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三国小编开始一档解谜的栏目,叫【说三国解谜】,主要争对大家对三国中比较疑惑的问题根据历史记载与小编分析来给大家进行解谜。今天我们就来到第一期,小编来和大家一同看看关羽身上的两大谜题以及曹丕与曹植谁才是真正的魏王继承人。 一,关羽北伐究竟是谁的命令? 襄樊之战,是关羽威震天下一战,同时也是蜀汉盛极至衰的一战。看似关羽是依从诸葛亮的一路汉中北伐,一路荆州北伐的战略设计而发动的战争。但在历史上,似乎关羽并没有收到来自成都的明确信息。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 ——《三国志 蜀书 关羽传》 从这一句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信息: 1,刘备已经拿下汉中并称王。 2,关羽是武将中的NO.1。 3,关羽可以不接受命令而主观行动。 其实第三点是最为关键的,刘备给到关羽假节钺的权利,几乎等于让关羽成为荆州之主,这种信任其实并不多见。刘备此时给关羽这个权力,就是希望他能够在蜀汉建国之际再立功勋的内在含义。而关羽在获得这一殊荣之后,同年即进攻樊城!所以说,真正给到关羽北伐命令之人就是刘备,只是这并不是一道直接的命令,而是给到的权利所附带的责任引关羽走向了北伐之路。 二,曹丕的继位之谜 曹操去世,继位成为了非常困难的问题。曹丕与曹植似乎都有机会,曹彰似乎也有意向,当时的魏国政坛其实是非常混乱的。无论是曹丕还是曹植背后都有着不同的世家支持。似乎曹操死后,二子相争势必将有所一伤。 “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二十二年,增植邑五千,并前万户。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 ——《三国志 陈思王曹植传》 其实……哪有这么麻烦,曹丕的即位其实早就在曹操去世前都已有定论: 1,曹植虽然聪明,而且有丁家与杨家的支持,曾有一度被曹操看中,差点成为太子。但他的性格实在过于狂放,而且好酒,所以曹丕擅于伪装而在曹操去世之前就已经是继位对象了。 2,有机会重新立功争宠,准备救被关羽围困的曹仁,却依然因为喝酒误事,在曹操眼中落下了不堪大用的印象。 好吧,狂放的性格,一个因为喝酒会误事的狂浪文人,又怎么和心机Boy曹丕争帝位呢?其实这一切都是双方背后的仕族所推动,曹植其实在很早之前就丢失了继承王位的资格了。 三,关羽秒杀颜良,究竟是什么原因? 解白马之围,可以说是关羽的成名一战。而至今我们都在疑问,为什么关羽就这么轻轻松松地拿下了袁军第一大将颜良的首级,难道真的是双方武力差距如此之大? 好吧,就算是秒杀,这袁军第一大将的名头真的就这么水份?才怪! “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起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三国志 关羽传》 “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馀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遂解白马围,徙其民,循河而西。” ——《三国志 武帝纪 曹操传》 其实答案就是偷袭!曹操军轻兵突袭白马,距离十里时候颜良才发现,仓促应战。而关羽与张辽作为先锋以最快的速度向颜良的部队进行冲击。当时步兵是以阵形来抵抗骑兵的冲击,颜良部队被突袭导致无法形成有效阵形,从而被击破。而关羽则趁机找到了颜良的麾盖,直接进行了斩首行动。 也就是说,并不是大家看到的电视那般,关羽一个人冲进阵内斩杀了颜良。真正的情况是关羽,张辽率军击破了颜良仓促应战的部队,关羽趁乱战直接把颜良给斩了。 所以大家也不要YY什么刘备和颜良说看到关羽要留情什么的,历史上的刘备和关羽根本就没有结拜之义好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