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币辨伪

 博雅居308 2017-05-17



 ■东方收藏网 摸鱼怕甲虫

  最近有行内人说铜钱辨伪方法其实很简单,无非是分为四大块,即:看锈,锈浮则假;审字,字软则假;闻味,刺鼻则假;听音,音脆则假。这四种辨伪方法确实很耐用,古币界大多数玩家也把此尊为正统,甚至把它们当做辨伪公式来用。

  一个古钱币,假若真的能做到字不软、锈不浮、气味正、声音哑。那么这也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真品无疑了。但是有些钱币却做不到,难道它们就一定是赝品吗?

  试想,假若把一个真币用盐酸浸泡,那么它岂不是气味也刺鼻了。或者生坑钱币密封较好,形成筒子,再加上铜质精良,它的钱骨根本就不氧,声音难道就一定哑?还有,五代十国乱世铸币,钱文涣散软弱者居多,难道也全部是假?

  这把晚期燕明刀(图1),长13.6厘米,重约15克,是从河北采购得来。由于当时锈太重,我用酸液对它稍微做了一些清锈的处理。几天之后朋友把他拿到市场上去交流,却不料遭到很多古玩摊贩的怀疑。他们的理由就是:锈浮了,味也大,根本就不用拿出币夹,一眼假的东西。朋友碰了一鼻子灰,回来后他甚至也认为这把明刀真的有问题了。但是对真正的行家来说,此币无论是从形制、字体还是青铜氧化程度,都是真明刀无疑。

  再一个就是这枚货泉(图2),径2.3厘米,重3.3克,笔者从北坑筒子开出。从图片上来看它表皮布满了“点状锈”。这种锈本来就不被看好,而更致命的就是把它摔在地上声音异常清脆。为了更加起到迷惑的作用,我又在它的表面滴了两滴白醋。结果大多数刚入行的泉友对此枚钱表示不可理解,原因竟然是:货泉这么便宜怎么还会有假的?虽然很多人认为它是赝品,但是钱面上的字体却行云流水,意度天成,并不是随便临摹和翻铸就能形成的。所以此货泉依旧是真品。

  记得有个朋友,每次下乡收币都如履薄冰,生怕收到地雷(假)币。竟然因此一个熟坑天启十一两大钱被他生生地拒之门外了。后来被另一朋友购得,他得知后后悔得捶胸顿足。

  所以今天我想借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要一味地认死理,套公式。要不事情模式化了,僵硬了,对自身是不会有太多好处的。鉴定古币更是如此,要学会辨证地思考,从多面研究一枚钱币。对自己负责的同时更是为收藏界负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