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做一个会表达感受的情商高手?

 勿忘我杂谈 2017-05-16

一个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对方是能感受到的。

在我们跟别人聊天的时候,若是能真正的感受到对方当下的情感,那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学会了对别人的评判,学会了隐藏自己,学会了压抑自己,学会了各式各样的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

人因感受而存在,没有感受,我们人就不存在。

活人和死人的差别是,活人有价值体验,有成就体验,有喜怒哀乐,惊恐,害怕,悲伤的情绪体验。死人是没有任何感受的。

如果我们无法体会自己的感受,就会觉得人生特别的虚空,很难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再亲密的关系,有时都会有沟通问题,沟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在沟通不畅的情况下,可能我们没有去谈自己的感受,更多的是谈对对方的看法或说一些批判性的内容,到最后,沟通往往变成了相互间的指责和争吵。

我们从小就被剥夺了表达感受的权利。事实上,感受没有被剥夺,被剥夺的只是表达自己感受的权利。

后来,我们对自己的感受产生了怀疑,甚至有时会不愿意去承认它。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一,觉察

我们要觉察当下的这一刻,自己的感受是什么?

有一种行为治疗,其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技巧——全身扫描。

从头部开始,慢慢地,像CT扫描仪一样,由上至下,扫描我们身体的每个部位。

扫描时,有时能感受到身体某个部位有疼痛或酸胀的感觉。酸痛是我们身体最基本的感受之一。

觉察到了,你就会知道自己这一刻的感受是什么?是愤怒的?悲伤的?委屈的?害怕的?还是担心的?感受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感受就是感受。

在我们曾经被对待的过程中,经常会去评价自己的感受。

比如:这些感受是负面的,我要马上解决,我不允许这些不好的感受待在自己身上太久。或者,这些感受是正面的,我要经常去体会它们。

感受就是感受,我们只要去觉察他们就可以了。第二,承认

我们要去承认自己的感受,不要立刻去否认它。

有些人愤怒了,但是他无法承认自己的愤怒,于是,会立刻直接见诸行动,把自己愤怒的感觉扔给别人。

承认它,承认自己的感受吧。第三,接受

感受没有好坏,去接受它这一刻的样子,就好了。

认识一个朋友,他比较年轻,表达方式非常有趣。

有一次,他告诉我,“很多时候我感觉特别寂寞,寂寞到想去卖淫。”

这是一句玩笑话。

我听到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神情特别生动,听的出来,他已经接受了自己寂寞的感觉。

感受接受了,就可以得到转化。萨提亚说过:“感受的后面还有感受,感受的感受就是决定我们感受的东西。”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拗口,不太好理解。

简单点解释,就是:当我们体会到恐惧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感觉一下恐惧带给了我们什么?是紧张?茫然?还是害怕?其实,恐惧的背后往往还有其它的内容。同时,我们体会到我们是愤怒的,愤怒的背后也有一些感受,是什么呢?是委屈?无力?沮丧?挫败?真正的去体会感受吧。

我们要看到表象的感受,以及它表达出的后面的内容是什么,这也是我们需要去感受的地方。

重新认识到我们感受背后的感受,去体会这一点,我们就可以重新对这些东西进行工作了。比如:我们不对升起的感受做任何的评判,也不需要做什么,只是跟自己的感受待一会,去承认它。我感觉我现在特别害怕,害怕是人之常情,根本不需要去评价它是正面还是负面。曾经,我们可能觉得害怕是羞耻的体验,我们不应该害怕。其实,这是我们被对待的方式,被教育后的结果。害怕就是害怕,哪怕是一个心里特别强大的人也有害怕。感受要表达出来

许多的时候,我们是不允许别人表达感受的。

丈夫看到妻子哭,然后,特别愤怒,大声斥责:“你怎么哭了?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

幼年的时候,我们被对待的方式可能就是这样的:悲伤不能被表达出来。

如果妻子表达了悲伤,可能丈夫会觉得自己应该为妻子的哭泣负责,不知不觉中,两人的关系连在一起了。第一方面,共生的关系,是连在一起的,是不允许对方感受被认为的负面的感受的。

很可能丈夫对待自己也是这样的,“哭什么哭?一天到晚就知道哭。”。

第二方面,我们不允许别人表达感受,是因为妒忌。

“凭什么妻子能表达感受,我不能。”丈夫说:“我也累了,有时候我也感觉到了痛苦,但我没有像你那样。”

第三方面,我们用我们自己的感受去替代了对方。替代的感觉是什么?

这种感觉有点类似我们在和朋友吃饭的时候,有一些人会特别热情,他觉得这个东西好吃,然后硬塞给你。

他觉得这个食物很美味,很想推荐给你,但他可能不知道,口味是非常个人的。也许,你觉得美味的东西,别人却不这样认为。有时候,遇到这样的人,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我遇到过这样的人,一般情况下,我会拒绝,并告诉对方:“你觉得好吃,但不一定适合我,谢谢你的好意。”

当对方听到后,会露出一些沮丧的表情。但最起码我能尊重自己的感受,因为我真的觉得这个食物不好吃。而不是说,我要因为礼数,一定要逼着自己吃不喜欢的食物。如果我这样做了,那我就否定了自己,迎合了对方。因此,不允许对方表达感受,这本身就是我们对自己感受的压抑,否定和转换。从中世纪拜上帝开始,我们人就很少去感受自己。

那些90后和00后出生的人,我非常羡慕。因为相对来说,他们能更加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看待一些事物时,会直接说“喜欢”或“不喜欢”,“愿意”或“不愿意”,“应该”或“不应该”。

这是一个感受的时代。表达自己的感受,就是跟自己真正地待在一起。

当我们接受了自己的感受时,我们也就体会了自己,也就有能力去真正的体会别人。

当你发现自己正在悲伤,突然一抹泪,为了迎合别人,马上就做出一副笑脸时。你就不爱你自己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