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全局思路——事物的层级关系

 极乐zero 2017-05-19

关于“层级”,我在公众号中不止说过一次了,因为我知道这个概念对我的帮助有多大。

当然最初是来源于我对绘画学习的心得,具体来说,是走弯路走出来的

比如想画一个机甲设计。

在最初的时候,我的注意力主要是投入在“功能,具体的零部件,或者机械臂的结构衔接”这些地方,当时的想法是,如果我不懂实际的机械原理,怎样才能做出一个“可信”的概念设计呢

在概念设计中,是不是真的能work不是最重要的,看起来是不是能work比较重要。

于是开始大量查各种机械的基础知识,然后我发现这条路是不对的,肯定走不下去(你们不信可以去搜索一下“机械设计”,和你想象中应该会出现的东西完全是两个样子),后来我知道概念设计中的“机械设计”,依然需要以“构成美学”为基础,而具体的零部件,只是置换构成元素的一些现实物件而已

在这里,构成是“底层级”,零部件和组成工艺是“表层级”——当然,这是针对于我们游戏或电影的“概念设计”来说的——看上去好看,看上去可信,比实际能不能非常科学地运转更为重要。

(插一句,比如我们看概念设计师John Park的一些机械单体设计,有个时期他做了很多具有大量关节的全地形机械,关节越多,并不意味着活动能力会越强,有时反而会对传动有影响——但是这在概念设计中不重要,有趣,好看是最重要的。)

实现何种功能其实也不需要这么复杂的关节的,但这不重要,好看和有趣更重要。

那么,很多时候我就发现,走弯路总是因为把“层级关系”给搞错了

而这个“层级关系”的思维,不仅仅可以应用于绘画和设计中,同样可以帮助你解决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谓的“层级思维”,意思就是:

假如做成这件事,可以需要A、B、C三个条件(或者需要做A、B、C这三件事)

  1. 我们需要分辨A、B、C中,哪个是哪个的“前提”

    优先去做具有“前提性”的事物,是能够提高做成一件事的成功率的;

    如同前面所讲的“机械设计中的前提判断”,“前提”有时经常是反直觉的。

  2. 判断出前提之后,你还需要判断“前提的性质”——即,这个“前提”需要完成到什么程度,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

    有些前提你不做到100%,你就没法开展下一个步骤;

    另一些前提只需做到某个程度,就可以继续进展下去了。

举两个例子来描述“层级思维”

有些刚从学校毕业的同学,想用每个月并不多的工资做一点理财,然后他们会把这些为数不多的钱投入股市或者理财产品,但是,由于本金太少,即便获利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多数此类投资行为都是没有意义的

那么,运用“层级思维”,投资理财获利的前提:一是拥有相关知识和判断力,二是有相当数量的本金。

因此倒推可以得出,低收入的学生刚毕业时不应该以理财产品和股市作为主要的理财手段,反而最有效的拉开彼此差距的是“投资自己”——比如通过健身获得一个好身体,通过培训提高某个技能或观念,通过学习提高一个外语技能,这些对于自己的投资,在拉长时间线的尺度去看,这些因素都是间接有助于提高你获得理财本金的而帮助你长期获益的。

另一个例子,是经常有朋友在后台问到这样的问题,就是“一线城市消费高,竞争也激烈,二三线城市离家近压力也不大,那么找设计类的工作为什么要去一线城市呢?”

从短期的生活压力上,当然二三线城市看起来轻松很多,房租物价都便宜,但是,如果你要做的事设计行业,而又希望通过这个工作赚钱——底层级当然是你能力足够好。

那么,你应该想想,能力足够好的设计师都在哪里呢?绝大多数都在一线城市,如果你希望通过“提高能力”——进而“提高收入”——进而“从本质上改善生活压力”——你当然就必须和牛逼的人待在一起,从他们身上你可以学到更多,然后你的能力相应会变得更好,收入也会变多,生活压力也会相应得到缓解

因此,看起来反直觉的“选择压力更大的那一个”,反而是解决问题的底层级。

再举个专业学习上的例子吧~

很多人认为“抓住规律”是高效率掌握一个技能的“底层级”(看起来没毛病)

然而,大多数的情况是:如果你认为开始学习之前需要“先抓住规律”,你往往就更抓不住规律,并且很可能学得很慢。

很多人在“动手”之前,总是试图先去找“怎样做”的方法——然后他们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找教程,找高手问经验上面,结果学习的效率反而非常低

我回想起自学画画和设计的初期,比较高的效率,并不是由于我在一开始就懂得了某种规律,比如说学色彩吧,一开始我懂个屁啊,蛮一点,先动手画

由于“先动手”,使得我的问题比别人更快地浮现了出来——“问题被找到了”——这才是底层级

然后才谈得上针对这个问题,去找规律和方法来解决。

关于层级思维,今儿先聊到这里,在之后的章节中应该还会经常提到,得开始工作了,各位也加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