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第一谋士到底厉害在哪里?这一点,让人不得不服

 新用户36578gXR 2023-07-01 发布于四川

01

贾诩在随张绣投降曹操之后,行事为人都十分低调,经常是大门紧闭,不结交大臣。连子女嫁娶,也不找当时的大户人家。

贾诩为何如此呢?

因为他是中途才加入曹操阵营的,算不上是曹操的旧臣,尤其是他多谋善断,深得曹操的器重。

早年一直跟随曹操的人太多了,现在贾诩一个后来者,居然如此受到器重,自然会引起他们的嫉恨。

贾诩再厉害,也不可能躲得了所有的明枪暗箭。

所以,贾诩以低调来应对,最大可能地掩藏自己的锋芒。

这样的事,可是有反面例子的。

当初官渡之战,许攸立有大功,曹操得以击败袁绍,并在不久之后攻占冀州。

许攸志得意满,在出席宴会时,也直呼曹操小名。曹操小名叫阿瞒,也就是说许攸当着众人喊曹操:阿瞒。

许攸这样做可不仅仅因为自己的功劳,他小时候和袁绍、曹操都是很好的玩伴,那时候,他就是用小名称呼曹操的。

许攸后来被杀,《三国演义》说的是许褚杀的,《三国志》说是曹操杀的,其实这不重要,从许攸的言行来看,他的死是迟早的。

攸自恃勋劳,时与太祖相戏,每在席,不自限齐,至呼太祖小字,曰:“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太祖笑曰:“汝言是也。”
《魏略》

02

但贾诩也不可能一直低调下去,实力不允许啊!

在征讨韩遂、马超之时,西凉骑兵战力剽悍,马超英勇,曹操一时间也无法将其击破,遂询问贾诩的意见。

贾诩只说了四个字:离之而已。

曹操回了一个字:解。也就是我明白了的意思。

离间计很快奏效,马超、韩遂被击败。

战争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在战争中,没有人能够敢说一定能胜,那为何贾诩就用了四个字破了强敌呢?

在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取胜的人,是能够洞悉人性的人,是能够琢磨对方主将心思的人。

很显然,贾诩就是这样的人,他早已对韩遂、马超二人做过功课,也就找到突破点,看似寥寥四个字,其背后隐藏的却是人性。

03

这样的案例,在郭嘉身上也曾发生过。

袁尚、袁熙逃入乌桓之后,曹操在是否征讨的问题上,有些顾虑。此时的刘备和刘表在荆州实力很强,乌桓远去数千里,曹操如果远征乌桓,刘备和刘表带兵来攻打许都,就危险了。

郭嘉却说:明公你放心的去,刘备不会来攻打许都,因为刘表会阻止他。

郭嘉此话之中,郭嘉对刘备和刘表二人的关系、二人的脾性、以及荆州内部各方势力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不然也不可能下此言论。

而后面的事情,也正如郭嘉所料,刘备意图起兵攻许都,却被刘表所阻拦。

刘表之所以收留刘备,是想让刘备作为抵抗曹操的力量,但又不希望刘备过于坐大,影响到自己的地位,所以刘表是不会让刘备主动攻打曹操的许都的。二刘之间的微妙关系,被郭嘉明锐地抓住,并加以利用,破了乌桓。

04

而曹操在洞悉人性方面,同样是高手。

在攻破乌桓之后,袁尚、袁熙逃到辽东的公关康处,

部下劝曹操乘势进击公孙康,原因很简单,大军从许都劳师数千里远征实在太艰辛了,现在应当乘势继续攻击,一举拿下袁尚、袁熙等人,以绝后患。

曹操说:

“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也。”
《三国志》

这是何等的自信。

这件事的原理也很简单,如果曹操急攻,袁尚、袁熙、公孙康等人必定合力自保,曹操远征而来,不一定有必胜的把握。而曹操撤军而去,两袁和公关康之间会因为利益关系而发生争斗。两袁想要吞并公孙康,双方争斗,两袁寄居人下,不是公孙康对手,自然会被杀。

05

贾诩也有被推到前台的时候。

曹操对于自己的继承人一直拿不定主意,曹植才华横溢,曹丕是长子,如何抉择,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而曹丕和曹植之间自然开始了争夺继承人。

曹丕主动前来找贾诩,请求贾诩出谋划策。

涉入继承人之争,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其中的厉害,贾诩自然是知道。他对曹丕说:

“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
《三国志 贾诩传》

这句话可以称得上是一句废话,因为这句话对谁都可以,同样也可以对曹植说。但这几句话又恰恰是对曹丕来讲,最好策略。

此话怎么讲?

说实话,曹丕想要走捷径,耍些小聪明,曹操是何等人物,一眼就看穿了。倒不如,恪守本分,尽好孝道,做一个儿子应该做的事情,就行了。

06

曹操也为继承人这个事来询问贾诩的意见。

很显然,这一道送命题。

贾诩听后,沉默不语。

曹操问贾诩:问你话,你为何不作答呢?

贾诩回答:刚才不说话,是回想起了两件事,所以没有回答。

曹操:什么事?

贾诩:我在想袁绍父子、刘表父子的事。

曹操听完哈哈大笑。

袁绍和刘表都在选择继承人上犹豫不决,他们的儿子们争权夺利,造成了巨大的内耗,最终都让曹操所消灭。

曹操一心想要择取最佳继承人,却忘记了继承人早日确定对政局稳定的有着重大意义。

贾诩的回答很简单,继承人的选择有着重大的利益,他们会争夺,会争斗,这是人性使然,只有早日确定继承人人选,才能平息这一切。

当然,尽快选择也意味着曹丕有着巨大的优势。

这正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句话,就点醒了曹操。

07

诸葛亮也曾经有过这样的遭遇。

马超加入刘备阵营之后,荆州的关羽写了一封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武艺才干谁人可比。

诸葛亮看了这封信,快就明白了关羽的意思,关羽这哪里是询问马超的才干,这事要和马超一决高下啊!

诸葛亮回信说:这个马超啊,能文能武,英武国人,是一代英杰,黥布、彭越一类,可与张飞并驾齐驱,但还不及您美髯公绝伦逸群。

这回信可把关羽的马屁拍舒服了,关羽乐呵呵的把信拿给宾客和幕僚们传阅。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三国志 关羽传》

08

三国的谋士们,出神入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甚至达到了一语定乾坤的境地,他们为何那么厉害,无非是洞察了人性、知人心而已。

人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这是生理需求,谁也不能例外。

人为了利益要去争斗,为了财富、为了名声、为了地位,他们奋不顾身,这是欲望,同样是谁也不能例外。

这也就是人性,洞察了这一切,也就是孙子兵法所讲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贾诩活了77岁,得以善终,在那个年代是罕见的高寿,也是三国谋士中,结局最好的一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