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寒体质:拔罐与艾灸祛湿,湿热体质:拔罐与刮痧祛湿

 xxcc140 2017-05-16

因水湿有黏腻重浊、缠绵难愈的特性,经热气熬炼成痰后,无处不到,变化多端,临床上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病症。居家调理首选拔罐,再根据体内环境的寒热,配合艾灸刮痧

拔罐祛湿

在中医四大传统技法当中,拔罐是祛湿比较好又比较快的方法,凡是跟湿沾边儿的病症,如痰湿、湿热、寒湿还是都要拔罐。拔完后,罐内的水雾就是从身体里面散出来的湿气。

那么是不是单纯拔罐就可以了呢?不是的。每个人体内都是一个小环境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体内环境偏寒,有的人体内环境偏热,所以究竟如何来调理痰湿体质,还要先辨清寒热。

痰有:寒痰、热痰,湿也有:寒湿、湿热之分。我们将寒痰和寒湿归为一类,适合拔罐和艾灸; 热痰和湿热归为一类,适合拔罐和刮痧。

不过不管是偏热还是偏寒,只要体内有湿,就一定要用拔罐。

四大穴位,拔罐祛湿效果好

肾俞穴,排除肾脏水湿。

“湿盛则阳微”,体内湿气重就会伤害阳气,在肾俞拔罐儿能补阳气,帮助除湿。肾俞穴是膀胱经要穴,对因湿气重所致的小便不畅有改善作用。

阴陵泉穴:去脾湿

脾不运化导致体内有湿,阴陵泉穴是足太阴脾经腧穴,经常刺激具有调节脾脏、濡养四肢肌肉、除寒湿的功能,能清利湿热、健脾理气。

拔足三里穴:燥化脾湿

足三里穴,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是足阳明胃经上的合穴,也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长寿穴”。经常刺激,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曲池穴:调理大肠湿气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经常刺激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闷,改善周边血液循环。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肺经上的湿气可以通过大肠经上的穴位排除,所以在曲池穴拔罐还能同时调节肺部的湿气。

痰湿兼有寒,艾灸显奇效

如果体内有湿,体内环境又偏寒,身体里面的环境一定又湿又冷,这种人特别怕冷,而且对风险特别敏感,很容易因风寒湿邪在体内作怪,引起骨关节的疼痛,如果患了感冒或者发展成气管炎会咳嗽吐清稀的白痰,中医称之为“寒痰”。

要改善这种体质,先用拔罐,然后再用艾灸温通除湿后通过艾灸健脾的效果更快,而且艾灸既温经散寒,又可以驱使与拔罐儿相辅相成,功效会比较显著。

体质偏寒,拔罐方法有讲究。

因为寒气大的人特别容易感受风寒,拔罐既可以祛湿,又可以祛风散寒,但拔罐的方法不同,作用大不相同,除湿用作过法,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在一个部位里拔10-20分钟,体需时间要短,如果拔完后罐体上已经没有小水珠或水雾了,说明身体里的湿气已经去除掉了,这时候就可以停止拔罐了。

祛风散寒可以用闪罐法,体内的风寒之气特别重的话就需要用闪罐的方法。

有湿兼有热,先拔罐在刮痧

如果是体内环境偏热的体质,又有痰湿积聚,体内环境一定又湿又热又粘。用药物调理,这种体质会很麻烦,因为要去掉身体里的湿就必须要加温,不加温水就很难经过气化排出体外;可体内环境偏热,一旦加温就会变得更热清热必须用凉药,而一旦用量要积聚的水湿就更难化解了,药物祛除湿热的作用是矛盾的。

而用传统技法这个问题就简单了,先上扒罐,把水湿去掉,湿气一去掉就剩下热了,这时候再用刮痧泻热,板到热处。到了治疗后期,可以辅以按摩,温和的调理身体巩固疗效。

常见的拔罐艾灸刮痧,但都有其局限性。但是在中央台的《健康之路》中,科普了一种穴位贴敷的方法,通过中医外治进行穴位贴敷,是比较科学的。在古代叫“延年涌泉膏”,常贴于脚底涌泉穴,经现代科技改良,叫足贴。足贴是由经络穴位、药草渗透、温热效应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疗方法。也就是在温热的效果下将药物通过穴位送进体内,从而达到祛病缓疾、强身健体的功效。睡前贴敷,在睡梦中祛湿,简单,方便易操作,用发酵姜根粉做足贴而且祛湿效果很好。

故而,在这个潮湿的时节——雨纷纷的夏季,我们用穴位贴来祛湿效果是最明智的选择,穴位贴敷优势:不经消化道,不走肝肾,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祛湿散寒,补虚清热,温补阳气作用,可以快速运化湿气,蒸腾湿气!

寒湿者:祛湿化痰后散寒; 湿热者:祛湿化痰后散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