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共有十二家“铁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开国之初立下赫赫战功的皇亲宗室。跟其他王爵后代每继承一次,爵位就降一级不同,铁帽子王无论继承多少代,爵位永不会降,以示对他们功劳的肯定。这种制度被称为“世袭罔替”,民间俗称“铁帽子王”。礼亲王代善是努尔哈赤次子,清朝第一个铁帽子王,随太祖征战四方,是声明显赫的开国功臣。 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多尔衮足智多谋,曾参加松锦之战,大获全胜。皇太极死后,顾全大局与代善共立福临即位。攻入北京后,安抚百姓,制定章法制度,他是清朝这一时期的实际统治者。 豫亲王多铎,努尔哈赤十五子。多尔衮同母弟,大凌河之战大胜明军。清军入关后,他率领军队攻克南京,迫使南明弘光帝出降。顺治六年病逝。 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的侄子,从小被努尔哈赤抚养,情同父子。青年时代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因战功受封。顺治初年与多尔衮同为摄政王,不久遭排挤。多尔衮去世后与苏克萨哈一起清算多尔衮。 肃亲王豪格,皇太极长子。清军入关后率领军队西征川陕,攻灭李自成、张献忠余部。皇太极死后,在皇位之争中与多尔衮不和,顺治元年被夺爵,五年被拘禁死于狱中。 承泽亲王硕塞,皇太极第五子。硕塞与多铎一同在河南击败李自成,又随军攻破南京,俘虏弘光帝。顺治十一年硕塞死,其子袭爵改号庄亲王。庄亲王一共传8世11王,其中2人夺爵。 克勤郡王岳托,礼亲王代善长子,皇太极崇德元年封为成亲王。岳托作战勇猛,但性格狂妄,两度被降为贝子,两次被免死罪。清兵入关后,岳托率部攻山东克济南,崇德三年病死。 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礼亲王代善之孙。其父萨哈廉与岳托拥戴皇太极继位而受重用。勒克德浑是萨哈廉第三子,顺治元年被任命为平南大将军,五年封顺承郡王,共传10世15王,图为第十五代顺承郡王讷勒赫。 怡亲王允祥,康熙第十三子。雍亲王胤禛的忠实粉丝,因此雍正即位后被封为和硕怡亲王,雍正八年去世。 恭亲王奕訢,道光帝第六子。道光遗诏命奕詝继承皇位,封奕訢为亲王,咸丰即位后封其为恭亲王。慈禧发动辛酉政变得到了奕訢的大力支持。两宫垂帘听政时任命他为议政王。同治七年以后遭猜忌不再参与朝政。 醇亲王奕譞,道光第七子,其妻子是慈禧的胞妹。同治十一年封为醇亲王。同治死后无后,其子载恬即位,也就是光绪。 庆亲王奕劻,清朝最后一位铁帽子王。奕劻是乾隆十七子永磷的嫡孙,光绪十年授命管理总理事务衙门,封庆亲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