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念无我空“ 烦恼解脱QQ课堂分享问答录

 小蓝2266 2017-05-15






今天我们的烦恼解脱课堂由管理员'出念无我空'

分享他通过学习烦恼解脱法走出社交恐惧的体会并且为大家解答问题。以下是 qq 204016306 直播课堂整理出来的文字版。






学员:你的接纳是通过情绪还是怎样的?

出念无我空:如果你的情绪很多,首先你需要释放情绪。当你的内心被情绪塞满,你很难去做到接纳。深长呼吸,找一个安静的环境,让自己尽量的放松,使自己保持一个放松的状态,再来破执念,这样效果会比较好。


学员:什么是执念?

出念无我空:执念就是执着地想要什么或者不要什么。学生非要考第一名,是执念,或者说不要最后一名,也是执念。所谓执念就是非要怎么样而不能怎么样的念头。


学员:如何找你的执念?

出念无我空:破执念之前必须要找出执念,执念找不出你就像射箭不知道往哪里射一样。执念怎么找呢?任何的恐惧或者烦恼的背后都有执念,你想想自己恐惧烦恼的背后有什么执着地念头?把它们找出来 。


学员:聚会时候心跳加快是社恐吗?

出念无我空不要轻易给自己贴标签。

在09年之前我就很内向,害怕与人打交道,但没有影响我的生活。09年有次我与人打交道,开始这个人对我的态度很好,但当我开始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好的时候,对方的态度马上就变得不好起来。这个事情之后我就在网上找怎样让自己跟人打交道不紧张,就接触到了社恐。然后我接触到一个王先生,他的方法讲的很好,接受自己的症状。但是我根本就接受不了。接着我就研究社恐是什么,怎样破除,结果就陷入了这个漩涡。到了15年接触到杨老师的方法我才完全走出来。其实如果一开始我不去在意这些,偶尔的紧张根本就不足以让我成为严重社恐的一员。通过我的实例,我想告诉大家:不要随意给自己贴标签。


对于紧张,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手抖就手抖,接受就行了,很多人紧张都会手抖,你不去想它到底是不是社恐,这个事情很快就会过去,就是个小事情。但是如果你揪着这个事情不放,天天研究到底是不是社恐,很有可能你真的有一天就是社恐。



学员:怎么破执念?

出念无我空:

简单的说,是以前放在心里的事情卸下来,让它不再放在自己的心上。


学员:在破执念的过程里产生的情绪是通过全身心的打开来消融吗?

出念无我空:

“我不恐惧我的恐惧”。这个执念你需要先破,先对情绪全然接纳,就是对情绪本身的执念要破除。当你破除了这个执念,不管你多么恐惧多么紧张都接纳之后,你再去破其他执念。破其他执念过程中你会发现你的紧张情绪又出来了,你的紧张情绪也一样的接受,那么你的第二个执念也就能破掉了。







学员:我心里有太多不接纳的事情。

出念无我空:

首先要对你需要接纳的事情本身要接纳。,“我不恐惧我的恐惧”,'我不因我的烦恼而烦恼',’我不因我的悲伤而悲伤“,所有的情绪本身都是需要接纳的。



我从我自己的亲身体会来谈。社恐显著的执念:

第一,不接纳对方的态度,就是接纳对方的看法。

第二,不接纳自己的表现,担心自己的表现很糟糕。

第三,对社恐本身的不接纳。



我觉得我得了社恐我会因此一辈子没出息,这就是对社恐本身的不接纳。我们本身做到了不管别人怎样看我我都接纳,不管我表现得怎样糟糕我也接纳,不管我在人际交往时怎样恐慌我也都接纳,当我把所有不放在心上所有的通通都接纳的时候,我就紧张了。


学员:别人看着我,我不习惯回应别人的眼神。

出念无我空:

这个实际上是对别人眼光的不接纳,背后的执念。


学员:害怕去人多的地方如何应付。

出念无我空:

恐惧烦恼背后都是因为不接纳。我害怕聚会,是我不接纳聚会这么多人。造成不接纳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强烈的念头,就是执念,我们非要怎么样,我们非要自己表现好,非要自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非常轻松。就是这种“非要”让我们恐惧。

怎么办?就是通过烦恼解脱法把执念破掉。为什么执念可以破?因为执念不过是个念头,是个想法,想法是可以改变的

我分享下影响我的念头。以前我一直认为口才是天生的,从高中起就开始有这个念头。慢慢长大后,我发现口才其实是可以练出来的,不是天生的,所以说念头是可以改变的。那么执念也是可以改变的。烦恼解脱法是教我们如何走出执念,我们走出了执念,接纳了事实,就没有恐惧,没有烦恼。


学员:我感觉我可以破执念,但是练习觉知进不了状态。杂念太多。

出念无我空:

原因可能是对杂念没有保持一定的距离,就是没有察觉到我有杂念,没有活在当下。当脑子里出现了杂念,告诉自己我有杂念。

我有口吃的现象,但是我接纳我自己口吃。

手抖恐惧,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觉得自己与人交往时手抖,自己不能接受这个,最后工作家庭都受到影响。这很不划算。其实手抖,结巴是人紧张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你把它看得很重要,一心要去克服它,你就陷入了执念。






      

             我们需要时刻保持着状态,不被念头情绪带走。





学员:谈恋爱该向对方隐瞒自己社恐吗?

出念无我空:

我在网上了解我是社恐的时候,感觉像做贼,生怕别人知道我是社恐,这个其实反映了你对社恐本身的不接纳。

我当初做练习真正上路就是破社恐这个执念开始的。因为我没有接受过老师的咨询,我很遗憾。我是完全靠自己走出来的,这个过程非常的长,也走了很多弯路进了很多误区。

“哪怕我一辈子有社恐,哪怕因为社恐我一辈子一事无成,我也坦然接受”开始念的时候真的非常痛苦,但是真的接纳后就会发现自己对这个事情不那么在意了。有过社恐的人会知道,社恐很难受,不敢跟朋友家人说,只有自己承受,拿烟烫自己,拿刀划自己,都觉得不解恨,非常的痛苦。以前我会花很多的时间来研究这个,整天研究怎么让自己走出来,怎么去战胜社恐,但当我破掉这个执念时,我发现自己根本不去想它。


学员:老公出去赚钱,我在家照顾老老小小,我很难受;但是老公在家赚钱就会很少,我又很难受,我该如何选择?

出念无我空:

面对选择时,无论是A还是B都很难受,是因为背后都有一个不接受的执念。

A是老公出去赚钱我在家照顾老老小小,这里有个不接受老公不在身边的执念。B是老公在家赚钱可能会少,这里有个不接受老公赚钱少的执念。你怎么来做这个选择?A老公出去赚钱我在家我也坦然接受;B老公在家赚钱少我也心甘情愿的接受。这两个执念都破了之后,根据家里的情况老公的意见,你再来做选择。



首先我们要把心里的不情愿不接受都接纳,再来做选择,这样的选择会比较理性正确。



学员:我听到爸爸发脾气就很愤怒有隔阂,但是我又不想处理,想一直恨他。

出念无我空:

这是对父亲发脾气这件事的不接纳。如果你对爸爸发脾气接受了你还会有愤怒隔阂吗?接受是在你内心接受父亲发了脾气的事实。在内心接受了父亲发脾气后,这个事情就不会对你产生影响,你就会保持一种比较平静的状态来处理事情。



关于接纳的误区:接纳了事实后,我该有的得不到,不是如此。

比如学生的执念是我非要考第一,不然不行。我要怎么破这个执念。即使我考倒数第一名,我也坦然接受。这个接纳是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接纳,接纳不会影响事实的存在。当你接纳了你就可以用一种放松的心态去参加考试,可能你考第一,也可能你考不到,但是即使考不到第一,或者你考倒数第一,你都接受,你得内心就不会有太大的波动。接受是指你的内心接受,与外在事实的存在没有关系,不会影响改变事实。

人要接受事实,对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实,你只有接受。你不接受就会受苦。如果你觉得压抑,其实还是不接受。内心真正接受之后是没有任何情绪的,你需要做到坦然面对。



学员:忍受和接受有什么区别?

出念无我空

忍受和接受是不一样的。忍受是你不接受父亲发脾气,但是你要忍着。接受你内心真正接受父亲发脾气这个事实,该怎样处理还是怎么样处理。


学员:接受不是懦弱吗?

出念无我空

练习后你会体会到接受不是忍受,不是懦弱的表现,是内心对父亲发脾气的接纳,真正接纳后这个你的内心丝毫不会受到父亲发脾气这个事实的影响。对于你父亲对母亲发脾气这件事,你该怎么样处理还怎么样处理,你会是一种比较冷静理性的状态。



坦然面对坦然接纳的时候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发自内心的来接纳这个事情,不是嘴巴上说,那样没有效果。



学员:接受和忍辱负重有什么区别?

杨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接受和忍辱负重是两个概念,互不矛盾。忍辱负重你可以在内心坦然接受却忍辱负重,“忍”字可以去掉,就是说坦然面对侮辱,坦然承受重担。可以在内心坦然接受的状态下做到面对侮辱承受重担。也可以在内心不接受的情况下去忍辱负重,这个时候你的心里虽然不愿意接受这个侮辱与负重,但是你的心里有个更重大的“要”比如你想要神官发财,周围的人对你排挤,但是你为了要升官发财,你就忍辱负重。这个时候你的内心其实是不接受的,但是你的内心要一个更大的“要”,我要升官发财,所以我必须要忍辱负重。所以忍辱负重既可以在你坦然接受的情况下存在,也可以在你内心不接受的状态下强迫的面对侮辱承受重担。






学员:我自卑,怎么办?

杨亮:自卑,什么叫“自”,自怎么会卑,自卑是自己出来的念头对自己进行攻击。我很差,我不行,念头攻击。问题念头攻击的是谁?念头攻击的是念头而已。什么是真正的自己?本我有任何东西可以被攻击到吗?通过以前的课程,那个本我有什么东西能被攻击到吗。什么都没有的话,能被攻击到吗。没有时间,空间,有任何东西可以被伤害吗。卑,必须有一个主体。我自卑,他自卑,对于那个空无一物的存在,连自都没有,如何卑?



出念无我空:

很多人都会自卑。要对自卑本身接受,当你接受之后你就不会纠结。该干嘛干嘛,不要因为自己自卑而纠结。

我们需要不断告诉自己活在当下,做该做的事情。

有两个必修练习,一个是活在当下,一个是破执念。如果你的执念非常多,你很难活在当下。两个并不矛盾,是缺一不可的,同时练习能够很快速的走出烦恼。

另外一定不要随便给自己贴标签。我遇到一个朋友开始与人交往时比较紧张,研究心理学后发现自己强迫,之后又发现自己抑郁,贴了很多标签后真的成了那样的,如果没有医生诊治,尽量不要给自己贴标签。

可以开始听录音,自己找到一些感觉,然后再来咨询,这样的速度是最快的。有条件的话结合老师的经验跟自己的练习能够最快的走出自己的烦恼。






杨亮:

贴了标签后更容易被念头抓住,尽快获得音频进行练习。

首先要获得录音。有无偿在群文件里任何人可以下载的。另外一种把公益课进行推广就能得到。之前都是放在网上无偿的提供,但是这种模式可持续性不强。不做努力真正坚持下来的人很少,因为过程中会很多人很抗拒,很多人会放弃。到最后听课的人越来越少,能走出来的人不多。我们需要改变这个模式,大家都来宣传都来做公益。公益就是大家的利益,需要大家一起来宣传分享,更多的人就会有信心,这样我们的活动才能开展下去。这个录音里面把各种道理反复各个角度深浅全方位的讲到了,认真一遍遍的听录音,听不懂可以继续听,按照录音里的方法来做练习,还有很多人当初怎么克服抗拒的经历分享给大家,沿着大家踏过的脚印,告诉你们来踩这里,我是这样走过来的,你不会掉到陷阱里,你们应该信任回头来拉你们一把的人。为什么做练习的时候会抗拒,很多人做练习的时候因为抗拒放弃了,非常的可惜。



我们所有做的都是为了有所改变。我们向往的是改变之后的结果,轻松解脱,没有烦恼。




但是改变,需要改变的是我们的观念习惯模式。但是人真的很心甘情愿的改变自己的观念习惯模式吗?不是的。人对于改变自己的观念习惯总是抗拒的,不愿意改变的。所以抗拒就在这里产生了。不全接纳,顺从了自己的抗拒,那么我们能改变吗?改变不了就放弃了。

但是我们放弃了能达到之后我们的那个状态吗,达不到。除了克服抗拒,还有别的方法吗?刚刚说了,目标是改变,改变是改变自己的观念习惯,肯定会有抗拒。唯有突破自己的抗拒,但是很多人在抗拒面前停止了脚步,寻找其他的方式,喜悦啊温暖啊,所谓的没有抗拒的方式。那种方式真的能帮你吗?有的人就像吸食着精神的麻醉品一样,最后真的能走出来吗?不能,为什么?因为他的执念不接受都还在,只要执念还在,碰到不接受的事情依然不接受,只要不接受,必然会烦恼。所以那种方法可以让人好受一点,但是不治本。真正要治本的方法是改变自己的观念习惯。






我们为什么长期走不出来?因为我们一直在坚持一种错误的观念习惯和思维模式,但是为什么我们长期错误,因为我们认为它是正确的。因为我们认为是正确的好的,我们才去坚持。就像刚刚有人说我爸把我妈折磨得要死,我也要去坦然接受吗?从道理上来说,我不应该接受是对的。但是真的不接受是对得吗。如果你不接受,爸爸已经打了妈妈,这些事实,已经发生过的事实,你不接受有用吗?从道德层面心里上来说,我觉得不能接受。但是在事实层面上来说,你不接受有用吗?对于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你不接受能够改变吗?已经既成事实了,你不接受谁难受,你不接受谁痛苦?退一步来说,如果你心里接受了已经发生过的那些事情,妨碍你做些努力来改善家庭关系吗?不妨碍。从这个例子来说,我们长期坚持那些我们自认为对的观念实际上是在害自己,将自己导入烦恼的漩涡中。因为我们无法改变对事实的抗拒,但是我们偏偏抗拒事实。因为我们觉得抗拒是对的。所以我们需要去看清,如果我长期以来接受的那些观念习惯思维模式真的那么正确的话,我为什么会走到今天的困境中?我为什么会陷入这么多的烦恼中?如果我长期以来接受的那些观念习惯思维模式真的那么正确的话,我应该很顺利很舒畅,应该非常的心想事成,但是为什么我根本坚持不下去,甚至有的生命都坚持不下去?我们当成了正确的东西一直在坚持,说明我一直被那些观念骗了。什么叫“骗”,虚伪的假的,但是我以为是对的真的,这叫被观念骗了。当我们改变的时候,我们会遇到抗拒,当遇到抗拒的时候,我要学会去质疑自己,以前我学过的东西有可能是错的。我现在可能不知道它错在什么地方,但是我需要有这种意识,有可能我以前的那些观念是错的,又可能那些习惯模式真的是错了。从质疑开始才有可能发现它

的问题,最后才能从错误的方向找到正确的方向,然后去改变。出念无我空的分享里说了,接受是唯一正确的路。是百分百正确的。只有你去接受了,你才能够心安,才没有烦恼。但是接受并不妨碍你将来做些什么来改善它。然后很多人知道,但是做不到。什么原因。在于从“知道”到“做到”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实践”的过程。通过“实践”才能由知道变成做到。从我们的课程体系里,全部都是以“练习”为主。不管我们说得再多,都是为做练习来做铺垫。“练习”是我们实践的过程,由知道变成做到的过程。练习占百分之百的效果。以练习为核心。

我接受父亲打母亲可能还会因为怎么改善家庭关系而烦恼?对于不知道怎么改善家庭关系而烦恼,因为我不接受不知道改变家庭关系。背后的执念是我必须知道怎么改善家庭关系。必须破的执念是,我对于我现在不知道怎么改善家庭关系,我也坦然接受。然后再去寻找争取的方法。



欢迎你来听我们的公益课

谢谢你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若你喜欢我们的文章和课堂

请转发推广让更多人受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