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应特色小镇:氾水,好一幅《清明上河图》!

 大宝应 2017-05-15

  氾水镇

  从宝应县城沿大运河南下不到20公里,便到了扬州古镇氾水。氾水是镶嵌在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上的一个明星古镇。地处扬州市北部,是扬州市最大的乡镇之一。

  氾水镇源于汉末,始建于唐,后又重建于明初。明清运河繁忙的漕运必经氾水,其交通十分便利,商贾云集,经济发达,集镇规模不断增大,深厚的历史底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氾水地理条件优越,京沪高速、淮江公路和金宝南线公路穿境而过,国家级重点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宝应站坐落于氾水境内。

  民国年间,氾水镇如一幅《清明上河图》,颇有苏南水乡之雅趣。当时的镇区布局是东西向的大、小巷口为主要街道,和南北向的大运河、下河组成了平行的两个商业区。巷子两边笔店、药店、茶食店、银匠店、染坊、磨坊、豆腐坊、酱醋坊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巷子东首与下河相交,河上有桥三座,分别叫迎秀桥、三元桥、聚园桥。下河两边也是商铺店面,整齐的石驳岸和沿河垂杨柳更增小城秀色。当时是“下河两岸店铺陈,河中划子叫卖声”,身着蓝花布大襟衣的小媳妇,挑动活窗,脆声买香粉;老头儿长袍布衫,扔钱上船,岸旁买旱烟;真是好一幅明媚市井图、水乡风俗画。

  “古镇闲地少,砖桥小巷多。”这是当时氾水镇的写照,如今,小巷正在逐渐地消失,难见过去的盛景。解放后,下河被填成一条南北长街“五一路”,那潺潺的流水声则永远消失了。

  民国年间,氾水镇便有一百多家商号和近二十爿钱庄,为宝应首镇、苏北六大重镇之一。镇上有芮家花园、柳园、华廒、程公馆、华五房等多处园林。民国年间还流传有一首童谣,叫“金氾水,银宝应,铜打的高邮,铁做的界首。” 可见氾水昔日的繁华。

  “行人倦游宦,秋草宿湖边。露湿芙蓉渡,月明渔网船。寒机深竹里,远浪到门前。何处思乡甚?歌声闻采莲。”唐代诗人储嗣宗的《宿汜水》,提供了几处史实,一、唐代已有范水村;二、村在运河西侧氾光湖边;三、妇女普遍纺纱织布;四、此处盛产莲藕。

  氾水镇历来自然景色优美,颇具水乡特色。正如宝应、陶林等地有“十景”之说一样,氾水镇旧时亦有“八景”一说。

  民国期间,氾水有一位图画爱好者,曾作八幅氾水风景写生画,题为《氾水八景》,八景为:纪庄春柳、魁楼鸦墨、东园荷月、瓦甸归樵、东溪渔艇、静居梵音、范光夕照、运河雪渡。

  氾水最有名的小吃莫过于长鱼面了。长鱼经开水烫过后,划肉剔骨,骨头用沸油炸,冷却后放入菜油熬汤。长鱼分鱼脊和鱼腹,鱼腹再经油炸,而后鱼腹和鱼脊一起在鱼汤中煮。白水下面,起锅后放入装有鱼汤的碗中,而长鱼则用小碗另外装盛。

  这是绝对正宗的长鱼汤,只需那么抿上一口,它的鲜味就足以渗进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令你感慨万千,回味无穷。

  氾水,因倚运河而与之有了一种不可分割的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站在运河大堤上,一侧是运河,一侧是氾水。氾水的许多故事,就沉淀在千年运河的河床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