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真卿 | “天下第二行书”- 起首的凝重,篇末的忘情

 耽读斋 2017-05-17

关联阅读

@颜柳欧赵 | 经典帖 总目录

@颜真卿 | 多宝塔碑  目录

@颜真卿 | 勤礼碑  经典名帖 目录


《祭侄稿》是一篇悲伤之作,颜公书写时的心绪可想而知,整幅卷面并不清爽,干净,笔迹急促,匆忙,涂抹,删补时时可见,是这些随性而为,使每个字都是洒脱自如,心绪表达真实使然,直击人心,读帖时仿佛能感觉颜师对国、对家的深痛,却又有心无力的挫折感!

01

   纵观全篇,悲愤慷慨之气浮于纸端,开始时作者尚能驾驭住自己的感情,写得大小匀称,浓纤得体,




至“贼臣不救,孤城围逼”再也抑制不住百感交集的愤激,像火山迸发,狂涛倾泻,字形时大时小,行距忽宽忽窄,用墨或燥或润,笔锋有藏有露;



至“呜呼哀哉”,节奏达到了高潮,随情挥洒,任笔涂抹,苍凉悲壮,跃然纸上。



起首的凝重,篇末的忘情,无不是作者心情自然流露。   

02

《祭侄稿》辉耀千古的价值就在于以真摯情感主运笔墨,不计工拙,无拘无束,纵笔豪放,一气呵成,血泪与笔墨交融,激情共浩气喷薄。



《祭侄稿》是颜真聊最精彩的行书,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元鲜于枢跋语谓:“《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书第二、” 元陈深日:“《祭侄季明文稿》,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 杂以流丽: 或若篆籀, 或若镌刻, 其妙解处,殆若天造 岂非当时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 而反极工耶?” 

03

一个“情”字,让所有的技法都变得不再晦涩难解,《祭侄季明文稿》的特点:


 一、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即以圆笔中锋为主,藏锋出之。此稿厚重处浑朴苍穆,如黄钟大吕;细劲处筋骨凝练,如金风秋鹰;转折处,或化繁为简、遒丽自然,或杀笔狠重,戛然而止;连绵处,笔圆意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泻千里。


  二、开张自然的结体章法。此稿一反“二王”茂密瘦长、秀逸妩媚的风格,变为宽绰、自然疏朗的结体,点画外拓,弧形相向,顾盼呼应,形散而神敛。字间行气,随情而变,不计工拙,无意尤佳,圈点涂改随处可见。在不衫不履的挥写中,生动多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刚烈耿直的颜真卿感情的起伏和渲泄。行笔忽慢忽快,时疾时徐,欲行复止。
  

  三、渴涩生动的墨法。通篇使用一管微秃之笔,以圆健笔法,有若流转之篆书,自首至尾,虽因墨枯再醮墨,墨色因停顿初始,黑灰浓枯,多所变化,然前后一气呵成。


【完】


主编说:


近期颇费笔墨的整理“天下第一行书”、“天下第二行书”,希望大家不要感到絮烦,只是想以文章的形式来巩固书法历史。平台有黄简老师的视频,有头条的名帖欣赏、介绍笔法,是想让各位帖友学习书法系统化,对此领域博学而专长,在未来,爱好有可能帮您实现财富自由!


文由书法字帖平台从网络获取资料整理

书法字帖 · 书法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