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玛 男 人 心 中 的 双 刃 剑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在卡尔·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是潜意识中两个主要的拟人化原型,是一种抽象的符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是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中的元素。男性的无意识中,内心有一个女性的形象就是阿尼玛,而女性无意识中的男性形象就是阿尼姆斯。
阿尼玛是男性拥有的整体无意识的女性心理素质,而阿尼姆斯则是女性所拥有的男性心理。它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原型而不是父亲或母亲、兄弟、姐妹、阿姨、叔叔或教师。由于人的敏感性,阿尼玛往往必须被压抑,因此也是所有最显著的自主情结之一。它的存在也因出现在梦中而得到证实。它也会影响男性与女性的互动和对待女性的态度;女性的阿尼姆斯也一样。荣格将与阿尼玛相遇的过程看作创造力的来源之一。 阿波罗与泽仙女克吕提厄 荣格认为阿尼玛发展有四个不同的层次,他命名为夏娃,海伦,玛丽亚和索菲亚。从广义上讲,一个男性阿尼玛发展的整个过程是对于情绪的开放;是在这样一个更广泛的精神层面中,创建一个对自己和别人的新的意识范式,包括直觉、创造力、想象力,和心灵敏感度,这样的范式可能是从来也没有出现过的。
阿尼玛是每个男人心中都有的女人形象,是男人心灵中的女性成分。阿尼玛身上有男性认为女性所有的好的特点。每个男人的阿尼玛都不尽相同。男人会对心中阿尼玛的特点感到喜爱,在遇到象自己的阿尼玛的女性时,他会体验到极强烈的吸引力。 爱人,达利作品 阿尼玛也可以说是一种男性对女性的个人情结,当我们关注她时,她就像一个个体一样会成长和发展;当我们忽视她的时候,她就会通过投射来影响我们的心理和行为。她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成为男性内在的促进者,也可以成为导致男性堕落的诱惑者。 荣格把阿尼玛描述成一种灵魂形象。男性总是倾向于在某个现实的女性那里看到自己内在阿尼玛的投影。也就是说男性在寻求女性对象的时候总是会按照自己的阿尼玛的形象去寻找。就像对号入座那样,某个女性符合3个特征,某个女性符合4个特征,好,就是她了。
阿尼玛在男性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形象:夏娃,海伦,玛利亚,索菲亚。 夏娃是人类第一位母亲,代表着母性。而在男性的意象中往往代表母亲,也就是男性恋母情结的象征。 戴安娜和丘比特 海伦则是引起特洛伊战争的那个海伦,她美丽性感充满了魅力,代表性爱。 海伦和帕里斯 玛利亚则是圣经中耶稣的母亲圣母玛利亚,圣母玛利亚高洁的形象在男性的意象中代表了恋爱对象的神圣性。 ![]() 玛利亚的祈祷 索菲亚是一个缪斯式的人物,“上主在造化之初,在亘古,他先造我。在太初,大地形成之前,我就被造。”(《圣经旧约 箴言8:2223》)同时,索菲亚也被描述成“智慧闪烁着明亮的光辉,用不暗淡。”等,犹如智慧女神般的人物。她代表了男性内在的创造源泉。 ![]() ![]() 智慧女神缪斯 可见阿尼玛的发展阶段隐约和男性的年龄阶段相应的。而且当下阶段的阿尼玛会对男性本身的动机产生起到很大的影响。如果把他们放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中,夏娃相当于是婴儿期的安全感,海伦则是性成熟之后的性欲,玛利亚似乎是尊重需求,而索菲亚是自我实现。 ![]() ![]() 相关微课推荐 相遇 阿尼玛 微课时间:2017年5月18日晚8点 微课主题:相遇阿尼玛 主讲老师:珍珠级意象心师 王惠清 微课地点:常春藤心理联盟直播间 参与方式:转发下方图片并扫描二维码加入本土心理学社群,获得直播间进入方式 ![]() ![]() ![]() 参考资料:
|
|
来自: clairewang3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