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皮色有很多种,如洒金皮、枣红皮、秋梨皮 .....而这其中,洒金皮以其艳丽的色泽,备受玩家们的推崇,正因如此,造假也十分猖獗。你被洒金皮所吸引的时候,又是否了解真皮与假皮的差别? 何为洒金皮? 洒金皮是籽料中最为典型的黄皮,皮色特征是,金黄的皮色洒状分布在籽料的表面,且皮色很薄,薄薄的一层,若隐若现。 辨识真假洒金皮 通常而言,带有洒金皮的籽料,都能卖个好价钱,利益驱使下,洒金皮的造假也就层出不穷了。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出判断: 外观 和田玉籽料洒金皮的皮子是呈金色,形如洒金状,色泽艳丽明亮,质地细腻温润。天然形成的皮色,分布不均,但色彩过渡自然。染色的皮,色调单一,“浮”于表皮。颜色无自然过渡,界限分明。 造假模仿出的洒金皮 底部保留洒金皮的弥勒挂件 皮色深浅 洒金皮表面所呈的颜色深浅,与玉质结构中的晶体颗粒密切相关。 如打灯观察,可见较为明显的玉质颗粒结构“浮出”玉表的部分,其中的颗粒状颜色相对要深一些,而皮色深浅相间,通常在质地密度好的籽玉部分较浅,恰似一朵“金花”。 对于染色皮来说,这种基于玉质所呈现出的深浅变化,模仿起来,颇费周章。 皮色厚薄 皮色有厚薄之分,通常而言,洒金皮属于薄皮。当然,造假者也会想方设法将假皮做薄,这也需要参考其他特点,再行判断。 带洒金皮的雕件 毛孔 籽料洒金皮表面,有类似人体皮肤上的毛孔,仔细观察,单孔相对独立,孔与孔之间关系自然;假的通常用喷沙或人工刻划形成,孔大小不一,表面有明显的破坏痕迹,孔与孔之间要么连成一片,要么深深浅浅,看上去十分粗糙。 色素沉积 天然的洒金皮,一般毛孔的颜色较淡,且与周围的皮色形成了自然的过渡关系。人工染色的假皮,在放大镜下观察,可见染料色素在毛孔或裂隙中沉积,色彩过渡不自然,显假。这是人工染色造假的通病,大家一定要注意辨识。 和田玉造假 刮粉 这属于破坏性测试,不建议自行尝试。如您需要加工、打磨玉料,可刮下一些作为参考。天然洒金皮经磨刮下来的粉,呈白色,而染色皮磨刮下来的粉,因色素沉积,而呈现出一些黄色调。 玉料加工的过程 洒金皮雕件欣赏 玉石圈流传着“洒金皮下必有好肉”的经验谈。如今,洒金皮的籽料,却未必都有好肉。 原因出在了人们对洒金皮的定义更宽泛,自然市场上的洒金皮就变多了。所以,慧眼识皮色,对广大和田玉玩家而言,也是尤为重要的一项技能。 和田玉中的二上皮色,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很多人难以区分,你有没有区分二上皮的好方法,以及对二上皮的独到见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