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枪都能打穿!日本轰炸机钢板没半毫米厚

 cat1208 2017-05-15





在二战后期,日本陆海军航空队面临的一大困境就是轰炸机部队死伤太快,后方用最粗糙的手段训练出来的轰炸机机组,往往在一两次出击后就损失过半,然后就面临即便还有新飞机补充进来也无人可用的局面。日本轰炸机部队的这种局面,最贴切的形容就是有去无回。为了提高轰炸机(日本陆海军称之为爆击机)出击的生存率,以日本的工业能力是不可能提供像B-17那样火力猛又结实的飞机的,只能依靠提高其快速性和敏捷性来换取跑路成功率。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名为“银河”的快速轰炸机赢得了日本海军的青睐。

银河轰炸机的代号为P1Y,是日本海军航空技术厂(简称空技厂)的山名正夫中佐为首的设计团队研制的快速中型轰炸机。银河以狭窄单薄的机体,承载最大1000公斤的弹药和几千升的汽油,并能够在扔掉炸弹和副油箱之后达到546公里的最大时速,正适合日本已经丧失制空权的作战背景,因此出现了比一式陆攻高出好几倍的出击幸存率。

这种仅有三名乘员的轰炸机只有前后两门20毫米机炮,只能算还是有自卫火力,但依靠这点火力想保护自己是远远不够的,它主要的特点是外形尺寸较小、快速和敏捷,这才是银河的战场生存之道。

依靠两台最大起飞功率1850马力的誉式发动机,银河似乎在马力上还是有些富余的,不过山名正夫他们早就知道誉式的各种毛病和制造缺陷,这种发动机在高空能发挥出1200马力就烧高香了,千万不要对其抱有过高的信心。

银河轰炸机的内部基本构造,前方是一门20毫米99式2号机炮,后方是一挺13毫米机枪或20毫米机炮,三名乘员全都是坐在炸弹舱上,空间极为狭小,而且前方的20毫米机炮炮尾过长摆动费劲,射击角度也相当有限。

银河的炸弹和鱼雷挂载配置是一发800公斤鱼雷、或者1枚800公斤炸弹、或2枚500公斤炸弹、或2枚250公斤炸弹,全部携带在弹仓内以降低风阻。

重点终于来了,为了携带沉重的炸弹和鱼雷,还有多达数千升汽油的燃料,飞机的机体必须采取绝对极端的措施减重。太平洋战争中的“日系车”——日本飞机本来就以结构脆弱冗余度低著称,在银河轰炸机上这一特点更是暴露无遗。在这张银河机身蒙皮厚度的解说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机身主要承力部位的蒙皮厚度不过是0.8毫米和0.6毫米,最坚固的不过是机翼连接处的1.4毫米,到了次要部分就薄得一塌糊涂,机头下方0.5毫米,机腹0.4毫米,真的是0.4毫米,用手枪都能打穿!也许有不少人会说现代的小轿车的钢板也有降低到0.5甚至0.3毫米合金钢的,但那是现代专门为造车优化了抗拉强度的高强度合金钢,跟1944年日本生产的杜拉铝的抗拉强度不在一个层次,而且汽车的受力状况并没有遇到了敌机需要逃命的轰炸机那样复杂。可以说美军士兵有时报告说发现日本飞机蒙皮甚至可以徒手撕开并不是空穴来风。

从实物照片可以看出,银河的机身相当狭窄,可以说跟现代的紧凑型轿车的驾驶座差不了多少,比美军的A-20浩劫式攻击机还要窄几厘米,就在这么狭小的座舱里,执行丹作战的银河飞行员们要坚持不下10个小时。

下图是1944年12月15日上午,突击美军第77特混舰队的护航航母群的一架银河轰炸机被击中起火,十几秒钟后这架飞机就扎进大海。

银河式是日本海军在大战后期最有效的轰炸机之一,它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航程超远,从下面银河的机身内外油箱布置就可以看出莱这架飞机可以装载多少汽油。首先机翼内部每一侧有六只油箱合计1880升,两个机翼内油就可以达到3760升,两个发动机短舱内还可以装上580升油,机翼下方的木制副油箱合计可装1200升,机身弹仓内可装设一个385升的临时油箱,再在下方吊挂两个315升副油箱。这些林林总总的油箱加起来,总量达到了惊人的6555升!!在这种超重的状态下,经过近千米的滑跑银河还是可起飞的,超载燃油的银河可以达到5670公里的惊人航程。当然大伙都知道,即便飞机的油无限,飞行员的体力也是有限的,不过为了能实现远程奔袭,日本海军给飞行员发放了一种毒品类提神药“觉醒剂”,使其能够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和反应力,至于对飞行员身体有啥危害,那早都顾不上了。

银河的基本设计让日本海军非常满意,战争后期成为日本仅有的几种出击后还偶尔能幸存返航的轰炸机之一。由于银河的快速性和载重量,日本海军决定在其基础上改制出夜间战斗机用以对付美军的夜间空袭。新的夜间战斗机计划起名叫极光,为了提高速度换装了火星25型发动机,最大平飞时速550公里,实用升限10000米,由于性能根本比不上B-29,不得不在1945年4月完全停产,停产之前一共只生产和改装了96架。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