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国人为什么抛弃使用了两千年的汉字

 胜武工作室 2017-05-16

韩国人为什么要抛弃了他们使用了两千年的汉字?

赳赳说字2017-05-16 06:50


[摘要]而其实不仅朝鲜半岛是这样,古代东亚各地区都曾经是这样。汉字曾经是东亚文化圈的通用文字,故这一地区常被称为“汉字文化圈”。

不认识韩文,初次到韩国的中国人,会对那些由横、竖、圈构成的文字感到一头雾水,不少人认为那简直就是“天书”——尽管它其实是很容易学习的拼音文字,就像我们过去的注音符号一样。

但在六七十年前,情况却还不是这样的。那时朝鲜半岛使用的书写系统,是汉字和韩文混用的。中国人来到朝鲜半岛,即便语言不通,却也能大致猜出文字的意思,就类似现在在日本的情形。

这个阶段,大约从19世纪末叶持续到20世纪中叶,算是一个过渡时期。

再往前上溯到15世纪中叶韩文发明的年代,有四百多年时间,是以汉字书写系统为主,以韩字书写系统为辅的时代。那时候所有的官方文件、外交文书、历史著作、文人文集,乃至人名、地名、路标、招牌……都用汉字书写;只有一些民间书契、书信、小说、歌谣……才用韩字书写。

所以那时候的中国人来到朝鲜半岛,阅读上不会有什么障碍,交流也可以用“笔谈”的方式进行。

韩国人为什么要抛弃了他们使用了两千年的汉字?

再往前,一直到西元前的古朝鲜时期,这一千几百年的时间,朝鲜半岛上只用汉字,也只有汉字可用。汉字是当时朝鲜半岛唯一的书写系统。

而其实不仅朝鲜半岛是这样,古代东亚各地区都曾经是这样。汉字曾经是东亚文化圈的通用文字,故这一地区常被称为“汉字文化圈”。

在韩文发明前的一千几百年间,汉字一直是朝鲜半岛唯一的书写系统;在韩文发明以后的四百余年间,汉字一直是朝鲜半岛的正式书写系统。

而韩文作为正式的书写系统,即便加上六七十年的过渡期,至今也不过仅仅一百多年的历史。

韩语(朝鲜语)与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两者的语法完全不同,朝鲜民族使用汉字会有诸多不便。

这正如朝鲜学者郑麟趾《训民正音序》所说的:“吾东方礼乐文章,侔拟华夏;但方言俚语,不与之同。学书者患其旨趣之难晓,治狱者病其曲折之难通。”

那么,为什么汉字会被朝鲜民族使用了近两千年呢?

韩国人为什么要抛弃了他们使用了两千年的汉字?

一开始,大致是因为朝鲜民族在只有语言、尚无文字时,便开始与发达的汉文化接触,于是自然而然地借用汉字来表意。

不仅是朝鲜半岛,中国周边的其他许多民族,也都是这样的。

但其他民族,大都早早创制了本民族文字,而朝鲜半岛则迟至15世纪才开始创制。可为什么,创制文字之后,他们却仍继续使用汉字?

现在看来,是因为他们非常尊崇汉文化,使用汉字即为标志,而这也是提高自己在汉文化圈中地位的手段。朝鲜世宗率学者创制韩字后,崔万理等官员上疏极力反对,便是这个理由。

韩国人为什么要抛弃了他们使用了两千年的汉字?

在当时的东亚汉文化圈中,汉字运用水平的高低,是跟自身地位攸关的大事。

1278年,忽必烈召见高丽忠烈王时,自谦道:“朕不识字粗人,尔识字精细人。”识字、不识字的“字”,指的当然是汉字,这是当时两国间的外交用字。

在军事上,高丽完全没法跟大元朝相提并论,但在文化上也不落下风。

世宗率人创制韩字,除了想用来书写本民族语言外,还要用它来表述汉字的“正确”读音,这类似于我们今天汉语拼音的作用。

当时人称韩文为“谚文”,意为“不正式”的文字,以与“正式”的文字——汉字相对,明显处于低一级的地位。这种情形,就像日语中称汉字为“真名”,称和字为“假名”。

而在谚文与汉字之间,还有“吏读”,这就是文字用汉字,语法依照韩语的书写方式。

明显,在当时汉字最高级,“吏读”次之,“谚文”更次。这反映出当时朝鲜半岛对汉字的尊崇态度。

韩国人为什么要抛弃了他们使用了两千年的汉字?

汉字与韩文地位的根本逆转,直到19世纪末才真正发生。

根本原因,既是因为中国国力开始衰落,失去了在东亚地区过往那种强大的文化上的影响力,也因为朝鲜卷入到世界潮流,民族主义开始觉醒。

时代的巨变,汉字不再享有过往近两千年那般的尊崇,于是开始逐渐退出朝鲜半岛。

韩文作为民族独立性的象征,开始成为朝鲜半岛的正式书写系统。

这种变化,鲜明地体现在朝鲜半岛的报章用字上:1883年,第一家政府报纸《汉城旬报》出版,只用汉字;1886年,改为《汉城周报》复刊,汉字、韩文混用;1896年,第一家私营报章《独立新闻》创刊,纯用韩文;1898年,第一家日报《每日新闻》创刊,也是纯用韩文。

韩国人为什么要抛弃了他们使用了两千年的汉字?

大致可以看出来,汉字转为韩文,基本是以中日甲午战争为分界线。

但这种变化,此时尚不彻底,从这时候起到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基本处于韩文和汉字混用的状态。

当时的官方文件和报刊书籍,一般都采用这种混合书写,情形同现代日文类似。

彻底的变化发生在战后。虽然二战后,朝鲜半岛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但都采取了差不多的文字政策——朝鲜文/韩文作为唯一的书写系统。

北方的朝鲜,自1950年代起,已逐渐取消了混用的汉字;南方的韩国,早在1948年,就公布了《谚文专用法》。

这距离世宗创制韩文已有五百年,距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有将近两千年。

韩国人为什么要抛弃了他们使用了两千年的汉字?

这之后的几十年里,韩国的文字政策虽然经常摇摆,偶尔允许出现夹用汉字,但韩文的地位从未动摇,在朴正熙(前总统朴槿惠的父亲)时代更是达到顶峰。

朝鲜世宗李祹作为韩文的创制者,备受推崇,他的肖像被印在韩国的钞票上,雕像也竖得到处都是。

李祹颁布韩文的日子,被定为“韩文日”(???),每逢此日,要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汉城(今称首尔)景福宫正门,光化门的匾额,一度被改为韩文“???”。这是当时的总统朴正熙所为。(现已恢复为汉字匾额)

韩国人为什么要抛弃了他们使用了两千年的汉字?

但是因为汉字在朝鲜半岛上已经被使用了近两千年,其影响早已渗入本民族语言,所以禁用汉字虽然表面上很痛快,但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围绕着汉字,文化传统与民族主义意识,本互为照应的两面,却冲突重重。

因而,即便被禁用,但韩国政府和民间,对汉字的态度,也时常摇摆不定。

比如,学校教育的文字政策,多年来就一直反反复复,有时候全用韩文,有时候又恢复教授汉字。

而即便允许中学教授部分汉字,字数通常也是被限制的,还会要求只能放到括号内作注释用。

而且,规定的只是“基础汉字”,而非“常用汉字”,因此对于汉字的夹用与否及多少,并没有什么标准。

韩国人为什么要抛弃了他们使用了两千年的汉字?

所以,你可以看到,一本小说一个汉字也不用,也可以看到,一篇学术论文到处都是汉字。部分报纸,也或多或少地夹用汉字,更多则是一个也不用。

混乱甚至反映在政府机构,法院和政府的徽章上用的是韩文,而国会和宪法法院的徽章上是汉字。国会后来也改用了韩文。

韩文是一种拼音文字,它原先的功用之一,是拼写汉字的发音。同一个韩文,通常对应了在韩语中发音相同的很多个甚至几十个汉字。

废止汉字,就容易让大量的同音字词产生解释的混乱,这在人名、地名等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

而如果涉及法律文书,后果不言而喻。比如,一样是“上海”,译成韩语有两个字的“??”(韩式发音),也有三个字的“???”(中式发音),不明白的会以为是两个不同的地方。

汉字地位在韩国的巨变,更是令现代韩国人同其古代历史、文化之间的鸿沟,变得几乎不可逾越。

例如,各地的名胜古迹,随处可见的匾额、碑铭,如果没有专门学习过汉字,现代韩国人通常看不懂的,就更不用说图书馆里那汗牛充栋的古代文献资料了。

韩国人为什么要抛弃了他们使用了两千年的汉字?

不过,韩国教育部2016年12月表示,根据“小学教材汉字标注标准”,将从2019年起在全国小学五、六年级教材上标注汉字以及其读音和释义,帮助学生了解专业词汇。

如果教材编审者认为标注汉字有助于学生理解词义,可在书页边白处标注汉字的形音义,标注用字不超过300个。

这300字选自“汉文教育用基础汉字1800字”中,在小学五、六年级国语、伦理、社会、数学、科学教材学习词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370字。

韩国最终会恢复使用汉字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