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云岫与《废止中医案》

 昵称42056527 2017-05-16

1926年2月,在国民党政府召开的第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议上,通过了余云岫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即近代医学史上所称的“废止中医案”,使旧中国摧残消灭中医的活动达到高潮。

余云岫认为,中医理论皆为凭空杜撰,中医脉法自欺欺人,中医不能预防疫病,中医病原学说阻遏科学化,所以,要从根本上破坏它,对它来一次彻底的“革命”:一、处置现有旧医;二、对已登记的旧医实行补充教育;三、不准中医诊治法定传染病和出具死亡诊断书;四、禁止新闻杂志进行非科学医学之宣传;六、禁止成立旧医学校。

这个提案一经通过,立即引起全国中医中药界的极大愤怒和强烈反对,全国中医团体代表集聚上海,于同年3月17日召开团体代表大会,并由15省132个团体组织赴南京请愿团,向国民党政府要求取消这个决议。社会各界同时致电支持这一斗争,使这一提案最终未能核准执行,但种种歧视、限制中医的措施却使祖国医学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余云岫也成为中医药界的众矢之的。

那么,作为这一提案的始作俑者,余云岫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其动机又是什么呢?80多年过去了,我们有必要全面地、历史地、公正地给予评价。

余云岫,名岩,号百之,谱名允谖。1879年9月14日生于浙江省镇海县余岩村,6岁入私塾,曾系统地学习了中医基础知识。30岁时留学日本大阪医科大学,回国后在上海开业行医。他用西医知识对以前学过的中医加以辨析,认为中医“墨守古说,而不肯变,笃信旧论,不敢叛离”,其结果是“唯有听其沦丧而已耳”。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则“全无根据”。因而称中医为“旧医”、“玄医”。面对中医界的强烈反对,余云岫说他们是“挖空心思,大唱退行曲,来阻挠进化,破坏科学”,“是国医将死时候的回光返照”。他对中医的偏见,由此可见一斑。

但废止中医并非余云岫对待中医的全部,在其论文、著作中,还不时提到对中医的“建设”,这多为人所不知,以至于影响了对余的个人看法。今天,我们有必要将其对待中医的另一方面公诸于世。

余氏认为,中医古籍浩瀚如烟海,是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大有建设之可能”,自己有责任“唤醒旧医”,要破坏的是“穿凿附会之理论”,要建设的则是“国产药物”和“上工(古代对高明医生的称呼)大师所经验之成绩”。

余云岫提倡国产药物,在行医中更是身体力行。他开业挂的是西医牌子,所用的药物多是自己从中药里提炼出来的酊剂、粉剂。有些病人不愿接受,他就耐心地讲解中医的好处。他还提出了研究、开发中药资源的设想。

为了研究中医病名,他花了15年的时间写成了《古代疾病名候疏义》一书,系统地考证了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的关系。例如,他考证出中医的“消渴”与西医的糖尿病近似等等。另外,还有《医学革命论》、《皇汉医学批评》等著作。

1952年,余云岫代表新中国出席在日本召开的“国际远东热带病学会”,并作《中国结核病历史的研究》的学术报告,提出“瘰病”与肺痨同源之说,中医的认识要比欧洲早1 200多年,引起各国代表的关注,为新中国争得荣誉。

余云岫还是我国近代较早提出分食制的学者之一,认为共食是传播多种病的途径。他也力主毁淫祠、禁娼妓,只有解放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他的这些心愿才最后得以实现。

在政治上,余氏也是开明与进步的。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日本留学的余云岫和同学们一起回国参加救护工作。解放后,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先响应党的号召,从私人诊所走向联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首先报名参加救护队,为医学界树立了榜样,后因健康原因未果。同时他还担任了卫生部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编委、《中华医史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理事等职。1954年1月3日,因肺结核、糖尿病并发肠梗阻,余云岫病逝于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医院,享年74岁。临逝前,嘱其死后将尸体作病理解剖,以供科学研究之用,为医学事业作出了最后的贡献。

余云岫由青年时代反对中医的激烈分子,逐渐转变到晚年时期对待中医持比较公正的态度,这是有其历史的、客观的原因的。面对西方科学包括医学的逐渐传入,当时的中医尚未能摆脱朴素的、直观的性质,很难为西医学者所理解,甚至被当作封建残余的一部分来反对。而国粹主义在中医界的代表则“视科学如蛇蝎”。二者的对立和矛盾十分严峻,在这个背景之下,余云岫的过分言辞和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由于政治上的不断学习和进步,余氏思想日渐开明,终于给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善的句号。

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群聊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