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强调HAS-BLED评分,而是注重全面评估出血危险因素
新指南推荐:根据卒中的严重程度,缺血性卒中的后1-12天起始抗凝治疗。
三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得到了相同级别的推荐。 指南指出: - 暂无证据证明NOACs之间孰优孰劣 - 鉴于不同试验的异质性,在缺少直接对比试验的情况下确定哪一种新型OACs是最佳药物是不恰当的
小结
作者 | 王吉云 编辑 | 方 露 ![]() 北京同仁医院 心脏中心主任医师 教授 医学博士 王吉云 专业方向: 1、从事心血管临床及心律失常药物及介入治疗工作 2关注并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以及心脏全面康复。主要诊疗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内科疾病,尤其擅长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晕厥的诊疗。 3、技术特长有:心脏起搏器,心脏除颤器及双心室同步起搏器置入及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 大家都在看的文章 (点击文字,即可查看) 5/10 陈步星: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的不同在哪里? 5/09 2017 ACC/AHA/HFSA 「心衰指南」要点详解 5/08 周亦伦:CKD合并CVD危险因素的控制策略有哪些? 5/04 马志敏:冠心病诊治中的常见误区 5/03 刘惠亮:急诊PCI围手术期GP II B-III A拮抗剂的应用 4/27 王吉云:抗血小板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性问题 4/24 陈次滨: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 4/17 许建忠:如何鉴别诊断『高血压低血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