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JT伤寒论慢慢教(第八期)8.1.1

 小精灵故事 2017-05-18

8.1.1 烧针疗法的危害及治疗

那各位同学,今天上课的时候多发一本小册子给同学。这是因为之前有一次上课我岔题了,那同学就说,好像是同学说还是我说,要赔给同学一些补偿的课。可是因为想不出要补偿什么课哦,最近已经被这本《伤寒论》缠住了,想不出别的话题了,所以就把一本比较,可以说在台湾比较不容易见到的一个日本的医书哦,就印给同学,看着玩玩。

当然,它里面的这些什么用药方剂,其实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因为,我觉得日本嘛,三百年前哦,受于这个地理风土环境,很多药材是没有像我们中国那么方便的,所以用的药都还蛮粗的。所以,倒不是说,用药的方面的事情,而是,这个作者呢,他大概只活了三十出头就死了,非常短命。可是,在他那个时代,日本的这个汉方医学的武林盟主是吉益东洞嘛,那吉益东洞在世的时候呢,曾经说:“除了我之外还有一个人,就以他一个人的存在,就隐隐像一个敌国一样,等到我死了之后,我所有的天下就会被这个人拿走”。他指这个人,就是这个永富独啸庵,就是当年日本武林盟主最怕的一个人。不过死得很早,因为天天身体不好,所以,并没有夺下谁的江山。可是因为吉益东洞,曾经公然表达,他有点怕这个小孩,所以,这个短命的神童呢,就被日本人尊为日本医圣哦,就是这个,永富凤,就是日本人认为的汉方医里面的医圣。

而,我觉得我上课的时候,屡屡跟同学岔题,谈到关于医学的学习。我觉得我的岔题呢,大概从这本书也可以看到一些端倪。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人的医书哦,讲到说人为什么要立志学医呢,都是要你怎么样,当一个好家人,当一个好儿子。你学了医你就可以照顾你的家人,就是有较好的人,这样子一种观点。可是呢,日本人他们的整个逻辑上面呢,比较,好像我们今天电视上,电视节目上,看到什么什么达人,什么什么至人,对不对?他们会比较在意的是,一个艺道领域要怎么样达到比较高的境界,而这个东西跟你是不是好人是没有关系的。所以,永富独啸庵的这本漫游杂记呢,他里头,有一部分的内容就是他在谈,他觉得,以医学来讲,要用怎么样的心情去面对,比较容易变成达人。所以,我是因为这一点哦,就是,甚至可以说,再讲白一点就是我刚读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说:“哎哟!有一个日本人,他教我们怎么拿庄子来练成伤寒论。”就是觉得蛮好玩的,所以就有一种亲切感,所以就,就当做向同学赔礼的赠品。也算是有花一些功夫啦,然后就助教打字,然后秘书打字,然后大家再校对,算是有花到一些工本的时间,那就,这样子。

而今天的课呢,可能要先跟同学道歉哦,可能会迟下课一点。因为我昨天,逼同学咬紧牙关,听我把太阳中篇教完,因为XXX是同学嘛,我比较没有那种压力,所以我今天能不能以超越昨天的速度,来让大家准时下课呢?我想各位也是不要奢望比较好。上个礼拜天之所以能够,之所以能够比较早下课,是因为我礼拜六讲课的时候,因为那个资料我也不熟悉,所以不断的在,同一句话讲两遍、讲三遍,所以乃至于礼拜天讲顺了之后少掉半个小时。那昨天我在教的时候觉得,没有吃螺丝吃得那么严重,因此,今天好像有点不妙。

太阳中篇条文【7.90】烧针&桂枝加桂汤

7.90】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五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劈)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我们继续来看这个火逆后面的烧针,也就是卷七的九十条。我们接下来就要讲到这个,桂枝加桂汤跟桂甘龙牡汤。前面的话,比较是让我们学习到张仲景对于火邪的处理啊,就是,当这个过度的热度进到身体会怎么样,而当他开始讲到烧针的时候呢,张仲景开始进入另外一种语感。

怎么讲呢?就是汉朝时候的烧针,把一个针灸的针弄得很烫这样刺进去。我们在读张仲景的《伤寒论》的时候,多半会感觉到,因为他有些平脉法、辨脉法的内容,或者其它的更多的内容,会让人发现说,张仲景对于烧针的感觉,不纯粹是在看待它的医疗的疗效,就是一根很热的针插进你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感觉,这件事情之外,张仲景一直在暗示说,这种疗法会对病人造成某种程度的心理创伤。所以张仲景在平脉辨脉篇,面对假病的时候,就是有人装病的时候,就说,马上说,需要烧针插很多根,这病人立刻就会好哦。就是台湾小儿科那个西医室也是这样子啊,就是说是从哪个很有名的高官,他家里面的小孩子就是不讲话,不吃不喝,把全家吓死啊,以为小孩得了什么病。那找了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个小儿医师,就那位走遍天下的名医进了门,就说“你的孩子病得很重,护士准备打针”,拿出来针管这么粗(JT比划大小,众笑),那小孩立刻就好了。就是烧针疗法对于那个时代来讲,是一个心理创伤非常大的疗法。所以,心理创伤非常大会怎么样?会把人吓到命门火熄掉,会把人吓到心阳散掉。所以,遇到烧针的时候,有的时候是引发奔豚,有的时候是引发心阳散掉。所以,它的那个,到底这个物理上面造成的那个热度啊,什么针的疗效怎么样都好像不知道了。张仲景他这个时代,他的着眼点好像比较是病人被吓坏了,说是什么,张仲景在提到奔豚的时候,说奔豚有哪些哪些种类什么,“皆为惊发得而之”,得而都是吓出来的,所以,张仲景对这个疗法,一开始他的感受上有这么一个层面。

而至于说,这个桂枝加桂汤,我想并不是很难理解,它的条文是,“烧针令其汗”。所以那个时代,用烧得烫烫的这个针哦,我说汉朝时候的针,看那个标本,好像比缝衣针粗,比那个串热狗的竹签细,差不多那个程度了。然后这样子戳下去,然后说令其汗,那大概那个时代这样子戳下去会出汗哦。

有一些事情其实也要更正一下,就像,我们在看张仲景的那个脉法,我说现在把……我上次有说现在把寸口的脉好像把不到张仲景的那个状况。结果回去之后,陈助教就跟我讲,他说,仲景时代又不是把这里。他讲,他讲我想也对哦,就仲景时代这个三部九侯是按别的地方,可是,手上啊,脖子上啊,脚背上啊,都在按的。所以,张仲景说,我们就来这脉全部都浓缩在这一段。可是,相对来讲,如果你那个脉是寸口脉,你在脖子上找的话,那个动脉的跳动要比这个手上的脉跳动是明显的浮很多,只是说,怎样的位置才是古时候的这个全身把脉的这个取法,到今天好像没有一个非常正确的说法,所以我们姑且还是在这个,手上的这三个位置来鬼混鬼混啰。不过,严格讲起来,那个时代的脉法跟今天是,把的位置是不一样的。

然后呢,当用那么粗的针,插进去再拔出来之后,会留下什么呀?会留下一个烧焦的针孔。就是针经过的地方,周围已经烧熟了,就是烧成死肉了。于是呢,于是会怎么样?我们今天那个,拍针的那个毫针对不对?进去了出来,人肉就合起来了,是不是?可是,当你用比较粗的针进去出来,然后周围的肉都已经烧干了,那就一个洞在那里,就是说反而那个洞可能会有寒气跑进去。所以他就说,这个烧针的地方呢受到寒气的,从上面这样盖上去哦,所以呢会怎么样?会“核起而赤”,于是,插过针的那个针孔附近就红红的肿起来一小坨。那当然,肿成什么样子?我们今天已经很久不用烧针了,所以搞不清楚。于是呢,他就说,“必发奔豚”。他这个奔豚现在就是说,当这个有寒气从针口这样钻进去之后,它可能会纠结身体里面其它的寒气一起作怪。而这个病人呢,在被插这种针的时候,已经吓到呆掉了,所以他的身体里面的阳气基本上是无能自救了,所以这个奔豚病呢,就直接从少腹上冲心。

于是他们怎么治呢?他说我们要“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这里呢,说到,灸其核上这一点哦,是因为他的针孔受寒嘛,所以就用艾草,点上面点点火,把这个受了寒的针孔暖一暖。而他写各一壮,意思就是针孔不止一个哦,不晓得那个时代到底是要插多少根火针才能发汗。

接下来他就给桂枝加桂汤。桂枝加桂汤它基本的一个路数还蛮好玩的,就是好像说,我们说一个桂枝汤吧,它就是从这个心的地方,这个,心脏这个血管出去,营分出去,然后生姜大枣啊,生姜帮助这个桂枝的这个药性到达卫分,然后芍药再把这个药性收回来,这样的圈圈。而在这样的一个药性之中,如果你加重了桂枝的量会怎么样呢?答案是,我们张仲景的药法,基本上都是有一个,我们大概会知道的常识,就好像是汤,汤里面什么药物的味道越浓的话,它有时候会越容易沉下来。所以当你一个桂枝汤结构,你把桂枝的味道变浓的时候,这汤会怎么样?它的药性会开始,过去的药性比较从心的部分往下压,而这样子就能够镇压住这个奔豚的现象,这是一个说法。

我们来回忆一下哦,我们过去讲到奔豚是连同这个方子,奔豚才比较完整。而我们过去的奔豚,它几个辨证的特征,同学还记不记得?就是,如果这个奔豚的跳动感还在肚脐以下的话,这个是苓桂枣甘汤,用苓桂剂来帮助膀胱气化补强命门火,用这个大枣来锁住这个脾胃区块的水,让它不要去支援这个肾区块的这个水邪来作乱,是苓桂枣甘汤。然后呢?如果是,这个奔豚气呢,是伴随着往来寒热,或者是比较有,沿着身体侧面走上去,就是从厥阴往少阳的区块发展的话,这个时候,他用的是奔豚汤。而奔豚汤里面的主结构除了少阳区块、厥阴区块的和解药之外呢,他有用比较多的葛根,去跟这个膀胱跟肾这个区块把水抢回来,做这个动作。而奔豚汤的使用的辨证点是,这一种奔豚,或者会伴随柴胡证发生,或者会有剧烈的腹痛。桂枝加桂汤,或者是苓桂枣甘汤的奔豚,通常不会有剧烈的腹痛。而它刚刚牵奔豚牵到少阳区块的时候,会有剧烈的腹痛。所以我们通常是拿剧烈的腹痛当做是奔豚汤的使用指标。那至于说,有少阳病,就是胁肋这边有感觉,或者有往来寒热,或者有脉弦的这些现象的话,也是用奔豚汤。

而桂枝加桂汤呢,就好像是,你把苓桂枣甘汤看成是,肚脐下,桂枝加桂汤这个奔豚气就一直往上面冲,就是有一个东西往上面顶上来。而,这样子的一种病,其实在西医在看诊的时候好像病历上他会写说是歇斯底里之类的,而这种说法不能说它完全的错。因为,歇斯底里那个,那个,我忘了是希腊文还是什么的古文哦,好像就是子宫气的意思,就是从子宫冲上来的气,所以就,那个时代的女人哦比较有这种状况,所以,好像外国话跟中国话的奔豚是有一定的语感上的重叠的。

而我们在看这个桂枝加桂汤的时候啊,其实,我们也可以知道说,它并不是说,怎么讲?这个方剂本身大概我们今天要用的时候呢,我们会知道,可以从这个方剂里面有几个,有几个对于药理的了解。首先就是,桂枝加桂汤这个方剂,用到今天,在历史上面其实有过一段时间是有一点争论的。我们这个桂林本就直接写,“桂枝五两”,那就把加好的结果写在上面比较没有争议。可是好像宋本它会写说,“桂枝汤,再加桂二两”,这样的写法。于是就有人会做文章了,就是再加桂二两,这个桂是肉桂还是桂枝啊?过去历代有这样的疑问的人,会讲话的。而,······(JT咳嗽声)对不起!刚刚实在是不该贪吃冰激凌的,现在,已经有一点喉咙被束到了。这个,桂枝这味药,比如说像我们后代的人在用经方的时候,其实,通常越用越轻。经方如果写桂枝三两的,我们现在有时候,就是民国初年的医生在开的时候,轻的是五分或者一钱,这样开的都有。而桂枝这味药的药性其实,我们到后世用的桂枝都是取桂枝的那个嫩尖吧。那桂枝尖的药性,无论如何是有点沉不下去的。所以,当我们已经把经方的药剂的用量已经开始变得比较轻了。而我们,在那个比较轻的框架里面,如果我们用的又是桂枝尖,那它写五两,我们可能今天一般开经方是开五钱。五钱的桂枝尖可不可以沉下去呢?这就有一点让人怀疑了。因此呢,有一些人在临床上面,发现照这个比例开桂枝尖下去没有用,于是就开始说,这个方,临床上用上好的肉桂比较有效。因为肉桂的这个药性就比较猛,对不对?它就比较下得去,比较能够重新往命门降下去。所以呢,有一段时间,我们中医界也开始,比较认为说,自己的桂枝这样就加肉桂好啦。就是你,桂枝汤之外呢,你再用一些好的肉桂哦。其实好的肉桂就不用多,一钱两钱也加得够了。一些好的肉桂,把它放在碗里一泡,泡在一小碗水里面蒸熟啊,或者是吞肉桂粉啦,这样都可以。那这样做的时候就,比较确定能够让奔豚气降下去。而,临床上,你说只用桂枝尖有没有效呢?其实比例对了,有效的机会还是有的,甚至科学中药都有可能有效。所以,两种都有有效的时候,而且,都还觉得失误率不高。不过这两派的说法一直以来没有很统一,我个人的感觉呢,是比较倾向于,我假设汉朝的桂枝是比较……比今天的桂枝尽量要粗的桂枝,所以就是所谓的烂肉桂哦。那如果我们以乘0.3来算的话,烂肉桂的效果,大概就是到达这个……汉朝这桂枝五两的时候,它的药性会比较下沉,那如果,还加汉朝三两的时候,它比较会上来。因为好肉桂的味道就是比较香、比较甜、比较不辣,烂肉桂就是只有辣味,没有甜味,没有那个浓郁的香味。所以,如果你用好肉桂只用一点点,那如果用烂肉桂哦,来照这个汉朝的比例来煮桂枝加桂汤的话,基本上是OK的。

而,从这个桂枝加桂汤呢,我想,历代都会衍生出一些些的思考。因为这个奔豚病,它就要往上冲哦,对不对?它的结果是,这个气是顶到心脏或者顶到喉咙的。而,当历代在使用经方的时候开始发现说,诶!用了桂枝加桂汤之后,这个往上冲的这一坨什么东西就可以压下去了。这个时候医生就会开始想,诶!桂枝是不是可以拿来降气?就会有这样的思考开始出现。而在临床呢,也开始往这个方向有些人做试验。比如说你说这个喉咙觉得塞塞的这个半夏厚朴汤证,有的时候临床上就发现,半夏厚朴汤用下去也没有什么效果,然后呢,用了桂枝什么什么的汤,比如说苓桂朮甘汤哦,反而下去了。所以就开始让人觉得说,诶!好像这个桂枝真的能够把一些冲上来塞住的什么东西降下去。而正面的思考也是散落在各个关于《伤寒论》的注解里面。就比如说有些注家在注这个什么小青龙汤啊,就说,诶!这个汤是治咳嗽的,可是在很多加减法里面是把麻黄拿掉的,那么麻黄拿掉之后,然后或者是什么杏仁又拿掉,那它如何止咳啊?哦!一定是因为桂枝能够降气,所以有这个效果,就是这一类延伸的论点一直都存在。

我这边并不是说,要跟同学讲说它绝对是有下降的效果,但是古书里面说,桂枝这味药啊,是可以散结气、治吐息。就是什么东西、气纠结在一起,然后这个人呼吸好像不深,这样的病,桂枝还是有它的这个……《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上面就有专病专药的这种可能性。所以,在临床上面我们对于桂枝大概要在……因为这个桂枝加桂汤,在中医的历史上面,在桂枝的药性里面就会再纳入一项。就是说,当一个人,喉咙塞的时候,用……就是那个喉咙的塞住的感觉出现的时候,其实桂枝在临床上是有用的。而,比较确定的在实践这个东西的方子,我们以后在少阴篇,会看到一些张仲景治疗扁桃腺的发炎,这个治喉痹的方,里面用到桂枝。

而,如果不是经方的学习者,看到那样的方子,其实会觉得有点怪,就扁桃腺不是发炎了吗?为什么还要用桂枝?因为,在张仲景其它的方剂里面,会让人觉得,如果这个人他的身体有可能发炎的话,我们把桂枝拿掉,免得在血液里面点火,把这个人烧起来。可是相反的,诶!如果是喉咙塞住的发炎,张仲景反而要用桂枝去散这个塞住部分哦。所以,这样的思考的话,到了今天就是说,比如说,一个有心脏病的人,如果他的心脏这个胸腔这个什么,有闷痛绞痛不舒服,如果,同时喉咙也觉得塞塞的,就这样子塞塞的感觉一直连上来的话,那临床上面用桂枝系的方剂是常有的事。而且,也可以说,现在的经方的研究者判断说,其实桂枝系的方剂,对于这一类的身体感是比较有疗效的。所以在这边就是,顺便跟朋友,跟各位同学哦,报告一下这个,因为这个方剂而引申的一些关于桂枝的这个论述。

太阳中篇条文【7.91】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7.91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燥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一两    甘草二两(炙)    龙骨二两    牡蛎二两(熬)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甚者,加人参三两。

再接下来,九十一条。九十一条它到底是发生什么事啊?我们都已经搞不清楚了!为什么搞不清楚啊?它说,先火逆,然后又用了下法,然后接下来再插烧针,然后他说这个人开始烦躁。这三件事加到一起的时候,让人觉得那个病人受到的,已经不叫做治疗了吧?前阵子在看电影,那个什么谍报片,还是什么,《钢铁人》对吧?他们在强迫谁要什么,要说真话,还拿那个烧红的那个铁靠过去,然后那个人就说我招了。那,就是现在就是拷问的工具啊,古时候称为仁心仁术啊。就是,所以,这样子整过的病人,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如果不是身历其境的话,可能不太容易想象。但是这个时候病人他如果烦躁的话,你好意思说,啊,这个病人是因为什么有里热,所以,因热而烦嘛,恐怕不是吧?是根本他已经在这一连串的,就是火逆身体已经被灌进了很奇怪的热气了,已经整个人气血都散乱了,然后再下,再往下面扯,把元气泻掉,然后之后觉得还没好,他这个烧得滚烫的针再插你几下。那病人大概都已经,所谓的烦躁他还是已经被医到这样子在床上抽搐颤抖了,就是,不知道底下还有什么东西要来啊,就是已经,就是已经慌掉了。所以,这个火逆下之又烧针的这种情况下,那个病人的烦躁也不要说是热啊寒啊,那个东西就是病人在里面已经整个人慌掉了,就是这样子一种抽搐,这样震颤一种反应了。

而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怎么样去把这个病人身体里面这些已经散乱的气血,把它慢慢调理归位哦,这里张仲景就示范了一个非常清淡的小方的做法。他这里呢,桂枝才放一两,他这个方子也是分三次喝的哦,然后,甘草比桂枝要多,炙甘草比桂枝多。所以我们这个所谓补心阳的桂枝甘草结构,而甘草比桂枝多一倍的时候,他在说什么事啊?其实就是,我现在,因为已经过这样子的医疗,或者说洗礼,或者说荼毒哦,他这个元气都已经非常耗弱、非常散乱了。

而,从那个前面到现在,我们发现,张仲景在收回人的元气这件事情,是喜欢用阳药来收回元气的。前面呢,火逆发黄,那里呢,是有这个用人参地黄龙骨牡蛎汤来收回去。他因为那是有血管的发炎,有脓血反应,那一定要凉血药,没有办法。但是一般来讲,我们如果要收回元气,你说你要去讨债,你这个讨债公司也要到人家家去敲门吧?如果你要收回元气,你用的什么人参黄芪的话,那这种药根本跑得很慢,到不了那个地方,所以元气已经散乱在四周了,所以你要派能够追得上元气的东西,所以基本上是派桂枝来承载这个龙骨牡蛎哦,就是,由桂枝带着龙骨牡蛎去把这个元气收回来。而,你如果用其它不够,行走得不够好的药,根本追不上这些元气,当然也无所谓收回了。而,即使是用人参地黄的那个方子,说地黄很凉血,其实在古方的世界,地黄也是很能走的药物。地黄会给我们现在一种好像行不动、走不动的这种印象,是因为我们比较近代的人多半是用熟地黄。在古方的世界,如果是用生地黄或者干地黄的时候,这些药都是比较能够通血的药哦,就是炙甘草汤跟地黄也是用来冲血管、洗血管的,所以,在古方的世界,地黄也是有一定的行走的能力的哦。所以,无论是血中的阴药或者阳药,基本上要走得动的药,才能够在这里,用在这种收回元气的这种方剂里面。

但是相反来讲,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已经被搞到很干很干了,那么,即使只是一些些的桂枝,也有可能把这个人弄成上火,就是发炎、烧起来。所以要怎么样预防这个现象呢?所以,我们要用到桂枝的药性是不错,但是,要用少少量的桂枝,然后用比较多的甘草,然后它的药性这样子,微微微微的发挥。因为这个人已经被……就是,连续夺命三绝招哦,他已经是魂飞魄散了。所以就慢慢慢慢的就把他的元气顺回来,就像这么一点点的桂枝,用甘草让它慢慢发挥药性。而龙骨牡蛎呢,就稍微有一点重量,这样慢慢慢慢帮他抓回这个元气,把他这个涣散的心神收回来。而,他说,这里桂林本有句话宋本没有,他说,甚者加人参三两。因为这样的一个患者他多半都是气虚、津液成虚,而,人参那种药基本上就是走得很慢的药,所以也不用怕它多,因为多了也跑不快,所以就补气补津液哦,如果严重的话,就再加人参,那这样的思考上,我想是相当容易理解的。

而,关于这个方子呢,我想要跟同学补充的事情是,这个桂甘龙牡汤这个结构呢,在临床上面,我们今天大概怎么用啊?我们从前在教桂枝甘草汤的时候,桂枝甘草汤反而跟这个汤是相反的,桂枝跟甘草都放得很重,它煮得浓浓的,一口喝下去,因为那是纯粹的心气虚,不关系到这个人很干燥,所以不太怕他烧起来,所以可以这样喝。而桂甘龙牡汤是,很干燥的体质了,所以不太能够再大烧,所以用比较轻的剂量。

但是,我们在教桂枝甘草汤的时候,有引用给同学看那个什么,郑钦安的补坎益离丹对不对?就是振心用的药。其实,补坎益离丹的那个结构跟XX龙牡汤是很像的。基本上,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呢,它就向后代提供了一个好像安心宁神的方的一个基本的范本,就是有一些补心阳、补心气的药,然后有一些重镇、固定元气的药。那如果一个人他的症状是什么心慌慌啊,就是很容易觉得紧张紧张,又莫名其妙觉得这个胸口这个,不是这个心哦,胸口正中这个心,全身觉得好像……就是慌乱不安,觉得,或者是身体有那种散神散神的感觉的话,大概后代呢很多方剂,都是从桂甘龙牡方变化出来的。因为它是一个镇固心阳的一个最基本的方剂。而,因为有龙骨牡蛎嘛,所以,后代这个方子呢,也被拿来当做什么呀,也被拿来当做是一个止汗的方。因为龙骨牡蛎都是比较能够固涩元气的药,所以,桂甘龙牡汤现在临床,最常用的临床是治疗手汗的,就是如果你的手是比较容易,手掌心动不动就湿掉的,那桂甘龙牡汤,因为你手汗不是上火哦,所以这个汤也不用那么小剂量,加多一点也没关系,吃了之后它多少可以收一收。

那如果你说,哦,那我是脚容易出汗那怎么办?那这办法通常要用引经药啊。比如说你加什么牛膝什么的把药性引到脚。再不然的话,也可以用桂枝加桂汤结构来加龙牡哦,因为桂枝加桂汤会往下面走的。我曾经有一次,早上起来哦,脚的小拇指很痛很痛,里面在痛,有点像痛风那种痛,然后我就觉得说,这到底该怎么医啊?就想到说,那个地方是太阳经嘛,我就想到有没有什么药是用太阳经能够往下走的,那我就想到,《伤寒论》里的话就桂枝加桂汤是往下走的。然后我就,在家里面拿科学中药,桂枝汤再加一点单味的桂枝,然后这样吃下去,好像才一两公克吧,一吃马上就好。所以,往下走的药性来讲,桂枝加桂汤还不错。

像这一类的方剂哦,同学,我们现在学,在学条文,当然然后比较乖一点,每个方要照它原本的意思来理解。可是,有一些相类似的方剂,我想同学,在日后啊,自己读书的时候,可以借这一些平行比对的技巧来做加减的。就好比说,柴胡龙骨牡蛎汤的主证,是这样这样这样,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主证是这样这样,然后桂枝救逆汤的主证是这样这样,然后这个桂甘龙牡汤是这样这样。这四个方子,真的到了临床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这个病人好像,这个汤证也有一点,那个汤证也有一点,那你会觉得要怎么医啊?那很简单,微调整嘛。就是它的,如果这个人他的症状有一点偏到柴胡龙骨牡蛎,你会知道柴胡龙骨牡蛎变化不离要是哪几味药啊?那如果你觉得他里面掺杂了一点什么桂甘龙牡汤的证,那就知道,哪几味药稍微加强一点,就会形成桂甘龙牡结构。

所以,我觉得,我并不鼓励同学,凭空去用经方的学习经验去创一个方出来,我觉得那个还有一点太快,因为,经方有一些药物的比例实在是做得让人不太容易理解它怎么能够处理得这么好,所以,凭空创方这件事情,我并没有那么认为说我们这么早要开始。因为,经方上……因为我觉得在学习阶段,要能够去经验那个原来那个方剂,就是那个完美结构下,会有什么药效,然后以后再慢慢改。一开始就把这个方剂做要改造的事情很惨的事情,就像是,市面上的医生很多人,开小柴胡从来不照张仲景的比例开的,所以,一辈子没有把小柴胡用到很有效果,然后就不觉得小柴胡有效。就是,一开始就乱来的话,你什么药性都经验不到了。就像是上个礼拜那个前三天哦,陈助教,肾结石,痛得不得了,然后,他开一帖那个,太阳下篇那个肾脏结,那个只有胃的部分,那个有的一个方子,然后开了一点药,因为他很痛很痛,所以他就加了一个止痛药,加了一味川楝子。然后喝下去那个汤,喝了说,哦比较不痛了。可是因为他加了那味药,我不知道是川楝子在有效,还是那帖方在有效。你看这是,变异带有变化多,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了。所以,难得有人试那个没有人用过的方子,结果试出来的结果是这样子,不知道。所以我觉得一开始学方还是要乖啊,就像柴胡汤、柴胡龙牡汤,这个,这些,桂枝救逆汤,这些方剂的比例,都不是我们现在有资格乱改的。

可是,当这些基本盘的方剂用得顺了之后,我会觉得,下个阶段学习你会发现说,好像,诶!他的症状这几个方,主证都有沾到一点,那你说不定可以微微地调整几味药的比例,或者加减一两味药,去把几个方剂的结构都做在里面,这样子的练习我觉得还是可以的。所以这个桂甘龙牡汤啊,镇定啊,安神啊,治烦躁啦,止汗啊,就平常我们大概用在这几个方面。当然他说,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的,这个烦躁到底是什么烦躁哦,我们大概今天没办法复制了,所以就大概说句心悸的感觉,或者怎么样,这样子,大概猜而已了。

太阳中篇条文【7.92-7.93】 张仲景对烧针的结论

7.92  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接下来,张仲景对于这个烧针疗法呢,做了一个有一点不好笑的结论。他说,太阳伤寒的人,如果用了这个火针疗法,他一定会惊。这句话,到底是说用了火针会让血气脱位,产生痰证,因此形成柴胡龙牡汤证之类的惊痰的症状,是这么复杂而又学术的思考吗?还是只是单纯在说,这是一个可怕的疗法,这个用的人没有人不怕的。我不知道,两种解法可能都可以哦,因为张仲景的书里面,是两种论点同时可以看见的。所以,身在张仲景的时代,我觉得张仲景那个时代,他在写作的时候,还是有他个人的情绪在。就是那个时代他看到别人用什么什么疗法,他会觉得这样好残忍啊,这样不好啊怎么样,就会对那个时代有一些很批评跟见解。可是到了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话,因为,好像也没有什么人再玩火针疗法啦,所以就放过就是了哦。但是我还是要说,并不是说感冒不可以用针灸哦,感冒用针灸还是很有效的哦,只是感冒不太适合用这个,用这种太过于猛烈的这种,会造成火邪火逆的一些疗法。

7.93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此为小逆。若不恶寒,又不欲近衣者,此为内烦。皆医吐之所致也。

接下来,九十三条呢,到九十四、九十五条,这三条哦,每一条都有一点长,而且,每一条跟另外一条之间,都有一点点互相解释的关系。同学如果,直接这样看,可能会觉得有一点烦吧,因为他写得不是那么讨人喜欢。不过,我想我这样子,我就用比较快速的方法,先跟同学讲一下它的大义,然后,有一些它的那个各个条文细部存在的问题,我再跟同学说明一下哦。因为,这一方面的条文,我觉得,会觉得张仲景自己本人在写作时有一点点不小心岔题了,所以变成后代人在读的时候,会读得有一点难过,有一点好像,哪个地方有一点阻碍。

他说,我们现在只有三条,他说,啊,他第一件是说,“太阳病,当恶寒发热”,当一个人,太阳病感冒的时候,他照理说就会比较怕风吹、比较怕冷、发烧,对不对?这是我们的基本常识哦。然后呢他说,但是现在这个人,有出汗,反而没有恶寒。那他的文法是,反而没有恶寒而发烧,还是反而没有恶寒也没有发烧,这个文法看不出来,所以,先暂且搁置。总而言之,他没有什么怕冷的症状。

而这个人的脉呢,你把他的这个关脉哦,我们一般关脉就把脾胃脉好了,把右关脉。他右关,他这个脾胃脉呢跳起来是细细的,细细一条没有力气的,然后跳得很快。然后呢,他就说,这是因为医生用了吐法,这个人才会呈现出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这一件事情,因为从九三点到九四到九五哦,我要先把张仲景他说的一个东西的主旨跟同学说我们再回来看条文。因为我们刚过完XXX,如果不把他要讲的那些结果先告诉各位的话,可能在看条文的时候蛮难过。张仲景他要说的是,当一个人,可能用了吐法,可能用了汗法,这一类的治疗法,会造成什么结果?首先是,会让一个人变得很虚,对不对?就是元气,在出大汗,或者是呕吐之中,呕吐的时候,尤其会让人的这个胸中大气哦,被遭到破坏,所以这个人,气会很虚,这是一件事。

然后另外一件事就是,在这个治疗的过程当中,人的津液会被抽得很干燥,这是第二件事。好,那现在张仲景问你一件事,就是他的这个条文里面隐含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一个人,他很虚很虚很虚,又很干很干很干的时候,这个人接下来是要发热还是要发冷啊?这就是一个临床上比较让人无法预测的一个题目了。也就是,一个气很虚很虚的人,理论上这样冷下去,是不是?因为没有阳气了嘛,可是当他又很干很干的时候,那万一他身体要抵抗病邪稍微动一下,是不是马上要过热了?所以,这样的一个虚跟干两件事情同时存在的时候,所面临到的这个现象,变成说是,变成我们临床上面的,面临到的可能性比较多的一个转力点。

而,如果我们要用我们,一般吃药的经验来谈这件事情的话,就好比说,有一味药叫做黄连,我们说黄连这味药是又很苦又很干燥的药。那如果你今天什么嘴巴上火呀,嘴巴破啊,有青春痘,你吃黄连胶囊,一天吃两颗。啊,吃到第二天,觉得,诶!好像火有一点下去,你继续吃。吃到第五天到第七天,结果会怎么样?我可以跟各位同学讲?有一半的人是满脸青春痘,然后嘴巴乱破脓大上火。就是说,当你在上火的时候,你可能降火药本身如果是很燥很燥的,它在降火的同时,又让你的身体越来越干、越来越干、越来越干。那,结果会怎么样?结果反而可能引发大火。就像我们,从前那个民国初年连续剧那种,就是什么,有人在打更,说什么天干物燥、小心火烛。那,天干物燥通常是秋天冬天吧,对不对?春天夏天比较没有听说天干物燥这几个字。可是,秋天冬天比较冷哎,那冷没有关系,东西干燥容易烧,所以,这样的一种概念一样是在人体里面会发生。所以当张仲景提出了这个前提之后哦,他接下来的条文就是要跟我们探讨,有一部分的内容就是在跟我们探讨这个一个又虚又干的人,他究竟是会发冷还是发热,他的症状会是怎么样的。

当然,我们今天的临床上面哦,已经不是那么容易看到吐法了,但是呢,我们把这个吐这个事件把它拿掉的时候,我们当然会有个思考就是,当这个人在体质上是等同于吐过的体质的时候,比如说这个人他,本来就已经水分不够了,然后又用了下法或者怎么样,这样子的状况出现的时候,张仲景所说的那种体质是有可能的。所以他这个第一条,他是用一个比较简单的逻辑来跟我们谈这件事情。他就说,你看,你把到这个病人的关脉,是很细数对不对?跳得很快。而,我们呢,一般对于这个跳得很快的这个数脉的第一反应就是,哦,跳得快体质热,对不对?一般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样子。而张仲景他用细数两个字就是说,当一个人很虚的时候,他有可能是脉细细的。而因为他,身体气不够了,所以心脏好像每跳一下都没办法打出足够的血,所以反而就是代偿性的,跳得特别快。

而这件事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容易遇到的哦,我们,如果平常同学自己把自己的脉,哦,我的脉啊,一分钟跳个九十几下、一百下啊,就算坐在这里也是这样子,那很简单啦,那就是你们同学气虚嘛,并不是体质热,而是说因为很虚,所以,心脏就好像每一跳都不够力,所以要多跳几下,这样子的情况是很多的。所以呢,张仲景在说的是,这个人这样子的脉,你可能会觉得那个人是又虚又热,但张仲景认为说,不见得有热。他就说,你看哦,因为这个人干燥成这个样子,阴虚成这个样子,所以他的脉才会跳得很快,那这是因为吐过的关系。

那他就一二日吐怎么样,三四日吐怎么样,在这里的话,我们就姑且哦,把他假设成说,一个人刚开始生病的时候,体力还比较有一点,等到多病几天以后,人就变得更疲倦、更虚弱了。所以,刚开始病的一两天吐的话,这个人的损伤少一点,如果是,病了好几天人已经变得蛮虚了,那个时侯再吐的话,这个人的损伤就会更重。所以呢,他说,这样子的状况呢,如果是刚生病就被吐过的,那么就,“腹中饥口不能食”。这个“腹中饥口不能食”呢,就是说他肚子会不会饿?会饿!可是,只要他一吃饭,他吃了一口就觉得好像,一吃就塞住、闷住、饱了,不想吃了。而这样子的一个状况是怎么样的状况呢?

太阳中篇条文【7.94】 发汗造成的结果

7.94】 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今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故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后面那个七之九十四条哦,他有在讲这件事,但是仲景自己有一点岔题了。就是张仲景七之九十四条是在讲发汗造成的结果,并不完全等于吐后。但他解释的病机是有一起解释到九十三条的,九十四条最后一句话他说,“数为客热,故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又干又虚的时候,这个人可能会因为他的这个干而有燥热的现象在肚子里面发生。而,当你的脾胃的这个胃哦,感觉到有燥热之气的时候,肚子就会有某种的程度饥饿感。可是张仲景说,这个热不是你身体元气的热度,而是热邪的热度,所以是客人,不是主人,是外来的,这个热度不会帮忙你消化吸收的,它对你没有这么好,它是身体的敌人,不是身体的朋友。所以,那个热度会让你感到饿,可是你东西吃下去你的胃是没有元气的,不会消化的,所以吃下去反而会觉得荡掉了。所以他就说,如果是一两天之内就遭遇到吐法哦,让这个胃变得又虚又干的人,那么,他会变成,想吃饭,可是实际上遇到食物又吃不了几口。

他说,如果是,病到三四天才用吐法,那这个人就更虚了,而更虚的人他会怎么样呢?他说会,“不喜糜粥,欲食冷食”,这个地方就说这个病人呢,他可能因为很干燥,所以他就会对于清凉食品会有一种渴求,对于热食就没有兴趣了,这个干燥会有一种主观的热的感觉。可是他吃了这些东西下去以后怎么样?他说,“朝食暮吐”。像这个,如果一个人的这个胃,是很热的呕吐,就是呕吐可以分热性跟寒性哦,如果是很热的,一吃就吐,如果是很寒的呢,也是一吃就吐。这个早上吃,到晚上才吐,这个反应啊,既不是热,也不是寒,是虚。就是说这个人的胃根本不会动,然后吃了饭,饭在里面了。我看到这种条文啊,就会想到,我家的料理台那些等待洗的碗盘。我大概就是那种很虚的胃吧,就是看到那些碗盘,觉得说该洗了吧,哦!没关系啊!再吃一顿啊,两餐饭再洗洗啊,该洗了吧,再吃一顿啊,四餐饭的一起洗好啦。然后就这么一直堆着堆着,然后,等到堆到实在有一点看不下去,就觉得,我还是该请个菲佣比较好吧。就是,就是一个胃对于他里面使用就像这样的心情,就是等食物来了来了,我该振作起来去消化它了吧,没力了,等一下再看好啦,那再看,然后等看到里面已经臭掉了,他说,倒掉好了。所以就是,从早上饭菜放到晚上,然后发现食物臭掉了,然后把它丢掉,就是这样一个胃,那就是一个非常不勤劳而很虚的胃会有的一个表现。

只是呢,一般,很虚的胃,它表现的就是很单纯的,没有胃口,不想吃饭。所以,既然不吃,也就不会吐,对不对?可是,因为他是又很虚又很干的胃,所以他会觉得,他那个没胃口的感觉,会因为那个燥热,而产生一种饥饿的感觉。于是,他就会觉得想吃,想吃冷的,可吃了之后又消化不动。他就说,如果是像这样子的一个状况,我们称之为小逆。跟这样子的什么火逆或者怎么样,按张仲景心目中是比较严重的现象。那这个吐过之后人比较虚,在张仲景觉得是小逆,他张仲景对于吐法的否定哦,没有那么强烈。

而事实上,如果你看这些日本人写的医书,那个时代日本医书好粗糙的,就是吐法下法用得非常普遍,而还能够治病,为什么?因为即使是外感,人只要一吐之后,全身的汗孔就开了,所以吐完也会发汗,所以不能说他不治感冒。只是说,治了感冒之后人很难过,就是人有些不舒服的地方。所以,相对于这个火逆的问题,我觉得吐法张仲景给它的评价是比较松一点。

可是呢,这样子的一个状况,如果放着不管的话,小逆之后会怎么样?他说,“若不恶寒,又不欲近衣者,此为内烦,皆医吐之所致也” 。他又说,如果这个病人吐过之后,他不再有怕冷的身体感了,甚者呢衣服穿不住,居然说,“妈,棉被你不要给我盖了,我觉得很热了,我要脱上衣了”,啊,这样子,这种反应出来的时候,那你就会知道说,这个病人好像,一般的太阳病,发了汗就好了,对不对?可他好像有一种往阳明区块那边转过去的感觉。他就说,这是为什么?张仲景说,这是因为医生给他吐过,吐过之后,肠胃太干了,干掉就容易燥化,燥化生热,所以,这个症状呢,就会指向后面说的调胃承气汤,所以,这个状况基本上是一个调胃承气汤证。而张仲景的意思就是说,这是吐过了,所以才会有这样子的转折哦。就是,一个很干燥又很虚的胃,有可能往这个方向转折。但是呢,是不是唯一的转折方向,那不尽然。一个吐到很虚的胃,它有可能是虚寒证,有可能要用理中汤,有可能要用建中汤,有可能要用吴茱萸汤,都不一定的。只是,当他,这个病人开始觉得热,不怕冷,反而怕热,想脱衣服的时候,那你至少可以观察到他的这个病状是恶寒跟燥热的方向转回,这个时候就比较适合调胃承气汤了,大概,这个地方是这样一回事。

而接下来的九十四条之前哦,宋本比桂林本多一条,而这一条我想我就不在讲义上给各位了,我说一下就好,因为意思是一样的。宋本它那一条是说哦,“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没事吧,九十三条后面的那个重复一遍而已,就是他同一句话再讲一遍。他说,太阳病如果被人吐过了,他说照理说太阳病要怕冷的,可是这个人,反而不怕冷了,反而不喜欢穿衣服了,他说这是吐过之后的内烦,他认为吐过之后因为里面会有燥热的反应哦,所以,他会有这样子的身体感出来。

而吐过到底是什么反应啊?我们今天用吐法用得不多,所以参考的佐证没有很多。不过呢,像是有人在写这个伤寒论的注解,比如说,近代的恽子愉先生,他本身是西医嘛。他认为,这个吐过之后的这个转归,以及等一下我们会带到的这个七之九十五条的那个状况,他说那个东西其实是,当你哦,很严重的动到你的胃,就是让他大吐而特吐啊,然后让他吃了那种有巴豆的泻药之后,也会残留这个现象。就是你的胃的这个组织啊,是好像被人打过耳光的脸颊一样,就它是属于发热充血的状态的。而要能够把这个发热充血的状态退掉,那,调胃承气汤,是这样。所以,当你的脾胃被这样强迫运动怎么样的时候,它一定是,就是很热很热然后才变得很累。就这几种情况之下,第一件事是要帮他把热退掉,那症状才能解除,不然的话,他那个胃就这样是红红热热胀开的时候,那其它很多方剂是不能够达到效果的。所以,因此他这个地方哦,用药的那种规律呢,他会形成一个比较狭窄的一个特殊的病机的框架。而这个病机框架跟一般我们觉得说,诶!这个这个不是柴胡汤证吗,这个不是泻心汤证吗,就是有画出一线之隔,就好像一个人,吃了那种巴豆类的泻药,然后用吐过这样乱搞之后,他有一个这个内脏充血的现象,那算是另外一种病机哦,就是,从西医的角度是这样观察的。

那我们就休息一下再来看下面的九四、九五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