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我们公司的故事。 老刘是公司的ceo,华为架构师出身,小强是技术总监,实力过硬,我们当时的订餐系统就是他做出来的,最高峰每天五六千份订餐量,近百个品类,从厨房配送到智能取餐柜,到用户取餐,系统基本没有出现过错配问题。 我记得中间经常要增加开发需求,限时当天必须要做出来,小强叫苦说,这个太赶了完成不了。有时,老刘脾气就上来了,怎么完成不了,然后一二三把需求一拆解,每个需求耗费多长时间一估算,丢给小强,能完成不。每次小强都是:好吧,我尽力,然后,每次都是默默的完成。 有次下班,我两顺路,我就疑惑不解问他,为什么每次加的需求你都能顺利完成,其他工作也不耽搁呀。小强说,本来安排好八小时的工作量,游刃有余,完成后再学习下最新的技术文章,刚好下班,一加需求,节奏就全乱了,非常赶。 你看,一个懂技术的ceo,可以把项目快速向前推进。 什么是增长骇客成为一名增长骇客,懂技术是必备条件。下面是关于增长骇客比较清晰的概念。
为什么我坚信增长骇客会在5年内炙手可热呢?
说到API,这里有个小故事。 我们公司当时为了低成本获取用户,联合了一些深圳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互推,做水果的,做白领巴士的,做下午茶的,跨境电商等等。如果一家家的联系互推发文,沟通成本高,推一次就完事,效率太低。 于是,我们负责将大家的API打通,每个商家要留出一个banner位或者订单成功页面,用来展示其他商家的广告,同理,其他商家也一样。这样,只需要一次对接,不需要人工操作,就可以获得相同目标用户群体的流量。 这样,我们就成了一个流量分发的节点,根据每家公司曝光别人的多少,系统会自动分配他们被曝光的次数。如果有的公司流量少,想要获得更多曝光和点击,直接向流量高的公司付费购买即可。 这里面有个问题,有些公司被曝光的次数多,但是点击很少,一个重要原因是营销文案太烂,没有吸引用户点开的欲望。 每家公司都需要一个懂技术的营销人员——增长骇客。技术可以增加产品的触达率,营销可以增加产品的点击和转化。 增长骇客工作流增长骇客的前提是PMF(Product Market Fit),产品和市场契合。直白点就是,你得知道目标用户是谁,他们的痛点问题是什么,你有什么解决方式,是MVP的想法测试阶段。 然后,通过MVP的三个阶段,来进行产品测试。
从0到1做一个产品,里面有详细的流程分析。MVP跑通后,才能发挥增长威力。 LMF(the lean marketing funnel)增长漏斗AARRR模型,是增长骇客的核心工作流,AARRR模型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可监测的。一起来拆解下AARRR模型获取用户的路径图。 当我们做好了自己的Landing page,给链接加一个UTM标签,来监测不同渠道的流量效果。 怎么加UTM标签呢?用google搜索URL builder,通过网址构建工具表单,生成自己的专属渠道链接,投放后如果有人点击,就会在Google Analytics看到点击量。 第二,促活(Activation) 当新用户进入我们的Landing page,想要获取用户的信息,那么行动呼吁的按钮就要巨大+具体。具体是指,比如下载电子书,写成下载免费电子书可能效果会更好;预约占座,或许就不如限量预约占座好。 怎样找出影响用户注册的因素?比如行动呼吁(按钮位置的文案、颜色),标题或产品描述、价格和优惠信息等等。 这时候需要用到A/B测试,简单说就是通过数据监测,看A效果好还是B效果好。 安利一个A/B测试工具Visual Website Optimizer,可以在后台创建不同颜色按钮,测试上线后,A/B测试会随机向访客呈现其中一个按钮;你也可以测试页面的样式主题,创建并上线一个新的网站页面,生成两个网址,测试上线后,测试工具将会随机向部分访客提供不同的URL。 A/B测试工具会自动记录用户在网站的行为数据,达到一定量后,就可以从数据中看出高转化率的变量,根据数据参考重设你的网站,帮助你提升转化率。 第三,留存(Retention) 留存一般有三种形式:
最近共享单车都是采用免费券留存用户,竞争激烈可见一斑。 第四,推荐(Referral) 安利一个分享插件JiaThis,当用户点开你的页面时,可以一键分享到不同的渠道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