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什么是翻案诗,关于龙舟就有一首!

 抹云阁 2017-05-20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小时候,听故事,看电影,总是两分法,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电影中出来一个新角色,立马问大人,好人还是坏人?以此类推,官分贪官和清官,臣分忠臣和奸臣,皇帝分明君和昏君。昏君中,有两个代表,一个是商纣王,一个是隋炀帝。天下的昏君都是相似的,宠信奸臣,骄奢淫逸,不顾百姓死活,区别在于商纣王是在鹿台里,隋炀帝则是在龙舟上。


(隋炀帝南下的龙舟,水上宫殿)


后来,听说商纣王长得身材魁梧、仪表堂堂,而且武功天下第一,真有点接受不了,难道坏人不应该象电影里面那样,一律都是歪瓜裂枣、尖嘴猴腮吗?又听说,隋炀帝雄才大略,修通了大运河,从此中国南方和北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实现了高度统一,也有点受不了,难道昏君不应该都是十恶不赦?

    

说起大运河,很想沿着大运河走一遍,下次让我做旅游的同学陈忠平专门设计这个线路,一路看风景,一路学历史,一路念诗歌。“宝宝念诗”多次说过,中国古代有两条“高速公路”。一条是东西向的长江,一条是南北向的大运河。长江是自然河道,大运河是人工河道。人工修建的河道都叫“运河”,因为这条“运河”太大、太有名了,所以叫“大运河”。2500年前的吴王夫差为了运兵,在扬州附近修建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邗沟(hán gōu),“举锸如云”,开启了修建大运河的序幕。此后各地零零星星的一段段修建,真正把大运河全线修通的是隋炀帝。

    

(大运河,南北通途,经济繁荣的发动机)


史书记载,隋炀帝修建大运河,耗费的国力巨大。修好大运河之后,又建造了高达四层的龙舟,屡次三番带领巨大的船队南下,目的就是寻欢作乐。南下的船队绵延两百余里,拉船的纤夫八万多人。这更加耗尽了国力,也激发了民怨。李商隐写诗“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障泥,铺在马鞍上遮挡泥土的丝绸。这个描写或许有夸张的成分,但打个折扣也足以让人震惊。由此历史上对隋炀帝建造大运河一事,也是骂声不断,好像他干了一件天大的坏事。

    

今天念是这首诗,是唐代后期的诗人皮日休所写,他见人所未见,人家都说隋朝灭亡是因为修建大运河,但是现在南北千里相通,都是靠了这大运河。如果不是隋炀帝建造龙舟、南下作乐,那么说他修建大运河的功劳与大禹治水一样造福后人,名垂青史,也不算过分啊。他又写文章说,修建大运河,“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更加说清楚了大运河给后人带来的福祉。

        

(船队川流不息的大运河)


这就是一首典型的“翻案诗”,所谓“翻案诗”,就是写歌,发现了新的道理,把过去的定论给翻过来。翻案,不是抬杠——你说东,我偏说西,那叫抬杠;翻案,不是狡辩——舌灿莲花,把无理的事情说得似乎有理,那就是狡辩。翻案,必须翻得让人信服:嗯,有道理!

    

前些日子,带领一拨小伙伴到绍兴,念了十几首诗歌(去的人一定要复习复习),其中一首是罗隐给西施写的“翻案诗”。绍兴是第一美女西施的故乡。一直认为,是西施红颜祸水,导致了吴国的灭亡。罗隐不这么认为。


西施

(唐)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有道理吧,我很认为罗隐的翻案有道理。

 

(太湖,西施的归隐地)


说起龙舟,想起一件事, 5月21日下午十二点半,语文教育专家邢春先生,东方财经主持人张荃女士,在浦东金海文化中心(金群路28号),讲端午,讲平民竞渡的龙舟,讲《孔门十二哲》的故事。还有很多民俗可以体验。邢春先生每月一次公益开讲,近两百人的礼堂座无虚席。不要说这个社会是一个十足功利的社会,文化的魅力,也能让人趋之若鹜。

=========================

宝宝念诗-韩可胜
baobaoniansh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