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晓原:我们真的需要时时刻刻被网络包围吗

 清贫寒士 2017-05-18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教授江晓原,在业内一直以“反技术主义”而闻名。他认为现代人谁都逃不过被技术裹挟的生活。

    “人们的生活其实被这些技术劫持了,却偏偏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劫持,还心甘情愿顺从"劫匪"。江晓原说,智能手机、移动网络,从理论上而言并非必需品,可以不用。过去的人不用,也没什么。知识获取的速度或许不够快,但更有利于提高思考的深度、记忆的强度。因此如今在国际上,“互联网让人变得更聪明还是更愚蠢”成为一大反思命题。太便捷,有时并非什么好处。新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在方便、快速、高效的背后,人的幸福感真的增加了吗?当一个人不想换手机,硬件的更新换代却逼得他不得不换,他没有权利说“不”。当一个人刻意与这些技术保持距离,最终却发现跟不上周围人的生活节奏、跟不上茶余饭后的谈资、跟不上社会交往的频率,最后只能屈服,没有第二选项。这就是一种“劫持”。

      江晓原认为,便捷还会产生无穷多的麻烦。因为有了智能手机,网上无数人不停地发微博、微信,导致垃圾信息充斥。本来一些无用的垃圾信息可以过滤。而现在信息传播的成本几乎为零,似乎传播传播也没关系。于是有人看到菜好吃,拍一张上传,有人看到这个老头很怪,拍一张上传……网络空间充满着“乱丢的信息垃圾”,长远看,于社会文化有什么贡献? “这和街上随地吐痰没区别。”

      江晓原说,今天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绝大部分信息并无大用,反而在占据人们生命有限的时间。很多人却不明白这一点。广告商不断强调“我给你最新的信息”、“你在任何地方,都能知道全世界的事情”,这种“幻觉”对很多人特有吸引力。似乎一个终端在手,从重大事件到娱乐八卦无所不知。但事实上,人真的需要时时刻刻被网络包围、被90%以上的无用信息包围吗?真的需要知道那些信息吗?

     江晓原认为,这种社会心理的形成,最根本的动力是资本的增值,而不是人的需求。过去几个世纪,科学技术让生活变得美好,于是人们心理习惯正面理解“科技改变生活”这句话。直到今天,大多数人仍然以为,科技一定在将我们的生活朝好的方向改变,所有科技产品都在引领人类往前走。比如有人提出,未来的教育可以被“网络检索”直接取代。但是江晓原却觉得,当代的一部分科技更新,已经越过了临界点

   江晓原曾经这样解释过:最初科学技术是按照我们的意愿为我们服务的,我们要它解决什么问题,它就照做。但是随后,它开始不听话了,你没叫它发展,它自己也要发展,你没有某方面的需求,它也要设法从你身上引诱、煽动出这个需求来。最典型的就是互联网。

    这一点,他在自己的专栏《科学外史》中也曾如此写过:与商业资本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科学技术,就像一位工于心计的交际花。她艳光四射,颠倒众生,同时心里却很清楚自己要谋求的是什么。而且她还非常聪明地利用了这样一种情况:那些围绕在她石榴裙下的倾慕者们,许多人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昔日纯真少女的倩影中,他们是真心热爱她,崇拜她,对她有求必应,还自愿充当护花使者……我们很容易看到,在当代的科学争议中,可以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一方,总是竭力掩盖这种经济利益,这也是他们热衷于将争议问题简化为“科学问题”的重要原因。因为一旦转为“科学问题”之后,经济利益的维度就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当下种种与科学技术有关的争议,利益维度经常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思考路径。

    当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之后,社会资本总会想方设法,推出各种新东西“套住”消费者,让消费者不知不觉买单。这不是科技推动社会进步,而是科技为资本增值服务。江晓原说,影片《黑客帝国》中,男主角有觉醒的意识,然而大部分人并没有“觉醒”。

        江晓原感触最深的,是自己博客文章下面的一些留言,许多人对技术盲目崇拜,不容许一丁点批判,“似乎你只要否定某个技术更新,你就是反对科学、愚昧无知。他们说这些话时,还带着优越感和义愤,觉得很惊讶,怎么那么好的东西,居然有人诋毁它。

   然而在科学界,更多的人却开始提到,用伦理法律去规范科学技术,技术并不能凌驾于别的知识体系之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