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史今说:揭秘宋朝开文人治国先河竟还有这个缘故?(第97期)

 金色年华554 2017-05-21

编语:所谓女士怕撞衫、政治怕装名。这句话也是当代社会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社交常识,而另外那句政治怕撞衫也同样在千年前具有相通的效果,例如撞到相同的姓名之类,在政治上而言,绝对也不意味着是什么大好事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说说宋朝开文人治国的另一个背后历史真相。

古史今说:揭秘宋朝开文人治国先河竟还有这个缘故?(第97期)


古史今说:揭秘宋朝开文人治国先河竟还有这个缘故?(第97期)

据《宋史·卷三·太祖本纪三》所记载,北宋初立,当时的宋太祖赵匡胤想给自己的国家改一个新年号,所谓年号嘛,就是历代皇帝在自己任内所采用的纪年称号。比如我们熟知的永乐、洪武、嘉靖、万历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最为熟悉的皇帝年号,而明清皇帝是年号实用派的提倡者,他们一生当中一般也一贯使用一个年号,因此对我们而言很容易有针对性记住对应的皇帝。可是这样的事在明清之前呢?今天我们就讲讲宋太祖那些年的事儿!

古史今说:揭秘宋朝开文人治国先河竟还有这个缘故?(第97期)

大家都知道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公元960年~公元976年)在位十六年,我们老赵同志,是位成绩斐然颇有作用的皇帝,而他在位时期的年号有三个,分别是:建隆、乾德和开宝。而我们这位出身河南的皇帝对自己使用的年号有一个很鲜明的原则:必须是以前历朝历代从未有人使用过的年号方可入选其列。

古史今说:揭秘宋朝开文人治国先河竟还有这个缘故?(第97期)

当后来,宋太祖要更换自己第二个年号的同一年,以他手下宰相为首的几位大臣,绞尽脑汁,终于为宋太祖献上了“乾德”这一个年号,而这个词的来源出自《易经》乾卦的乾元之德,而且这个年号又很喜庆、吉利,我们北宋的开国皇帝老赵同志自然欣然接纳。而事情到了这个乾德三年(即公元965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让我们的老赵同志此时颇感意外。

古史今说:揭秘宋朝开文人治国先河竟还有这个缘故?(第97期)

这件事便是北宋大军在公元965年成功攻入四川成都,灭掉了后蜀,而当时在缴获的战利品当中,他们得到了一面铜镜,并献给了宋太祖赵匡胤,然而让人惊讶的是,铜镜的后面居然赫然书写着“乾德四年铸”。这一发现,简直比后来西班牙人发现新大陆更让人以外,老赵同志面对这样的大发现、大爆料,足足吃了一个大惊,心想:俺明明今年的年号才刚刚乾德三南,这面铜镜咋就弄出个乾德四年了?这是要跟我开哪里的国际玩笑呢?

古史今说:揭秘宋朝开文人治国先河竟还有这个缘故?(第97期)

后来宋太祖赵匡胤便召见他手下的众大臣,询问道:“这究竟咋回事?”,结果手下群臣,以及包括在周围吃瓜的群众们都是哑口乌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赵同志气急败坏的同时,便让他手下最有文化的翰林学士窦仪、陶谷一起前来揭秘这个发现,随后窦仪说:“前蜀国皇帝王衍当年就曾用过乾德这个年号,而这个写有乾德四年的铜镜则是被后来夺取前蜀政权的后蜀留了下来。”

古史今说:揭秘宋朝开文人治国先河竟还有这个缘故?(第97期)

而我们的老赵同志,知道真相后,大感晦气!自己居然傻到用了一个亡国之君曾用的年号,这能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自己手下群臣的语文这一科目,都不过关,都是不喜读书的人。所以老赵同志由此开始下旨说道:“以后宰相之职必须由读书人担任!”这因为如此,两宋三百多年的文人治国也因这个年号闹出的祸端而正是开启。


结语:如若您喜欢或支持小编的原创文章,欢迎订阅、关注、交流、讨论或收藏、点评、点赞!感谢各位的支持!每日精彩原创文章与您同享!当然也欢迎大家发表不同的观点和交流意见给小编我,大家共勉而行!

注:声明头条作者90大历史所发文章、视频、图文等均在今日头条首发!未经原创作者允许请勿擅自修改、发布以及抄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