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画创思——不断前进的山水画

 好读又读1856 2017-05-19

国画创思

不断前进的山水画

作者介绍

王晏,生于1938年,籍贯河北。人民文艺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呼和浩特市老年书画家协会绘画部部长。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美展,并有获奖。出版有《王晏中国山水画》。

我是既没有专业美术院校学历又无职业光环保护的“草根”山水画家。没有职业的压力又无利益的诱惑,因此我可以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地创作。我对山水画的理解或许与许多职业画家不同。在我看来,优秀的文化不分古今、中外,凡是认为好的元素都可以吸收、借鉴,怎么美就怎么画。通过二十多年的学习、创作,我逐渐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绘画风格。

当代画家史国良把人物画分为“编席”(二维空间)和“编筐”(三维空间)两个体系,而山水画也是如此。古代山水画基本上属于前一个体系,而现代画家也大多继承了前辈的衣钵,但不敢越雷池一步。

如今的世界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和一体化,假如我们把书画的门关起来自吹自擂,是没有益处的,更何谈为大众服务?绘画作品并不单纯是画家个人情绪的宣泄工具。优秀的山水画应该具备正能量,给人以享受、快乐、激励之感,或引发反思之情。

中国画似乎有两种相悖的理论,即“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与“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这两种理论或多或少使人迷惑。我有过在新西兰教授中国山水画的经历。西方人是以形象思维模式来评价艺术的,因此他们很难理解中国画中的意象思维。有一位以色列学员在宣纸上用毛笔随便画了两条线并点了一大一小两个红点。她对我说:“请老师帮我改一改。”我问她画的是什么。她回答说:“树上长了两个柿子。”这就是我们的写意画给大多数外国人留下的印象。绘画作品的意境是作者与观者共同创造的。如果画作没有“画外画”而一览无余,观者就无法产生联想;如果作品没有“画外情”,又怎能让观者产生激励和反思之感?西方的许多名画,例如宗教题材绘画,除了具有高超的绘画技术外,其背后是有宗教故事来支撑的。对于不了解这一背景的中国人来说,观看这些作品时只能欣赏其中的绘画技术,而对内容的理解则会有些欠缺。同样,许多西方人没有中国人的社会、文化经历,因此无法对意象模式理论指导下产生的宣泄个人情绪的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

有人提出,变革山水画的路有两条:一是借助西方绘画语言搞融合,二是把传统绘画中没有的精神要素加以补充。我认为,当代山水画应吸收世界上一切绘画艺术的优秀元素。要想让观者喜欢我们的作品,必须使画面展现出具有时代意味的风格。在绘画技术层面上,我在继承传统画法、不突破中国画共性的基础上,吸收了部分西画中的焦点透视法和光影理论的长处。

中国画有阴阳之说。山水画中的阴阳是并行的、相互依存的。这也是中国画和谐、中庸的哲学理论的佐证。山水画有点、线、面的基础程式共性。在数学中,点代表着“无穷小”,可称为“虚点”;而在绘画中,阴阳相交形成的点则可称为“实点”(即透视学中的焦点)。由此可见,点本身就具备了阴阳的双重属性。点的移动形成线,线的移动形成面。这就是传统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家哲学。在创作中,我努力体现出点、线、面的协调的阴阳关系,把相互矛盾的绘画因素(如干湿、浓淡、大小、疏密、虚实等)进行有的放矢的组合,以彰显中国画的创作理念。

我们的前辈留下了太多不朽的绘画理论,如山水画中的“三远法”。在实际操作中,我把焦点透视法与传统的“三远法”相融合。我认为,“焦点”在视平线之上为“深远”,在视平线之下为“高远”,与视平线平行为“平远”。我通过对焦点透视法的认识,从侧面加深了对“三远法”的理解,降低了绘画操作的难度,从而取得了实际的效果。

我本来就是“草根”,自己探索出的画法理论也无意与专业理论家争锋。我仅想将自己的创作经验分享给各位同道,希望大家能够从我的经验中获得一些启发与帮助。

无霾禅境 王晏 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