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提出如何进行自身修养

 爬虫爱书 2018-12-15

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就是教育人们从本我出发,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完善,从而培养出合乎儒家道德和伦理观的理想人格,让天下治理达到“太平和合”的境界。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作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来做人和处事叫作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都能合于正道,这就叫作教化。

在修养人性方面如何教化呢?下面罗列出《中庸》中的一些观点:

中庸提出如何进行自身修养

(1)慎独。

《中庸》在第一章写道:“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最隐蔽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一个人之所以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是后天在实践中加强自身修养的结果。在广庭大众之下,谁都能表现出品德高尚的样子来。但是,一旦处在无人发现的隐蔽环境中,人的本性中的一些阴暗面就会跑出来,就会让人产生作祟的念头。这时,就是考验一个人意志的时候。面对如花的美色,面对唾手可得的财富,还有那令人垂涎的声名,能做到不动心吗?《中庸》于是告诫人们,要加强品德修养,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就要从自身开始,从“慎独”开始。

中庸提出如何进行自身修养

(2)言顾行,行顾言。

其一,言行一致。俗话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又说,言必信,行必果。从做人方面来说,就是要做到表里如一;从社会角度来说,就是要讲诚信。在历史上,最著名的言行一致的人物莫过于秦末汉初时的楚国人季布。季布一生特别讲信用,只要答应办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从没有失信于人。他以侠义闻名,重守诺言,因此人们常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如何能做到言行一致,那就得靠加强自身修养。

其二,谨言慎行。所谓谨言慎行,即指人在说话办事的时候要小心谨慎。在历史上,关于谨言慎行,最著名的莫过于曾子杀猪的故事。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儿子哭闹着要跟去。曾妻就戏哄儿子,让他在家里等着,等她回来就杀猪炒肉给他吃。于是儿子就很听话地待在家中。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来,只见曾参拿着绳子在捆猪,正准备杀猪。她赶快制止曾参,说她先前只不过是哄孩子的,并不是真的要杀猪。曾参就郑重地告诉妻子,孩子是欺骗不得的,如果不杀猪,就等于教他说假话和欺骗别人。曾妻听了丈夫的一席话,颇为后悔,于是就和丈夫一起将猪杀了。

人们常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谨言慎行就是要求人们在日常行为中,克制自己,不给他人带来伤害,不给社会带来麻烦。

言顾行,行顾言,是互为因果的。孔子说:“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所以,加强自身修养,提升做人内涵,才能做到言行一致,谨言慎行。这一点,古人的体会比我们深。明朝的朱国桢的《涌幢小品·笃行》诗就很有代表性:“八十年来识更真,深知言行切修身;谨言慎行无些过,细数吾乡有几人。”

中庸提出如何进行自身修养

(3)内省不疚,无恶于志。

《中庸》第三十三章中写道:“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君子只求内省时没有过失,无愧于心。君子之所以让人佩服,觉得赶不上,正是在这种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内省不疚”是人修养的一种方式,目的是“无恶于志”。按儒家的观点,人修身并不是为了贪生,好让自己能长命百岁,而是为了“平天下”。这就是事业。当个人修养达到品德高尚的境界,他对自己的选择不仅是无怨无悔,也是义无反顾的。因而,用儒家的观点来解释上面的话就是:“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正心修身而悔恨,也不因正心修身耽搁了为社会多做贡献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平天下而奋斗。”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在内省中,如果有什么让良心感到不安的东西,那么,这必然是个人修养方面存在缺失。面对物欲横流,面对种种诱惑,心被吸引在所难免。怎样才能做到端正自身呢?自然是接受道德教育,提升个人修养。通过严于律己,如果在内省中感到无愧于心,那么,这修养的最高境界也就达到了。

中庸提出如何进行自身修养

(4)致中和。

《中庸》第一章中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这就叫“中”;如果感情的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就叫作“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这是人的修养中的又一种境界。

人之所以会出现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一定是自身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或伤害。在侵犯或伤害面前,如果能做到理性加理智地去处理,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么,这天下也就没有纷争,万物都会回到自身的位置,清静无忧地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活动。这也就是《中庸》所盼望的“中”“和”的圆满境界。

但是,物质世界中,利益的纠葛不仅是无处不在,也是无止无境的。要让人们远离纷扰,单靠行政的手段 、法律的手段,那是远远不够的。生存的需要,欲望的需要,随时都会让人对利益有着执着的追求,这就会让行政和法律的干预变得防不胜防和力不从心。这样也就只能从人的本身出发,让人于内心中首先构筑起一道防护堤,远离物欲。这就是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提升人的修养,从而让“中”“和”深入人心。

“中”与“和”可当做人的心性中的一部分,是后天接受的一种优良品质。放到社会层面上,“中”又可理解为不偏不倚、公允执正;“和”可理解为相处融洽、彼此相安。因而,当个人修养达到“中”“和”境界时,人际关系必定会达到一个圆满的境界;当社会关系达到“中”“和”境界时,这个社会必定会达一个圆满的境界。

(5)至诚尽性。

至诚是《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至”就是最,达到一个最高的境界,或者“达”,就是得以、达致。“至诚”不是一般的诚,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德品行,按照《中庸》的理解,它是天地的最高属性,我们能够理解和把握的东西就是天地的“至诚”,天地的这种精神便可用“至诚”二字来概括。“至诚尽性”,就是凭借对天地的理解、对天地的把握,去发挥人能,去尽人之性,把我们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就是说人生天地之间,在天地人三才之道里面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有特别的担当,人和自然万物是不一样的,是天地之中最有灵气的存在,是万物的精灵。所以人生天地间,尽管我们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又是非常特殊的角色,需要尽人之性,发挥人能,来尽物之性,赞天地之化育,则天地位、万物育,达到“与天地参矣”。这可以说是人的生命意义的最高表现,怎样能够在宇宙自然当中把人的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是儒家的理想,所以不管是君子人格也好,儒家对社会治理的期望也好,就是要参天地之化育,要“能尽其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