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即《中庸》

 伟天英 2017-05-18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即《中庸》

以中庸之道处世,以逍遥之道处心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到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中庸的核心思想,表达了天地万物自然和谐的天性,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天、地、人为三,天下万事万物各安其所,各遂其生,又相互影响,这便是宇宙的本来状态。

不偏不倚是为中,即万事都要刚刚好。稳定不变的东西就是庸,中庸就是让人的内心和行为做到协调一致,万事都要刚刚好,过犹不及。“恰到好处”这便是儒家的最高道德准则。君子中立而不倚,用宽容温和的态度去教化别人,善于协调人际关系,不偏不倚,以柔克刚。要像水一样随物赋形,不与人争,心胸开阔。中庸并非一种折中主义,有做人的道德准则,其中也涉及很多国计民生的问题。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即《中庸》

“道也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慎独,所谓慎独是指一种自律坦荡的精神,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不违背信念和原则行事。在于本心的诚,诚于人着,清者无碍;诚于心着,问心无愧。内诚于心,外达于形,不停的反思自己,改正错误,培养向善的一种自我约束力量。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贫贱富贵,各安其行,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我们才能更懂得去如何说话做事,才能坚守自己的立场和分辨出志同道合的朋友。以一个乐观平常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才不会自我迷失和被牵绊,这样才能做到“自得。”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即《中庸》

礼序尊卑,君臣,父子,兄弟,夫妻,道德的约束,礼仪的约束,会让我们学会尊重别人,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追求天人合一,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达到至真、至诚、至德至仁善。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即《中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