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届考生关注点在这里……(理综)

 昵称38464500 2017-05-17
高考命题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稳定性,那么2017届考生在考前有必要重温一下2016年高考卷特点,然后再明确2017备考重点。  

                    


2016年北京卷高考特点总结:

生物学科:


1
选择题难度基本稳定,非选择题难度有所提升。

北京卷命题特色近几年一直都是围绕“坚持落实基础、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特色,2016年北京高考卷,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对生物学科中实验有关内容的考查,体现了学科特点。 

2
试题灵活大气、综合性强,侧重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型题目所占的比例较大:

如29题涉及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出血热的治疗,第31题涉及嫁接技术,贴近生产生活实践。 

3
重视生物学科能力的考查。

《考试说明》样题的解析中涉及“从新的背景素材中正确提取信息、准确分析数据并作出合理的判断,最终得出恰当结论的能力”,2016年高考生物试题,也呈现出进一步加强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的特点。 


与2015年相比,变化的部分总结:
1

加大了对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的考查力度,三道非选择题中有两道涉及必修二的知识,减少了对识记知识的考查,更加凸显生物作为理科的学科特点;

2
从知识覆盖面来看,单个题目的考查内容更宽泛,如第1题不同选项涉及不同的知识模块,侧重考查概念之间的联系,第3题以人类活动对豹种群的影响为背景打通了遗传与进化、种群与群落这两个模块。这些变化要求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寻找知识的内在联系,逐步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2017届考生需要积累的能力:
1
第1题采用生物概念图的形式考查概念间的联系,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能建立清晰的网状思维导图。
2
第29题的第四题设问选取巧妙,试题呈现形式具有新意,对考生思维的灵活性和严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第五题希望考生从埃博拉病毒的系列研究中得到启迪,鼓励考生运用发散思维提出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治疗的思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为各层次考生提供了进行创造性解答的舞台,有利于选拔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考生。
3
第31题的第4小题创造情境使考生置身于真实的科学探究任务中,设问要求考生既基于必修模块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做到学有所用,又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规避死记硬背和练习效应“投机”得分。
4
第30题的第三、四题依托真实情境,突出对考生推理能力的考查,获取信息不仔细有可能出现思路与正确答案相反的情况。



  

化学学科:


2016年北京卷化学试题:紧扣学科主干,展现化学学科思维方法和学科特色,突出对考生化学学科能力和化学素养的考查。试题难度适中,分布合理,尊重考生个体差异,对中学化学教学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凸显化学历史感。



例如第7题不仅考查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过滤,也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值得传承和弘扬。中草药、黑火药、造纸术、瓷器、青铜器等化学密切相关。


二、结合科技成果、前言科学和研究热点,凸显化学的时代感。


6题涉及化学领域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应用,例如第26题用零价铁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是当前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第27题的废旧铅酸电池的再生利用,是资源化学研究的前言热点,引导考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


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素养,凸显化学的使命感。


6题大力宣传我国科技成果,第262728题全面考查了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激发考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树立高度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源于教材,不拘泥于教材,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情境素材,体现试题的亲和性和发展性


2016年的高考试题素材来源于教材,如第6题中的萃取、石油裂解;第10题中的重铬酸钾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等。


五、稳与变协调,体现了试题的传承和创新。


2014年、2015年相比,2016年高考北京卷化学学科的考试内容、范围以及要求上保持稳定,试卷结构也不变。单是试卷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如第26题,根据(2)中结论分析(3)中现象,深度考查了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如第25题的第(7)问,结合已知信息,从基础化工原料出发,设计有机合成路线,这在北京卷是首次出现,具有开放性,展现思维过程,突出思维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物理学科:


>>>>

2016年高考卷特点:

1.注重基础、回归教材,重视考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深入理解。


第13题考查了原子物理的基本知识,考查考生对能级概念及跃迁规律的理解。


第15题考查了简谐运动的知识,考查考生将实际的运动和图像相结合的能力。


第23题的第(3)问考查了考生通过学过的“电势”概念运用类比方法建立新概念的能力。


第17、21、22、23、24题都源于教材。试卷回归教材,有利于引导考生复习时回归基础,回避偏难繁怪,真正使得“题海战术”失灵。


2.开放性的设问的力度加大


开放性一直是北京卷一个特点,但是以往只出现在一道大题中的一问一部分。而2016年第23题(2)(3)问,第24题第(1)问b,第(2)问a\b均为开放性设问,加大了对考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

2016年北京卷物理部分的新变化:


1.加强了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考查。


如力热综合的第20题,电场、磁场综合的第22题,力电综合的第23题,力光综合的第24题等,要求考生能站在整个学科的高度理解个模块的物理规律,从而对各模块物理规律形成整体的认识,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


2.加强了对考生自学能力的考查。


2024题的第(2)问,考查的都是考生平时没有接触过的知识,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过程、重方法、轻结论,培养考生学习新知识和自学能力、处理新问题的应变能力和将知识或方法迁移的能力。


>>>>

2017届应该关注的变化:

1.加强学科素养的考查:


如第20题,以雾霾天气为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体现了物理与社会、环境的联系。试题材料来源于生活,考查了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建构物理模型的能力、分析能力、这是对考生学科素养的一种考查,也是对考生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的引导。


2.试题紧跟时代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如第24题以光镊效应为北京素材,试题不仅考查考生对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也引导考生了解并进一步学习物理在科技应用上的新发展。该题对考生的能力考查非常全面,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应用能力,还包括阅读能力、建构模型能力的考查。延续了近些年北京物理高考试卷一直坚持考查考生综合能力的特点。


3.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考查。


如第17题以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关于地磁偏角的记载为素材,让考生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同时考查了考生对地磁偏角、地磁场的分布等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