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女生从小到大都喜欢跳舞?

 昵称z5h30oMF 2017-05-16

终生未婚的现代舞先锋Loie Fuller,很可能是蕾丝边,而对她有提携之恩的帅伯爵,苦爱半生,未得善果。导演用非常法国的价值观,去窥探洛伊的感情世界,让情欲流动自由摇晃,不求结果而只问当下,恰是最真实的探问。

既然影片主角是洛伊富勒,那么,围绕主人翁的偏执,势所难免,做为配角的舞蹈大师邓肯被黑,也顺水推舟,反正两人都已离世,历史,随便人写,褒贬自由心证,观众爱怎么想都行。导演在编剧时,把人性刻画得恣意,非常有戏剧性,当事人是否能接受,便不得而知了。就戏论戏,故事自成一格,邓肯的自私而放纵,有被放大之嫌,却衬托得洛伊纯粹而令人赞叹,若撇掉两人的历史评价,电影中洛伊与经纪人、落魄伯爵、邓肯之间的三女一男四角恋,相当有意思,几乎是各取所需,无怨无悔。

《狂舞挚爱》剧照《狂舞挚爱》剧照

导演Stephanie Di Giustoy擅长音乐与品牌纪录片,自编自导剧情长片掌镜初体验,对于音乐与舞蹈的掌控,驾轻就熟,女性视角的情感张力,亦诠释得激情四溢,相当有看点。

我想起自己短暂的舞台经验,每场演出至少会有三组人马,以防万一。做为备胎,自然渴望主角出意外,否则难出头。要像青春版牡丹亭那样,男女主角多年来演出三百场都没倒下,没换过人,实在是经典记录。但要像洛伊如此坦荡荡,纯因欣赏邓肯,而主动让出舞台的,实属罕见,这一点,应该是实情,而非杜撰。

左:Loie Fuller洛伊富勒  右:Isadora Duncan邓肯左:Loie Fuller洛伊富勒 右:Isadora Duncan邓肯

舞蹈家拜师学艺,却盗取了恩师的人脉、名气与舞台,犹有甚之,窃取了她唯一撕开一回裸裎的情欲。这个人是举世闻名的现代舞之母Isadora Duncan邓肯,被剽窃转而遗弃的恩师,却是默默被世界遗忘的Loie Fuller洛伊富勒。

在马戏团般的剧团小演员,用意外创意、机械、镜面、灯光与超长裙的舞台设计,造成火焰、蝴蝶、蛇与花的场景效应,掀翻舞台革命的真正现代舞之母,洛伊富勒,来自纽约,因为创意被剽窃失去工作,转战巴黎,事业达到顶峰时,更厉害的舞台掠夺者邓肯,再度刺伤了洛伊,但这回,事必躬亲构图舞蹈的洛伊,早已有备,为自己的创意申请了世界版权,这桩现代舞革命,福泽舞团后代,在欧洲延续了一世纪。

对比洛伊身扛过重舞衣,且长期承受舞台刺眼强光,造成身心伤害;邓肯强调自然舞台风,轻盈赤脚披发,随顺肢体展延随兴而舞,以自由自在的即兴本能凌驾传统窠臼,用文学艺术的意境取代芭蕾舞蹈基础,肢体不容易受伤,舞台寿命较长久。两人有类似的家庭背景,都出生于美国而在欧洲发迹,父母离异,生活困窘,都没有受过正规舞蹈教育,同时刺激了当代艺术,开创19世纪众多艺术领域的启示作用。

富勒与邓肯的人生轨迹,明显地喻示着,只要有勇气与毅力突破既定格局,便能抢占舞台。能永久占据舞台的人,必然是超越成见者,无论怎么耍心机,剽窃仅止一两次,长长久久,还得自己脑袋里长得出东西来。就像富勒在纽约时,虽被抢饭碗,仍能胸有成竹地转战巴黎,而只能一直转圈圈的剽窃者,应该无以为继。邓肯虽求艺于富勒,但并未全然信服,而自己开创了新局,才能真正站上时代的舞台。这一点,无论导演怎么黑,也无法擦掉她的世界舞蹈史地位吧!

注:文章原标题为《舞者抢占舞台的宫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