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诗词名句,说理,物性事理,人事关系,生活处事
【名句】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出处】 宋代·苏麟《断句》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译注】 靠近水边的楼台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
【说明】 据宋俞文豹《清夜录》载:“范文正公镇钱唐,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公即荐之。”说范仲淹镇守杭州时,任职期间对手下的人都有所推荐,唯独一个叫苏麟的官员因常在外,而没有得到范仲淹的举荐。苏麟便写诗称给范仲淹,向他请教,范吟诵着诗中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会意一笑,便举荐了苏。更多有关哲理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
【赏析】 苏麟的这首诗,全文已不得而知,因为只留传了两句,所以称为“断句”。“易为春”,后来演变为“易逢春”、“早逢春”。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两句诗的原意是说,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由于得到较好的光照,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这两句诗,作者借自然景物,含蓄地指出生活中因靠近某种事物而获得优先权利的现象,尤为恰当地表达了心中的想法,所以后来的人常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或“近水楼台”,作为人事关系接近因而易于获得方便的意思。但随着后世的演化,这句或多或少带了贬义,常用来讽刺那种利用某种方便而获得照顾以率先牟利的情况。
(责任编辑:夏素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