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题

 思考力_行动力 2017-05-16

副教授抄袭学生论文是中国教育之耻

教授论文抄袭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以至于社会上已经产生了“审丑疲劳”,不是院长、院士级教授抄袭都引不起“新闻兴奋”。不过,此前的抄袭,多为教授之间互相“借鉴”、“致敬”、“引用”,尚且“门当户对”,可身为教授却去抄袭本科生的论文让人有点“丈二的和尚莫不着头脑”。

从报道中可以了解,赵井春学历并不低,而且还有海外工作经历,可他偏偏看上了一篇本科毕业论文,表面看似令人不解,但细细品味我们不难发现,这位老师看中的正是这篇本科论文 的独一无二,而这种抄袭行为暴露的正是我国学术界原创能力不足的老问题。


都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笔者对这句话还是有点不同看法的,相互学习相互取经并不不可,但是东拼西凑,相互“引用”之类的做法完全失去了论文的学术意义。钱学森先生曾经发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究其根本原因,也是在于缺乏创新,原创能力不足,谈何培养杰出人才?

我们的社会迫切需要对创新的尊重、对创新成果的保护,教授抄袭本科论文事件,为整个社会,提供了一个机会,去深入剖析创新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不能就这么草草收场,而必须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对整个大学、社会,进行深入的尊重原创、保护原创的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