于测定真太阳时、天体的赤经差和赤纬差。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古观象台的南边是环境疏朗的小花园,有郭守敬的雕塑及日晷、圭表的复制品。西边院内陈放着浑仪、简仪等复制品,旁边是陈列室,里面的展板上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开普勒、哥白尼、牛顿……张衡、祖冲之、僧一行、沈括、郭守敬、徐光启……汤若望、南怀仁……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似繁星点点,缀饰了历史的天空。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圭表复制品,原件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其用针孔成像原理,测定正午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浑仪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南堂、古观象台 <wbr> <wbr>【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