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断食:摄取热量越少,活得越久? @科技生活周刊 | 科通社

 昵称37796624 2017-05-19

  我们的饮食要适应生活方式,显然热量过低的饮食并不适合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快节奏的生活。贸然断食,可能不仅不能达到增寿的目的,反而会损害身体。

  饿了就吃饭,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饿了也不吃饭,而且还要刻意为之,通过“断食”的方法阶段性的停止饮食,却是目前风头正劲的健康饮食方式。

  目前比较流行的方式有“隔日断食法”以及“52断食法”等。前者是隔一天断食一次;后者是5天正常饮食,2天断食。他们采取“断食”的方法并非为了减肥,而是为了获得更健康的身体和更长的寿命。

  断食,在我国古已有之,被称为辟谷,是传统意义上认为可瘦身和清理肠胃的方式。但是最新的医学发现,断食似乎能提升机体免疫力,并使细胞得以更新。

  “断食”提高身体细胞修复能力

  对于科学界关注“断食”的历史,有人认为故事可以从美国大萧条时代开始讲起。那时,人们的温饱都成了问题,食物短缺、营养不足、忍饥挨饿更是常见的现象。但是科学家随后发现,在大萧条时期,人们的平均寿命反而增长了6年。由此,科学界就开始关注食物摄取量和寿命之间的关系。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费尔特·隆戈教授是全世界在这方面研究的领头人。他对断食的研究起源于对厄瓜多尔一个侏儒症人群的研究。

  这群人的身体中一种叫做“类胰岛素一号生长因子(IGF-1)”的激素分泌极少,因此他们罹患侏儒症。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即便他们抽烟、喝酒,甚至明显超重,但他们却几乎不会罹患糖尿病或者癌症。

  隆戈教授受到启发,对小鼠的IGF-1基因进行了改造,结果发现,身体中IGF-1含量低的小鼠比其他正常的小鼠寿命长了40%。由此,隆戈教授推断,IGF-1因子就是将节食和长寿联系在一起的因素。

  “IGF-1因子会不断促成细胞分裂。而当其含量低的时候,身体产生新细胞的速度降低,并开始修复原有细胞,DNA损伤很有可能会因此得到修复。所以,被基因改造的小鼠和侏儒症患者不会得和衰老有关的疾病。”

  如果我们吃得很多,就相当于细胞一直处于“加油模式”,不断促使细胞生长分裂,而DNA损伤却一直来不及修复。所以,从理论上说,断食或者低热量饮食,确实可以减少IGF-1的分泌,从而促进细胞修复,最终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而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医学院的路易吉教授也在这方面有所发现。他所研究的对象是一群低热量食物的拥趸,他们每天只吃大量的蔬菜和水果。

  对这些人进行一系列的体能测试后发现,这些人的身体状况非常好。其中一名坚持20年低热量饮食的45岁男性的体脂率只有17%,相当于顶尖运动员的水平;而内耳平衡感几乎相当于20多岁的年轻人。所以路易吉教授认为,“低热量饮食,确实能让人更健康。”

  根据这些理论,断食者相信,适当的断食,能减少人体对食物热量的摄入,从而增加寿命,让身体更健康。

  动物实验不能照搬人类

  这些研究结果虽然令人鼓舞,但是不得不泼一盆冷水的是,这些只是初步的研究结果,而且一些实验只是在老鼠和果蝇身上做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师顾中一告诉记者:“这些理论到底能不能照搬到人体,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只有充分的临床证实,才能运用在人们身上。”

  根据过去的临床试验证明,在动物例如白老鼠身上试验成功的例子,比如在一些癌症药物的研发方面,用在人体时有很多时候是行不通的,因为人体和动物的新陈代谢完全不同。一般通过老鼠的实验阶段后,科研人员会将试验用在猴子身上,因为它跟人体的新陈代谢较相似,成功后再使用在人们身上。而且人体试验时,还得经过不同年龄、不同人种、不同生理状况的研究对比,再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有效的结论。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小鼠、果蝇寿命极短,即使限食后寿命增加了20%,实际上也只是多活了几天而已。而人类的寿命周期很长,是否也能按照这个比例等比增加寿命还是未知。目前,也并未有以人类为研究对象的相关实验。

  此外,想要调节前文提到的IGF-1因子也并非断食那么简单。据了解,IGF-1因子确实和癌症、糖尿病以及一些代谢类疾病有关系。但以怎样的方式,降低到什么程度是安全的,这些都没有确定的答案。IGF-1因子太高了当然不好,但也不是越低越好。对于健康人群而言,如果体内的生长因子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那就没有必要刻意改变。

  我们的器官,无论是身体活动还是脑部活动,都需要能量来维持。如果能量摄入不够,身体会变得衰弱。而且食物摄入过少,会使血糖过低,造成头晕目眩、肌肉无力以及急性意识错乱等。此外,食物摄取不够,使酮体分泌过低,还会让脑力变得缓慢。

  “我们的饮食要适应生活方式,显然热量过低的饮食并不适合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快节奏的生活。”顾中一说,所以贸然断食,可能不仅不能达到增寿的目的,反而会损害身体。

  控制卡路里是上策

  由此看来,断食,既有支持的,也有持保留态度的。虽然在这个方向上的研究十分具有前景,但是目前的研究程度还不能给断食一个完全肯定的答案。那么,我们要不要断食呢?还是采取一些更为折中的,已经被科学肯定的方式?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人体从食物中摄入的能量,被人体的基本新陈代谢如呼吸、血液循环、细胞更新等消耗掉的占60%~75%,另外10%用于消化,运动消耗占20%~30%。

  所以,顾中一认为,用控制食物总热量的方式来合理规划饮食是个很好的方法。也就是说,吃进去的卡路里最好能刚好应付身体的消耗,而不积存过多能量在身体里,造成肥胖或疾病。

  所以一般来说,一个成年女性一天需要摄入1800卡路里的热量就足够,而男性需要2200卡路里。如果运动量较大的人,每天的摄入量可以放宽到2400到2800卡路里。

  但是上述数据只是一个粗略的平均值,如果对健康有更高要求的人,可以利用一个更为详尽的计算表,根据性别、年龄、劳动强度算出适合自身条件的更准确的热量指导。(文章最后附上)

  同时,一天三餐的热量配比建议为4:4:2。也就是说,如果一天要摄取1800卡路里的话,早餐为720卡路里,午餐为720卡路里,晚餐为360卡路里。

  以晚餐为例,360卡路里有多少呢?可能比你想的要少得多。一般来说,一包100克的方便面大约就有470卡路里。所以,不要以为晚上只吃一包方便面是很“亏嘴”的事情,一包方便面就远远超过了晚餐需要摄入的热量。而如果改成嚼完一根充满维生素而且极具饱腹感的胡萝卜,才只有30卡路里。

  此外,除了控制食物总热量,还需要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配比,比如人体对蛋白质的摄取量为每日所需热量的10%~15%;碳水化合物摄取量应不少于人体每日所需热量的55%;脂肪的摄取量应不超过每日所需热量的30%。此外,每天摄取的盐不应超过6克,膳食纤维每天的摄取量应不少于16克。

  目前已经被科学证明的最适合中国人体质的健康饮食方式,还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的膳食宝塔。

  也许将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断食或者其他饮食方式也同样健康或者更加健康,但是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使用被科学印证的方式生活才是最保险、最科学,对自己最负责任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