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志、养心、养气

 杏坛归客 2017-05-21

  明代的大儒王阳明,年幼的时候就有壮志。他11岁的时候,请教塾师:“何为人生第一等事?”塾师答曰:“只有读书登第吧!”而王阳明则不以为然,说道:“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当朝状元,但是王阳明对此并不视为多么了不起的事,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应该是读书以追慕圣贤。王阳明的一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他创立了“致良知”的心学之教,并且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后人所敬仰。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只说了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此心光明”的自我感觉与自我评价,便是人生最高的境界了。一个人能够无愧于天地,无愧于良心,正大光明,自然便没有遗憾了。

  如何才能无愧于己、无愧于人、无愧于天地良心?那就要养志、养心、养气。

  首先,要养志。就是要培养远大的志向,树立人生追求的目标。孔子强调人应该“志于道”,人应该有高远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人真正有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就不会斤斤计较生活条件的好坏。而一旦丧失了对道的追求,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被外在的诱惑所吸引、所俘虏。

  其次,要养心。孟子说:“养心莫过于寡欲。”这里的“心”指的是人的道德心,即道心。儒家认为,人的心有两个:一个是道心,一个是人心。所谓道心就是合于天道的、纯粹干净的人之本心、良心;还有一个是现实的、充满欲望的人心。养心就是将本心保护好、养护好,使其占据主导地位,不至于被物欲所牵引和左右。本心之明德得以彰明出来,人性的光辉也得以呈现。

  再次,要养气。中华文化讲究“精气神”。精内蕴于里,气弥漫于中,神显现于表。气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气是一种道德之气、一种人格境界、一种精神气质。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弟子问,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说,难以说清楚的呀。它作为一种气,至大至刚,用正义去培养而不加妨碍,它就会充满在天地之间。它要以义与道来配合。人的精神正气需要长期的培育才能形成,这种培育必须是合乎道义的。人孟子确实善于养气,在他身上有一股浩然之气,所以他才能蔑视权贵、不畏权势,志气昂扬,凛然不可侵犯。

  这种“养气”的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宋丞相文天祥写下的《正气歌》,更是将孟子的“养气”思想发扬光大。这种浩然之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滋养,使人可以俯仰无愧于天地,行思无愧于人心。历史上,这种浩然之气,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铁肩担道义”,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甘洒热血写春秋”!中国共产党正是善养浩然之气的杰出代表。

  毫无疑问,我们这个时代更加需要这种浩然正气,它应该灌注于每个共产党人的心田,成为我们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道德力量,成为我们克制私欲、抵制诱惑的精神源泉,成为我们身先士卒、勇往直前的内在动力。

  南宋学者罗大经说:“奢则妄取苟取,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党员、干部养浩然之气,就应该从俭约做起,俭则无求,廉则无愧。

  ——摘编自《中华传统八德诠解丛书》之《廉德诠解》,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杨朝明、宋立林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