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块钱踩着时令吃遍徽州

 贺兰山民图书馆 2017-05-17

徽州

世人都知道徽州有臭鳜鱼,有毛豆腐刀板香,但是你知道徽州的早点有多少种么?它们以时鲜做馅儿,善用火候,注重天然,那是多少人想家时舌尖的一丝悸动…… 

HUIZHOU


我是安徽人,出生在黄山北麓的一个小县城——旌德,这里隶属于宣城市(就是盛产宣纸的那个宣城),地处皖南山区,自古以来就是徽州府的一部分。这里的美食也是地地道道的徽州特色。


旌德县江村聚秀湖


徽菜的特色,一是就地取材以鲜制胜:徽州多山地丘陵,绿树成荫,盛产山珍野味,就地取材使菜肴的地方特色突出并保证鲜活;二是善用火候、火锅独到,最传统的徽菜都是用柴火烧的;三是注重天然,以食养生。徽菜的原料,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徽州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物产丰盈,盛产茶叶、竹笋、香菇、木耳、板栗、山药和石鸡、石鱼、石耳、甲鱼、鹰龟、果子狸等山珍野味。


山上采摘的野蕨菜


而徽菜就地取材注重天然的特色,从徽州早餐中就可以略知一二。旌德当地最具特色的早餐便是旌德大饼。它没有独立的注册商标也不方便制成真空包装的食品售往外地。但在当地人和慕名而来的人们口中享有盛名。


旌德大饼


县城里的大街小巷中总共有十几家做旌德大饼的,口味大同小异,但是味道好坏取决于是做饼者是阿姨还是奶奶、火是否是用柴烧的。旌德大饼是南方饼的一个代表,特色在于馅多、滋味足,其馅大多有:腌菜、豇豆、白菜、韭菜、豆腐干、肉、鸡蛋、鲜笋,当然还有本地俗称“朝天椒”的尖辣椒,皆切小丁备用。菜味偏咸偏辣。价格也不贵,加菜加肉的才6块钱。据说徽菜偏咸的原因是旧时盐比较稀少,而徽商多贩盐,因而盐富裕、做菜咸。不知真假。


做饼的多种菜馅


食材的特色是新鲜,而且随着时令会有些变化。像现在开春季节,就会加入香椿,做成喷香四溢的香椿饼。做饼的油一般是菜籽油,菜籽油是徽州人最常吃的一种油,以前徽州人很多种油菜的,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随处可见。而做饼的锅一定要大平底锅,烧火一定要用木柴烧才好吃,柴的木香通过锅传递给饼,是分外有股香味的,也有人用蜂窝煤煎饼,但滋味要差得多,液化气电饼铛更是了然无味。


用柴火烧的饼味道才最好


一个大饼,就着一碗白粥,再来点小菜,吃完有大大的满足感。这一口饼也成了很多本地人去外地工作以后最想念的家乡味儿。常常有人回家之后必去买十个二十个大饼带走,储藏在冰箱里,一天早中晚各吃一个。因为食材要求新鲜、还要柴火烤的才好吃,外脆里嫩焦香四溢,所以一直以来旌德大饼都只能在当地吃到。不过做大饼的奶奶说,她们现在还可以帮忙顺丰冷链寄送,因为思念这一口味道的人太多、有这个要求的人太多了。


搭配白粥,解腻解油


特色的早餐除了大饼外,还有些小饼,例如香椿小饼。当地人支个小车放个煤炉就售卖了。价格真是便宜,1块钱一个。



徽州人吃菜就是踩着时令吃。清明前后野菜很多。香椿、蕨菜、马兰头、茼蒿、艾蒿等野菜漫山遍野,春笋也要从地底冒了出来。


香椿


这个时候最少不了的便是清明粿。清明粿的主要原料之一:制作外皮的艾蒿只有清明时节才能在山上采到。和着粳米与糯米做成外皮后,填上内馅:通常是徽州常吃的鲜笋、豆腐干、咸菜、辣椒、肉末混合而成,捏成饺子状上锅蒸熟。


制作清明粿的原料:艾蒿


制作清明粿的菜馅


妈妈做的清明粿


也有甜口的,往往是自家淘制的豆沙。红豆煮熟之后要水洗,制成的豆沙又甜又沙又不过齁,比买来的豆沙好吃一万倍。豆沙馅的清明粿往往是圆的扁的,而菜馅的往往是饺子状的。除了蒸着吃以外,徽州人也爱煎着吃。路边卖早点的有些就支个摊子专门卖清明粿,生意好得很。价格也就两三块钱。


有在路边卖半成品的


也有卖煎好的


南方多水稻,因而南方的早餐总是离不开米。除了各种由粳米糯米制成的饼,还有粢饭团、发糕、年糕、糍粑、烧卖等米制品都是很常见的早餐食物。


烧卖、花卷、包子


发糕也是从小吃到大的早餐食物了,小时候的清晨总会听见楼下传来挑着担子卖发糕的老大爷的吆喝声“卖~发糕~咯~”,然后在老妈的指示下迅速拿起碗和钱,花一块钱去买一大碗发糕吃。那甘甜软糯的滋味,好像怎么都吃不腻。


甜、咸发糕


生就一个南方胃,我真是稻米的狂热爱好者。糍粑也是我的心头好。相比于其他的油炸食品,我觉得糍粑有一种别样的香气。


南瓜饼和糍粑


还有糯米饭团。糯米在一个大木桶里装着。徽州的糯米饭团不像桃园眷村之类的粢饭团会放肉松和油条,只放徽州人最爱吃的家常配菜:有雪里蕻、豆腐干炸酱、土豆丁、腌豆角、腌的朝天椒,都剁得碎碎的。价格也很亲民,以前高中的时候一块钱一个,现在也才一块五。“来一个饭团加辣椒”,卖饭团的阿姨便掀开装糯米饭的氤氲着热气的木桶,九点多钟,她的桶里已经见底了。


盛糯米饭的木桶,有些岁月了


粢饭团


小时候的冬天最常吃的还有米酒和年糕。米酒是外婆亲手酿造的,储藏在大罐子里,和小圆子一起煮开,吃的时候甜到心里去了。如今市场上也有的卖,是当地人自己做完拿去卖的,依旧畅销。


甜酒,即米酒


年糕也是冬天的早晨最常吃的食物,小时候的冬日里,老街上有一家打年糕的人家生意永远兴隆,徽州人挑着糯米来打年糕,放学路上经过时,总能闻到米香四溢。一群小馋鬼眼巴巴地看着,总会有人把热乎乎刚打出来的年糕分给我们吃。满满的幸福感。


外婆家的老街


打完年糕会在年糕上点个红点,拿竹筐晾干,挑回家后放在缸里,用水泡着,吃的时候早上捞两条出来,放在白粥里一起煮。又软又糯的年糕配上甘甜的白粥,再加点脆脆的腌豆角、腌萝卜,是徽州人民最常见的冬日早餐。


打完的年糕


一方水土养一方胃,生在徽州的我从小就爱吃各种米制品,除了上述的各种小吃外,最常见的徽州早餐还有炒饭炒面稀饭。炒饭或者炒面也就3块钱一份。如果在家吃早餐,常见的选择就是白粥、蛋炒饭等等。


学校门口的炒面


有的时候会突然怀念一口家乡味儿,馋到不行。从前日子里稀疏平常的早餐,长大后却成了不常能吃到的食物。所以有时候会让家人寄来外公种的大山芋(即红薯),煮一碗山芋稀饭。有时候会从家里带一堆清明粿、年糕冷冻起来,吃一口就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山芋稀饭


来徽州,除了去闻名遐迩的黄山、西递宏村,也可以去一下未被开发过度的宣城,这里有盛产笔墨纸砚的旌德,有徽州文化发源地之一的绩溪,有千年古村落江村,山清水秀,美味天然。可以尝一尝由山珍野味制成的徽州早餐,不用特寻哪个有名的店铺,街心上人群最集中的那些无名小摊,便是最好吃。


江村风景



你吃过徽州早餐吗,最爱的是哪一道?如果没吃过,最想尝试的是哪一道?或者你家乡的早餐有没有一些和徽州早餐类似的?欢迎留言。


文:方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