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尔本科学家正在研发世界上第一种能够调控人体免疫系统的新药,使更多的癌症患者能够采用免疫疗法挽救生命。 据《太阳先驱报》报导,Peter MacCallum癌症中心研发的新型药物可阻断被称为穿孔素(perforin)的蛋白质(该穿孔素被激活时,可破坏癌细胞的表面,使毒素进入癌细胞并将其消灭),有效抑制或暂停人体免疫系统,以阻止其攻击患者体内未患癌症的健康细胞,或避免骨髓移植的排异反应。研究团队正在对该穿孔素抑制剂进行调试。 研究团队希望在未来两年里,在临床试验中使用穿孔素抑制剂来治疗第一批患者,以确定其是否能够克服免疫疗法危险的副作用。这类疗法通过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但目前每10名患者中就有1名不能耐受这种新疗法。强化后的免疫反应会攻击这些患者身体的重要系统,包括肠、肺,甚至皮肤,一些人还出现了致命的并发症。 如果试验获得成功,将使医生能够更好地控制人类免疫系统,以对抗各种癌症以及疾病,如疟疾和糖尿病。 Peter MacCallum癌症中心的癌症研究部门执行主管 Joe Trapani教授认为,这一突破性研究将能使医生调节病人的免疫反应,令其专注于消灭癌细胞。他说:“(免疫疗法)能控制患者的癌症,却会造成危及生命的副作用,这样是不行的。” 作为20年研究的结晶,该药物也可用于阻止身体防御系统对外来组织的排异,如治疗白血病需要的骨髓移植。 随着临床试验在世界各地的展开,患者有机会使用免疫治疗药物来治疗癌症(包括黑素瘤、肺癌、结肠癌、乳腺肿瘤、胰腺肿瘤及肺肿瘤、白血病、骨髓瘤和淋巴瘤),穿孔素抑制剂有望大大增加受益患者的数量。
新药Brigatinib:肿瘤控制率86%
FDA批准新的ALK抑制剂Brigatinib上市,针对克唑替尼耐药的肺癌患者,有效率55%,控制率86%。 得了癌症,是不幸的。但相比较而言,有靶向药可以吃的患者,是“幸运”的。 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来说:有EGFR突变,可以用易瑞沙、特罗凯和9291这些效果很好的靶向药,舒舒服服的过2年;有C-Met、ROS-1、RET等基因问题的患者,也可以吃不错的靶向药,比如克唑替尼和E7080等。 不过,有一小撮患者(占肺腺癌的3%-5%)更幸运,他们有ALK基因融合,可以有克唑替尼、色瑞替尼、艾乐替尼等药可用。效果简直一个比一个好,很多患者可以很容易的实现无瘤状态,而且据说已经有第四代的ALK抑制剂在开发了,一代一代的吃下去,把肿瘤变成慢性病很不是梦。所以,我们亲切的称ALK基因融合为肺癌的钻石突变。 这不,五一节之前,FDA又送给了ALK融合的肺癌患者一份大礼,又有新药了。 4月29号,美国FDA加速批准了日本ARIAD公司研发的抗癌新药——Brigatinib(又叫AP26113)上市,适应症是克唑替尼耐药的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剂量每天180mg。 FDA是基于一个数据非常出色的二期临床试验批准Brigatinib上市,临床试验代号ALTA:临床设计 招募222位ALK阳性而且使用克唑替尼之后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患者每天口服90mg;B组患者前七天每天口服90mg,接下来每天口服180mg。 临床数据 A组的客观缓解率是45%,1名患者肿瘤消失;B组的客观缓解率是55%,5名患者肿瘤完全消失。AB两组的疾病控制率都超过了80%。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脑转移的患者来说,A组42%的患者颅内肿瘤有明显缩小,而B组有67%的患者颅内肿瘤缩小。 对于ALK融合的肺癌患者来说,使用第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的有效率很高,不过,部分患者在用药1年之后就会出现耐药,需要换药了。至于耐药的原因,有的患者是因为出现了ALK的耐药突变,比如L196和G1202位点,还有些患者是因为出现了脑转移(克唑替尼入脑能力比较弱)。 耐药并不可怕,有新药可以克服就行。对于这些克唑替尼耐药的患者来说,可以继续使用新的ALK抑制剂,比如诺华的色瑞替尼(Ceritinib)、罗氏的Alectinib等,当然也包括今天的这个Brigatinib。这些新药可以克服很多的克唑替尼的耐药突变,也有很好的入脑能力,可以很好的控制脑部的新发病灶。 对于ALK突变的肺癌患者,Brigatinib是一个重磅的新药。只希望价格可以便宜点,造福更多的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