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为何把男同称为断袖、分桃、龙阳之癖?

 昵称20041990 2017-05-17

闲读一本清代笔记《啸亭杂录》,里面有一则提到:“刘大槐(桐城古文名家刘大櫆之弟)性迂阔,初不知人间有分桃、断袖事者,闻之以为人伦之变,作檄以讨论之。又性恶女尼,每于市衢间遇之,必归蒙以红绫被卧竟日,以为厌胜,其迂妄也如此。”

看了这则小文,我感兴趣的是,古代对男同除了断袖、龙阳之好这几个称呼外,原来还有个称呼叫“分桃”。

查了下,“分桃”的来历是这样的——

《韩非子·说难》记载:

美少年弥子瑕很得卫灵公宠爱,有次二人同游果园,弥子瑕吃到一个很甜的桃子,便把吃剩的一半给灵公。灵公说:“这是多爱我呀!忘了他自己爱吃,却留给我。”

后来,弥子瑕年老色衰,有次得罪了灵公,灵公说:“弥子瑕真是可恶,曾把吃剩的桃子给我。”

(附原文: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

下面说说断袖的来历——

《汉书·佞幸传》记载:

董贤是个美男子,得汉哀帝宠幸。二人时常同睡,有次白天休息时,董贤的身体压住了哀帝的袖子。哀帝准备起床,怕抽袖子惊动董贤,就割断袖子而起。

(附原文:[董贤]为人美丽自喜,哀帝望见,说其仪貌。……贤宠爱日甚,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累巨万,贵震朝廷。常与上起卧。又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龙阳之癖的来历则是这样——

《战国策·魏四》记载:

魏王与龙阳君一起钓鱼,龙阳君钓到十来条鱼,却开始哭泣。

魏王询问原因,龙阳君说:我钓到一条鱼,很高兴,可后来钓的更大,便想把此前小鱼扔掉。现在我很得大王青睐,能为您拂枕席,可天下美人多得很,都想得大王宠爱。我就像最先钓到的小鱼一样,担心会被您抛弃。

魏王说:不会不会,你有这想法,为何不早告诉我?于是,魏王下令:有敢在我跟前推荐美人的,杀头灭族!

(附原文: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魏王曰:误!有是心也,何不相告也?于是布令于四境之内曰:有敢言美人者族。”)

因为上面的故事,古人便把男同称为:分桃(或余桃)、断袖、龙阳之癖。当然,除了这三个,此类称呼还有多个,如男风、娈童、兔儿等。

(作者:飞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