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教孩子避免性侵害

 tuzididie 2017-05-16


性侵害儿童案件八成以上是熟人犯的,只教孩子「远离陌生人」,并不能保证安全,教会孩子自保,才能安心长大。

提心吊胆可能不足以形容现代父母对孩子人身安全的担忧。



以往父母以为生女儿要担心她的安全,生儿子可省却这个麻烦,但现在事实却不然。统计数字也可看出,男孩不见得能免受性侵犯的伤害。近几年的调查发现,性侵害的受害者之中,男生也占了四成左右,励馨基金会执行长纪惠容表示。远离陌生人安全。警政署的统计及防治性侵害的社福机构一致指出,八成以上儿童性侵害案件是熟识人所为,其中大约一半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而陌生加害者占不到二成。


做父母的当然想尽办法保护自己的子女,期望他们不受一丁点伤害,但现实是,你不可能一天24小时把孩子放身边呵护着,因此只有从小培养他们保护自己的能力,才是远离危险的可行之策。


研究儿童及家庭关系二十多年,并在美国各地演讲,教父母如何教导小孩个人安全的亲职教育专家宝拉.史妲曼,在她的著作《孩子,你要懂得保护自己》中就一直不断强调,「我们希望孩子小心,而不是害怕,」、「不要恐吓小孩,而是应该教他实际做法,」她认为,与其叫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相信陌生人,不如让他们辨别陌生人应该有与不应该有的行为举止,并懂得如何安全和陌生人互动。


因此,不论那个可能伤害孩子的对象是谁,亲人、师长、朋友或是陌生人,孩子都需要被教导成能够灵机应变、保护自己。建立「身体自主权」的观念



何时是开始教孩子保謢自己的恰当时机


多数专家同意,3岁大的孩子应该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知道各部位的名称,包括生殖器官等「隐私部位」。


同时,还要帮他们建立「身体自主权」的观念,也就是让他们晓得,自己是身体的主人,其他人不能随便碰触,特别是不能乱摸「隐私处」。假使自己不喜欢、感觉不舒服,那不论对方是谁,我都可以拒绝让他们靠近我、碰触我,这是孩子学习自我保护,最基础也非常重要的一课。


如果孩子能当自己身体的主人,父母就不必伤脑筋去区分,该怎么教孩子对陌生人提高警觉,又如何对熟识的人树立防备。


然而,「身体自主权」不是父母嘴上说一说,孩子就能马上理解,这需要从日常生活去建立观念。纪惠容就举个例子指出,经常大人见小孩可爱,就会摸一摸、捏一捏他,或把嘴凑上去亲吻他,有时候孩子不见得喜欢这种感觉,但有些大人却故意作弄他,甚至爸妈遇到这种情况还会数落小孩「干麻这么闭塞,给人家亲一下有什么关系。」但是这个举动会让孩子混淆,以为身体不是自己的,只要大人喜欢,就可以任由他们抚摸亲吻,她解释说。


所以,要让孩子拥有「身体自主权」,重点在于尊重他的感觉,只要他表达不喜欢,就不要继续去碰他,大人如果能坚持原则,孩子就能逐渐建立这个保护自己的重要观念。


另外,宝拉.史妲曼也建议,学龄前的儿童除了要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之外,还要能分辨「可以的」碰触及「不可以的」碰触,她举例如下:


「可以」的碰触是:

握手

孩子愿意的话可以拥抱

将一只手臂轻放在孩子肩膀上

在睡前亲吻孩子脸颊

摇晃或抱着幼儿



「不可以」的碰触是:

拥抱得太紧或太久

强迫孩子亲吻

虽然孩子要求「住手」,却仍继续呵痒

动手动脚、踢打

成人触摸孩子的隐私处

成人强迫孩子触摸或亲吻他(她)



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身体界限


父母应该向孩子解释,他可以依据自己信任对方的程度,及和对方是不是很亲密,来决定跟一个人互动时,要保持怎样的距离。而且,他和每个人的身体界限远近并不相同。父母可以打比方说,「你会和爸妈靠得很近,会牵手拥抱,但是和不认识的陌生人就不能如此。」


孩子也必须学会尊重别人的身体界限,例如有些小孩喜欢去拉小女生的辫子,或是玩其他小朋友的生殖器,让他们生气、不舒服,父母应该说明,这样的行为就是越过界,侵犯了别人的身体界限。察觉危险在哪里


随着孩子和外界接触的机会愈多,如上幼儿园、去安亲班、到别的小朋友家里玩,或者开始自己走路、坐车上学,自己带钥匙开门回家等,他可能碰到的危险也就愈多,所以,他必须有察觉环境里危险情况的能力,并且懂得应变。


但令人担忧的是,根据以往经验, 「在家里,几乎没有人教孩子哪些是危险的情境,可能令他们受到伤害,以及他们应该如何防备,」 多年研究性侵害案件,且曾经深入访谈性侵害加害人的东华大学谘商与辅导学系教授陈若璋感叹地说。她曾经问不少遭遇性侵害的孩子,「爸妈或其他大人有没有跟你说(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要怎么做?」,大多数孩子都回答「没有」。


而绑架、性侵害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地点,但是有些地方,如家里、学校(特别是厕所或僻静少人的地方)、公厕、小巷子及公寓楼梯间等,相对来说更是危险。还有,不论国内外的犯罪报告都指出,落单的孩子最容易成为加害者下手的目标,因此,以下几个预防危险上身的原则,父母一定要孩子记住并且遵守。避免一个人行动


要孩子不论何时、做任何事,尽可能都和其他小朋友结伴同行,不要一个人落单,尤其不能一个人跑去人少的地方,像独自在公园里玩,或上课时间单独去上厕所。报备行踪


让孩子从小习惯,当他要去某一个地方之前,会先跟父母或其他大人说。假设你带着学龄前的孩子去公园或游戏场,应该告诉他「玩完溜滑梯之后,如果你想去荡鞦韆,要告诉妈妈哦!」,或是交待孩子在幼儿园、安亲班时,去上厕所之前,先向老师报备,并找其他小朋友一起去。随身携带零钱及电话卡


如果你唸国小的孩子带着手机上学,那你可以提醒他在放学离校之后,就把手机打开,以便遇上任何危急情况,可以赶快拨电话向父母或其他可信任的大人求助。若是孩子没有使用行动电话,则让他们随身备有零钱和电话卡。



了解加害者常用哪些方法诱拐、侵害孩子,同时你要确定自己的孩子落入这些危险情境时,他晓得如何安全应对。


这些惯用的犯罪手法包括:


1.要求孩子帮忙。像是开车趋前问路,藉机诱骗孩子上车;谎称学校厕所的水箱坏了在滴水,要求小女生进去帮忙修理,再把她锁在厕所间施暴等等。


教孩子应对方法:向对方说「我不能帮你,你应该去找别的大人帮忙。」


然后赶快离开。要孩子记住绝对不要上陌生人的车,或是跟着要求帮忙的人去任何地方,如果是在学校里,应该立刻报告老师。


还有一件事很重要,就是告诉孩子,走在人行道上,如果有汽机车靠过来,一定要马上后退3大步,和车子保持一些距离,这个动作可以保护他们免于被人强行拉上车带走。


2.利诱孩子。例如带孩子去吃麦当劳、给孩子糖果、玩具,对青少年(女)可能就是出钱帮他们买东西。


教孩子应对方法:平常就要求孩子不随便收受别人的东西,如果有人要送礼物,应该先问爸妈同不同意。要是对方送东西,并且要求你做一些事,更不能接受这种「交换」。这些对孩子来说可能很难做到,因此更要经常提醒。


3.利用职权或假扮权威人士欺骗孩子。例如假扮警察,或是学校老师用权威逼孩子就范。


教孩子应对方法:即使是有权威的人,也不能随便碰触或侵犯自己的身体,应该大声拒绝,赶快离开。若是有一个人告诉你他是警察,要你跟他走时,你应该回答「我要先打电话告诉妈妈。」而不要轻易就跟他走。


陈若璋教授还建议父母,利用和孩子游戏玩耍的机会反覆练习,可先设定一些情境,例如妈妈扮陌生人向孩子问路、跟孩子说自已掉了东西,要孩子帮忙一起找等,然后看看孩子是不是能正确应对,或者由爸妈来示范安全的回应方法,让孩子学习。


4.谎称爸妈临时有事,所以要我来带你,这也是熟识的加害者常用的方法


教孩子应对方法:事先就和孩子说好,万一妈妈真的临时不能去接你,那我只会交待谁(例如邻居王妈妈或妈妈的朋友张阿姨)去接你。或者,和孩子定好一个只有你们两人知道的「通关密语」,告诉孩子,不论要来带你走的人是不是认识你,只有能正确说出「通关密语」的人,你才能跟他走。


 三个步骤──呼救、逃跑、通知大人


「呼救」是要孩子碰上危险时,扯开喉咙,大声叫嚷,而根据国外的防治犯罪研究指出,这一招通常很管用,加害者若碰上会大声拒绝并呼救的孩子,他们多数会放弃而离开。


也要教孩子大声呼救时要喊些什么。呼救的内容必须让周遭的人听出来,这个孩子不认识身旁的人,可能会被人强迫带走。因此,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如果有人强迫带你走,或抱你上车,你要大声叫「不要过来!我不认识你!」、「他不是我的叔叔、他想绑架我!」等等。


教孩子「逃跑」时,一定往人多的地方走,而不要因一时害怕,反而跑到没人的地方躲起来,尤其别走进小巷子、公寓楼梯间里


而「通知大人」,包括寻求可以信赖的邻居,这平常父母就要告诉孩子,碰上麻烦时,可以去找谁帮忙。此外,也应该教孩子能认出警察局、消防局、便利商店等可以去求助的地方。


假如不幸被抓住,已经逃不了,告诉孩子不要激烈反抗,或大叫哭闹,以免激怒加害人,受到更严重的伤害,事后要赶快告诉父母或信任的人所发生的事。不过,有些加害者,特别是熟识的人会威胁孩子,不能把他的恶行说出去,或者这些人会故意设下圈套,令孩子犯错,然后要求孩子保密,否则会受处罚,因此,他们可以持续不断侵犯孩子。对此,父母应该平时就告诉孩子「要是有人叫你保守秘密,你应该马上来告诉我。」不让加害人有机会一直得逞。


尽早让你的孩子知道并会运用正确、有效的自我保护方法,帮助他远离性侵害及其他任何残忍的伤害,快乐平安长大。



发现孩子被侵犯,父母怎么做?


不幸的事降临孩子身上,对父母来说肯定是晴天霹雳,但专家强调,大人当下千万要保持镇定,不要激烈反应。因为你如果流露惊慌、不安或愤怒等情绪,往往让孩子害怕而不愿说出事情经过,也会认为是自己做错事,惹父母生气。父母要向孩子保证,他讲出来,不会因此挨骂受罚,东华大学谘商与辅导学系教授陈若璋说。


如果孩子来告诉你,他受到性骚扰,甚至侵犯,尤其伤害他的是亲人或其他熟识的人,要先相信孩子的话,不要劈头质疑他「你乱讲什么!」、「这是真的吗?」。很少孩子会编造自己被性侵害的故事,或者用它做借口博取关心。


接下来,不要任意帮孩子清洗身体,应立即就医检查采证。同时,向警政单位报案,及向儿福(社福)机构寻求专业协助。


在过程中,大人要避免一直反覆问孩子事情发生经过,以免他在慌乱之中,回答内容前后不一,励馨基金会执行长纪惠容说。父母可陪伴孩子身旁,接受社工、心理谘商师等专业人员的问话,减少对孩子造成二度伤害。同时,耐心听孩子慢慢描述遭遇的经过,不要催促或逼他说。


不能忽略的是,身体的伤害需要医治,心里的创伤更必须被疗愈,父母应该让受害的孩子接受专业评估,及安排必要的心理辅导


从报案、检查、寻问事情经过,一直到之后接受辅导治疗,是一条漫长辛苦的路,父母需要不断陪伴、安慰、支持孩子,尤其不要让他认为是他的错,如此,孩子才能渐渐从创伤中复原,重拾正常生活。留心孩子的求救讯号


遭受性骚扰或侵害的孩子不一定会具体说出发生什么事,或表达内心的恐惧、难过,因此,当以下这些征兆出现在孩子身上时,父母必须留心注意:


孩子突然害怕脱衣服、洗澡,或相反地,无故频繁地洗澡。


生殖器官红肿、疼痛,如学龄前的小小孩告诉你「我尿尿的地方好痛!」


身上有不明的瘀青、伤口。


突然害怕看见某个人、拒绝上学、不想回家,或者突然反覆说一些话,比如「我们赶快离开这里,我不要跟(某人)在一起。


励馨基金会执行长纪惠容举一个遭受父亲性侵害的实际案例说,受害小女孩的母亲一开始很纳闷,为什么女儿经常对她说,「妈妈,我们赶快走掉,不要跟爸爸一起。」她以为女儿是随口说说,所以没放心上,等她发现实情,小女孩已经受侵犯半年之久,她才明白,女儿早就向她发出求救讯号,她却疏忽大意,没听进去,才让伤害持续了那么久。


所以专家呼吁,大人多一点留意和观察,就有可能早点发现异样,帮助孩子脱离苦难。


 文章出处:康健杂志8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