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达 桓仁县,这座辽东的小城,我已经记不得来了多少次了。 初到桓仁,是在1986年,从本溪市到桓仁要一整天的行程。首先要坐火车到南甸,然后住宿;第二天一早坐长途汽车绕道新宾县马架子最后进入桓仁县。 为了了解十三五期间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情况,全面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我们在辽宁省群众艺术馆调研部主任那荣耀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了桓仁县就农村乡镇文化站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 于是 ,今年四月中旬的一天下午,我又一次来到了这座城市。宽敞的马路,整洁的街道,浑江宛如一条玉带环城而过。 清晨,我沿着江边的马路散步,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水汽。街上行人稀少,只是偶尔有着一辆出租车从我身边轻轻驶过。没有都市的喧嚣,静谧的运动步道只有我一个人,仿佛处在世外桃源。走着走着,终于在码头上看见了人影 ,竟然是一位佛家弟子。只见他双手合十在默默地诵经。一本黄色的《放生仪轨》映入眼帘。 仪式作罢,他便将买了的一袋鲤鱼一一放入涛涛的江水中。 我见他心地如此善良,便与他攀谈起来,临别的时候,我竟然诗如泉涌: 码头无人舟自横, 佛子放鱼救众生。 爱如江水无穷尽, 风雨过后天更晴。 我与他看似无缘,实则有缘。 来不及欣赏江边的美景,告别了放生的佛徒,我们一行人在桓仁县文化馆王洪军馆长的陪同下,乘车前往北甸子乡文化站进行调研。 在风光旖旎的北甸子乡文化站参观,我们感受到空气的清新,人们的质朴。 北甸子乡坐落于桓龙湖库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及高海拔的位置,使其成为冰葡萄的主要产地。每年给当地农民带来6000多万元的收入。这里是中国著名商标“张裕葡萄酒”生产庄园。我们在乡干部的陪同下,参观了冰葡萄酒博物馆和生产线。 从北甸子乡返回县城的路上,我们到了黒沟乡文化站进行调研,顺路参观一下五女山博物馆,我们仿佛穿越时空走进桓仁历史。 短暂的一天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当我们返回县城。在章樾广场,又看到了久别的乞粒舞,仿佛回到了十年前,为了乞粒舞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们在浑江边上拍片的情景。如今, 乞粒舞已经成为桓仁县一张靓丽的名片,享誉全国。巧的很,她们是今天下午才到县城的。广场的背景图上写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税法宣传”醒目大字。 昨夜一场春雨,使章樾广场空气清新无比。广场步道旁边的空气检测仪上 ,清清楚楚的显现“5317”负氧离子数。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空气中负氧离子数达到2000以上,就是清新的标准,那么5317个负氧离子数字的章樾广场已让我置身仙境。难怪都说桓仁是中国森林氧吧! 吃过早饭,我们一行人又乘车到向阳乡、雅河乡文化站调研。 在桓仁县文广局,我们听取了县文广局副局长康宏伟关于创建《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的工作介绍。通过《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的创建工作,促进了桓仁县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桓仁县民族文化中心是桓仁县文化设施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桓仁县文化艺术活动的集散地,该工程于2012年5月开工,2013年11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民族文化中心的投入使用,使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完善,布局合理,极大地方便群众参加文化活动。民族文化中心是由辽宁省建筑设计院设计,总建筑面积12325.36平方米,占地面积9565平方米,中心内部设置剧场、影院、健身俱乐部、文化馆、图书馆和机关办公用房;桓仁县民族文化中心,已经成为桓仁县的文化地标,带动了章樾广场周边的房地产业。在辽宁省县级文化设施中名列前茅。 站在宽阔的章樾广场上,我在沉思: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使公共文化事业走上法制了轨道。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桓仁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通灌铁路的通车结束了桓仁县没有铁路的历史,沈通高速公路给桓仁县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绿水青山,实实在在的变成了金山银山。 从章樾广场漫步到浑江岸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让桓仁县人民脱贫致富,走进了小康生活;但是,从桓仁县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上看,你会感到文化的力量。这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城市。江面雾霭犹如仙境,透过薄雾,浑江岸边一位洗衣的妇女,映入了我的眼帘。见桓仁百姓如此惬意,如此幸福,我诗意更浓: 四月浑江雾蒙蒙, 水面如镜缺鸥鸣。 雾笼群峰如少女, 传来浣妇木槌声。 这是桓仁县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中真实写照,这就是今天我眼中的桓仁。 作者:高明达辽宁省本溪市群众艺术馆。 通联:15941478695 024-43218897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