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再神话诸葛亮的《隆中对》,此人才是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计谋

 mxb08 2017-05-15


阅读前提示

当然,历史君一定不是一个萌妹子,而是一个24K纯爷们,让大家失望啦!!!

原创文章都是我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在键盘上敲出来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们读完文末留言板处给历史君留言啊!咱们煮酒读史论英雄可好!!!

最后想说,赞我的请不要怜惜你的词语!!!喷我的麻烦轻点儿!!!否则我一定要让你上墙!!!

从今天起历史君将增加一个讨论环节,每天都会抛出一个问题,会在第三条以投票形式出现,大家可以投票,也可以在文章的末尾留言,历史君跟大家好好聊聊。



诸葛亮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其个人形象在封建时代就被民间艺人进行了神话。呼风唤雨,能掐会算,撒豆成兵这些艺术形象都赋予在诸葛亮的身上,甚至是在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个人形象也是七分像神,三分像人。当然这些形象上的改变更多来源于老百姓对于诸葛亮的崇拜。

诸葛亮

历史是客观真实的,不惨杂任何一点神怪之说,就在诸葛亮的身上,有许多事件可以说都跟他本人毫无瓜葛,比如说“空城计”。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手下只有些许老弱病残的士兵前提下,面对司马懿率领的十万大军竟然高坐城头,淡定自如的弹奏古曲,曲中弦断司马懿大军以为有埋伏自相踩踏混乱成一片,最后大败而归,让诸葛亮不战而屈人之兵,然而真实的历史却并不是这样。空城计最早的使用者是曹操,当年曹操西征张秀时因为兵少将寡,不得已打开所有军营的门,用疑兵之计吓退了张绣大军,所以专利权还是属于曹操的。

空城计

另外诸葛亮的早期的事业顶峰可以说是来源于《隆中对》。刘备当阳一战被曹操打的无处容身,身边最优秀的参谋徐庶的离开让刘备更加雪上加霜。然而荆襄名士司马微推荐诸葛亮给他又点燃了他复兴汉室的希望。多次前往隆中才有幸见到诸葛亮,而诸葛亮在于刘备的见面中为其规划了一张打造王者霸业的宏伟蓝图,这就是《隆中对》。

隆中对

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各路军阀的基本情况,所谓曹操集团:“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所谓孙权集团:“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所谓刘璋和张鲁集团:“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这个三分天下看起来固然美好,然而却并不是诸葛亮的专利。真正的三分天下一说在正史上记载最早的是鲁肃给孙权说的话。

在《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中是这样记载的: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权曰:“今尽力-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极不以介意,益贵重之,赐肃母衣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

鲁肃

所以说《隆中对》最早是鲁肃先提出来的,我们不排除诸葛亮对于当时的政治形势也能分析出这样一套理论,当然我们也不排除他通过人脉关系从鲁肃那里引用而来的作为自己加入刘备队伍时的面试作品。毕竟我们不能忽视一点是,诸葛亮与鲁肃私交甚密,因此第二个理由或许才是最佳答案。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以实际的问题去看待历史,我们不能还原历史真相,但是我们是在无限接近历史的真相,请不要再神话诸葛亮,他只是一名有所作为的历史人物而已,不是神,不是妖,而是一个普通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