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咽喉肌以及神经通路的这种障碍易发生吞咽困难,若伴有中风、失智症、缺牙等现象使吞咽更为困难。老年人吃东西吃急了吃快了会产生噎食的现象,这是临床风险非常高的一个事情。噎食之后产生窒息,甚至有生命的危险。 洼田饮水实验:让患者按习惯饮温水30毫升,根据有无呛咳及分饮次数进行吞咽评估。
30毫升的水在临床上是属于洼田饮水的吞咽评估,通过早期的筛查,能够看到病人有没有吞咽的问题,这样为后期治疗上边以及我们有效的措施上边都会起到一个很好的帮助作用。
评估结果一共分5级:
如果是3级以上就要及时就医。 65岁以上的老年人吞咽功能比较差,如果有吞咽功能的问题就会出现呛咳的情况,再有就是脑卒中急性期的病人有吞咽障碍也会出现呛咳的情况,所以喝水这种越稀的食物可能越会容易造成有呛咳的情况。 因此在临床上,像脑卒中急性期的病人,洼田评估在三级一下,可以让病人正常进食。进食食物的选择一般是从粘稠的食物开始,为了让病人不呛咳,尤其是对喝水呛的病人,尽量选择像蛋羹、土豆泥,包括黑芝麻糊这样的食物。 临床上从布丁样开始让病人选择,尤其是脑卒中早期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单纯喝水呛的就从布丁样的食物开始选。
由于吞咽功能随着神经功能的改善,通过治疗康复之后会逐渐好转,这个时候逐渐对食物的形态就会发生变化。
布丁样→蜂蜜样→糖浆样→稀薄样 【温馨提示】如果出现吞咽困难可以在饮食选择上从粘稠到稀薄,根据食物形态,可以选择布丁样、蜂蜜样、糖浆样的食物,随着吞咽功能的逐渐恢复可以再选择稀薄样的饮食。
冠心病无心绞痛发作的患者应采取右侧卧位;主要是防止压迫心脏,而且保持呼吸的通畅,肌肉的放松,在睡眠的过程中大脑补充充足的阳氧气,保证充分的休息,减少心绞痛的发生。 冠心病伴有心绞痛发作频繁的患者卧床时应将床头垫高10-15厘米,这样会减少心绞痛的发生,同时冠心病患者服药时有一些头疼头晕的不良反应也会得到缓解。
冠心病卧床护理 小视频
⑴一只手放在病人颈后,另一只手放在病人的腰部穿过,轻移上半身; ⑵一只手伸在病人的臀下,另一只手放在病人的膝关节,轻移下半身; ⑶若患者左侧肢体偏瘫,如果选择健侧卧位,也就是压着能动的一侧,先把右腿撑起来,然后帮助病人撑左腿,用手压住左脚,然后拖着病人往右侧翻身。
⑴选择开衫的衣服而不是套头的; ⑵把衣服搭在腿上,穿衣的时候先穿患侧; ⑶揪住衣领和袖子拿起来,把袖子套进患侧,然后用健侧的手从领子上顺过来。
脱衣先脱能动的一侧,然后用健侧帮助患侧脱衣。
⑴把患侧的腿和健侧的腿进行交叉,用健侧的腿托起患侧的腿,用健侧的手把裤腿穿进患侧的腿上,再穿健侧的腿; ⑵用健侧的腿撑起来,稍稍一抬,把裤子拉倒腰部,然后在家属的协助下,可以站起来把裤子穿上。
先脱健侧的裤子,用健侧的手再帮助脱患侧的裤子。
不论是心脏的疾病患者还是脑中风的疾病的患者,都推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动作而不是完全躺在床上不动。 穿衣脱衣小视频
爬楼梯是很多人每日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同时也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有氧运动方式,然而很多冠心病患者会出现爬了一两层楼时就心跳加速、气喘吁吁,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心绞痛。 刘护士长建议,有冠心病的人爬楼梯时最好一只脚接一只脚上楼梯,上完一阶停顿一会再上下一阶。这样用劲小、速度慢、心肌的耗氧量就会低,平静呼吸下能够更充分供氧,避免了大口喘气。
【作用】锻炼膈肌、腹肌、以及下胸部的呼吸肌,增强这几个肌肉的活动度,增强通气功能,促进肺残气的排出,增强肺功能。 【要点】腹式呼吸,通过深吸气,然后缩唇慢吐气的方式来增强肺功能,同时配上几个肢体动作。 【第一节】立位吸气前倾吐气 【第二节】单举上肢吸气,手放下吐气 【第三节】双手平举吸气,双手压腹吐气 老年人锻炼呼吸操初期,每个动作可以先做6个起步,逐渐增加运动量到12个,长期锻炼的话有利于增加肺功能,提高肺通气量,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呼吸操小视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